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奇

廖奇(1904~1958),字大可,江西撫州南城人,世居南昌。少時愛吹嗩吶,後擅長拉京胡。

1927年,廖奇從東南大學體育系畢業,回到江西,擔任中學音樂教員。不久,攜胡琴到天津、北平、上海、武漢等地,為京劇名角操琴,蜚聲海內。每到一處,總是找機會觀摩當地著名琴師的技藝,取長補短。上海京劇界名琴師陳彥衡,性格保守,他就潛藏在沙發後面,偷看陳的運弓和指法,盡得其妙。

基本信息

1、著名京胡演奏員-廖奇

廖奇(1904-1958)字大可,江西南城人,世居南昌。少時愛吹嗩吶,後擅長拉京胡。被京劇界推崇為“江西第一把京胡”、“江西第一弦”。 廖奇早年在北京和省立南昌一中讀書,1927年從東南大學體育系畢業,回到江西,在南昌一中和心遠中學擔任體育和音樂教員。不久,攜胡琴到天津、北平、上海、武漢等地,為京劇名角操琴,蜚聲海內。每到一處,總是找機會觀摩當地著名琴師的技藝,取長補短。上海京劇界名琴師陳彥衡,性格保守,他就潛藏在沙發後面,偷看陳的運弓和指法,盡得其妙。
20世紀30年代初,廖奇與人合資開辦南昌德勝大舞台。江浙一帶著名女演員汪鳴鸞在該台掛牌唱文武老生,廖奇伴奏。有一回演《空城計》,汪飾諸葛亮,唱至中段,廖奇拉斷了一根弦,汪鳴鸞震驚。廖奇鎮定自若,一根弦拉到底,觀眾一點也未察覺。另一次汪鳴鸞唱《獨木關》,因患感冒嗓子有點啞,到高腔時她唱不上去,廖奇立即降低一個調門,耍了個滑腔,托著鳴鸞的唱腔,讓她順利地唱下去,觀眾以為演員在變新腔。兩人互為對方的超群技藝而傾倒,由敬慕發展到愛情,終於1932年結為伉儷。
廖奇的一把京胡,拉得出神入化,引得許多琴迷追隨左右。京戲院貼出的海報,只要寫明是廖奇操琴,便場場爆滿。他被京劇界推崇為“江西第一把京胡”、“江西第一弦”。在戲劇界很多人知道“廖大可”,而並不知道其本名廖奇。抗戰初期,廖奇夫婦參加了國民黨第三戰區辦的軍人評劇團,他擔任導演兼音樂指導。後因避戰亂,帶領家人輾轉浙江、安徽、江西的贛州和南城,曾在江西省資源委員會大庾鎢業管理處汽車轉運站、江西省府南遷的稅務機構工作,兼京劇院臨時工作。1945年8月抗戰勝利,10月經老同學推薦和中正大學(抗戰時期創建於江西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同意,組建國立中正大學杏社(評劇俱樂部),從1946-1949年任戲劇導師。汪鳴鸞則經常到杏社參加排練和演出,每學期都在學校大禮堂演出。新中國建立後,他為京劇名角劉筱衡、徐碧雲操琴。1950年,當選為江西省文聯籌委會委員兼省劇協籌委。歷任江西省文藝學校京劇音樂教師,南昌市工人京劇院、海南島文工團、南昌市京劇團的音樂指導。1957年被下放到武寧縣京劇團。後因病於1958年6月在南昌去世。

2、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廖奇

廖奇(1956.11-)江西省寧都縣黃陂鎮黃陂村人。1992 年 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路橋樑高級工程師。1978年10月在江西省交通學校公路與橋樑專業學習。1981年10月起在贛州公路分局參加工作,歷任贛南公路勘察設計院技術骨幹、測量隊長、設計所長等 (期間:1987年9月入武漢工業大學工民建專業函授大學學習)。1995年3月任贛州市公路段副段長。1996年3月起先後任贛南公路勘察設計院副院長 (主持工作)、工程師。1997年3月任贛州市公路局工程科副科長 (期間:2001年6月入長沙理工大學交通土建工程專業函授本科學習)。2004年11月任贛州市公路局計畫科科長。2006年1月起任贛州市交通局農村公路管理科科長。系交通部全國公路工程行業監理工程師。2006年5月考取建設部全國公路工程行業一級建造師任職資格。主持完成的國、省道一、二、三級公路勘察設計里程450餘公路,其中昌贛二級公路巾石至贛州段改造工程獲江西省優秀設計三等獎,寧都郵古青塘鎮改線工程獲江西省優秀設計二等獎。主持完成施工二級公路瀝青路面15餘公里,完成施工的中橋一座、大橋二座;主持設計的公路系統辦公樓、宿舍近百幢。論文 《淺談公路改造包乾基數的細化》發表於 《江西交通》。《觀音坳隧道進口進洞方案及施工方法》、《投標檔案重大偏差的確定》分別發表於 《江西公路科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