廣成子

廣成子

廣成子,為小說《封神演義》中“十二金仙”之一,古代傳說中的神仙。中國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多有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對話。居崆峒山的石室中,自稱養生得以道法,年一千二百歲而未成衰老。《神仙傳》稱其為軒轅時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

基本信息

簡介

廣成子廣成子

廣成子,黃帝時期禹州人,住禹州北崆峒山上。古代漢族傳說廣成子活了1200歲《莊子在宥》云:黃帝聞廣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見之,問以至道之要。
高士詠廣成子吳筠
展禽抱純粹,滅跡和光塵。
高情貴軒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無點,三黜道彌真。
信謂德超古,豈惟言中倫。
《神仙傳》是這樣介紹廣成子的:廣成子是古代的一位神仙,住在禹州西北崆峒山的一個石洞裡。現在禹州淺井崆峒山張地村附近還有廣成澤,神仙洞遺存。黃帝聽說後曾專程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修煉道術的要訣。廣成子對黃帝說,“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鳥不到遷徙的季節就飛走,草木還沒黃就凋落了,我和你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談呢?”黃帝回去後三個月不理朝政,什麼事都不乾,然後又去見廣成子,很恭敬的跪著走到廣成子面前,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廣成子回答說:“修道所達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什麼。凝神靜修,你的肉體必然就會十分潔淨,你的心神也會非常清爽。不是你的身體勞頓,不是你的精神分散,你就可以長生。注重內心的修養,排除外界的干擾,知道過多的俗事會敗壞你的真性。我能牢牢的專注於養性,永遠心境平和清淨無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歲,而形體上沒有一點衰老的跡象。得到我道術的可以成為君王,失去我道術的只能成為凡俗之輩。我的道將把你引向無窮之門,游於無極的原野,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凡人都將死去,而得我道的人卻會長存於天地之間”。
《神仙傳》稱其為軒轅時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黃帝曾向他請教“至道之要”,廣成子先是不予回答,過了三個月,黃帝再來問“治身之道”,廣成子告訴他說:“至道之情,杳杳冥冥。無視無聽,抱神心以靜。形將自正,心淨心清。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長生。慎內閉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嘗衰。得吾道者上為皇,失吾道者下為士。予將去汝,入無窮之間,游無極之野,與日月齊光,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焉。”說完,傳授給黃帝《自然經》一卷。
據正統道教說法,廣成子為黃帝之時太上老君化身。《太上老君開天經》:“黃帝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廣成子。消自陰陽,作道戒經道經。黃帝以來,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別,貴賤有殊。”

武器

廣成子的武器有:翻天印,雌雄雙劍,落魄鍾。
最厲害的莫過翻天印,禦敵可祭起,直擊頂門,印上便死。雌雄雙劍,是類似干將,莫邪的一對劍器。
落魄鍾,搖起可產生一種魔音,敵人聽到便魂飛魄散。
金光聖母曾問廣成子的道術,廣成子作詩答曰:“有緣得悟本來真,曾在終南遇聖人;指出長生千古秀,生成玉蕊萬年新。渾身是口難為道,大地飛塵別有春:吾道瞭然成一貫,不明一字最艱辛。”

弈劍之道

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但自夏商周三代以後,劍的實戰作用實際已逐漸被其他武器所代替,但作為源自遠古時期的尚武精神的象徵物,卻越來越被貴族和平氏所共同愛好。另外,遠古遺留下來的傳說故事裡,滲透著一種日甚一日的對劍的神秘感。劍作為一種尚武的古老傳統的象徵物和當時一切先進武器的標誌,在戰爭中似乎體現著一種超人的不可抵擋的威力。兵器的圖騰化給予了劍一種帶有超越意味的神秘因素,於是也就漸漸有了劍仙傳說的誕生。
劍仙之說由來已久,早在《列子》一書中便有記載。劍仙應起源於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軒轅金鼎文》上有黃帝崆峒問道廣成子,鼎湖之畔煉丹劍的記載。 相傳劍仙真正形成的時期應是在戰國,當時燕國,趙國,韓國等地的青年崇尚劍術,好搏擊,形成了多種劍法,尤其燕國與趙,所以詩有:燕趙多俠士之說。自秦滅六國後劍術不興,遂分為晉地劍仙,燕地劍仙,川地劍仙。我們都熟悉的越女應算是劍仙早期的代表人物了。正史記載的劍仙是呂洞賓。在《宋史·陳摶傳》中: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陳齋中,人皆異之。 《鍾呂傳道集》記載呂洞賓的劍術得自火龍真人的天遁劍法,分為法劍與道劍。後呂祖又創出智慧三劍。呂洞賓詩云: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天地山河共結冰,星奪日月任停輪,須知本性綿多劫,空向人間歷萬春,昨夜鍾離傳一譜,六天宮殿欲成塵。
又云:粗眉卓豎語如霜,聞說不平便放杯,仗劍當客千里去,一更別我一更回,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躍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目示不平人。法劍乃有形之器,有為之物,托古劍之氣而煉神化精,仗劍而行能驅妖除邪衛道。道家乃無形之器,無為之物,是智慧之劍,是心劍,與天合一,奉德之情,應機而現。 元明以後劍仙多隱世不出,至張三豐真人方劍術揚名於天下,《武當劍譜》記述“三豐祖師,籍遼東,姓張,名全一,又名君寶,時人引起形狀邋遢,號為邋遢張。趙宋時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梗不得前,祖乃以劍飛擊之,盜盡殲,故以劍術揚名於世”。張三豐真人留下武當一派劍術,今傳人尚多。清代至近代劍仙湮滅,而多出入於筆記小說中,如《聊齋志異》。

記載

廣成子傳為黃帝時人,居崆峒山石室中,千二百歲不嘗衰老。其傳說首見於《莊子·在宥》,其後之《神仙傳》《廣黃帝本行記》《仙苑編珠》《三洞群仙錄》《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和《消搖墟經》等均有所載。《莊子·在宥》云:黃帝“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哉?’”於是黃帝閒居三月,不問政事,然後再見廣成子,問以修身之道。廣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接著,廣成子對“至道”作了進一步的發揮:“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有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將去汝,入無窮之門,以游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其實,這是莊子借廣成子之口,發揮自己對“至道之精”和“修身”的見解。
後出之書又有廣成子向黃帝授書、授藥的故事。葛洪謂黃帝“過崆峒,從廣成子受《自然之經》”又稱:“昔圓丘多大蛇,又生好藥,黃帝將登焉,廣成子教之佩雄黃,而眾蛇皆去。”《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則稱廣成子“一號力默子,作《道成經》七十卷”,“授帝《陰陽經》”。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廣成子說成是老子或其化身,將黃帝置於老子弟子之列。
他在《道德真經廣聖義》中稱:“黃帝時,老君為廣成子,為帝說《道德經》及五茄之法。”又謂,“黃帝時,老君號廣成子,居崆峒山,黃帝詣而師之,為說《道戒 經》,教以理身之道,黃帝修之,白日升天。”傳說中廣成子隱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臨汝),“即黃帝訪道地,廣成子所隱也。其顛洞穴如盎,將有大風雨,則白犬自穴出,田夫以為候。亦名山曰玉犬峰。”但廣成子升仙之所,則未見諸文字。

傳說

劍仙之說由來已久,早在《列子》一書中便有記載。劍仙應起源於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軒轅金鼎文》上有黃帝崆峒問道廣成子,鼎湖之畔煉丹劍的記載。
相傳劍仙真正形成的時期應是在戰國,當時燕國,趙國,韓國等地的青年崇尚劍術,好搏擊,形成了多種劍法,尤其燕國與趙,所以詩有:燕趙多俠士之說。自秦滅六國後劍術不興,遂分為晉地劍仙,燕地劍仙,川地劍仙。我們都熟悉的越女應算是劍仙早期的代表人物了。正史記載的劍仙是呂洞賓。
在《宋史·陳摶傳》中: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陳齋中,人皆異之。《鍾呂傳道集》記載呂洞賓的劍術得自火龍真人的天遁劍法,分為法劍與道劍。後呂祖又創出智慧三劍。呂洞賓詩云: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天地山河共結冰,星奪日月任停輪,須知本性綿多劫,空向人間歷萬春,昨夜鍾離傳一譜,六天宮殿欲成塵。

古書記載

又云:粗眉卓豎語如霜,聞說不平便放杯,仗劍當客千里去,一更別我一更回,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躍身,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目示不平人。法劍乃有形之器,有為之物,托古劍之氣而煉神化精,仗劍而行能驅妖除邪衛道。道劍乃無形之器,無為之物,是智慧之劍,是心劍,與天合一,奉德之情,應機而現。元明以後劍仙多隱世不出,至張三豐真人方劍術揚名於天下,《武當劍譜》記述“三豐祖師,籍遼東,姓張,名全一,又名君寶,時人引起形狀邋遢,號為邋遢張。趙宋時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梗不得前,祖乃以劍飛擊之,盜盡殲,故以劍術揚名於世”。張三豐真人留下武當一派劍術,今傳人尚多。清代至近代劍仙湮滅,而多出入於筆記小說中,如《聊齋志異》。

使用法寶

相傳廣成子使用法寶為翻天印。此印原是鴻均老祖在分寶崖上傳與元始天尊的先天法寶。

元始天尊弟子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
弟子赤精子廣成子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道德真君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