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境內石窟

庫車境內石窟

庫車境內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境。該縣古為龜茲國,為西域佛教中心,佛寺甚多。已發現的石窟4處。

石窟簡介

庫車縣境四石窟森木塞姆(意為細水長流)石窟,位於城東北40公里牙哈鄉河崖上。較完整的有52窟,上有大寺遺址,兩岸有寮房,大部為供佛像作禮拜的“支提窟”,形式與克孜爾同。只有第49號窟為“毗訶羅窟”,供僧人居住。石窟及壁畫大部被破壞,壁畫風格與克孜爾類似。突出題材為佛本生中獼猴故事畫,如獼猴王捨身救群猴,獼猴被鷙鳥所抓獅子王捨命相救,還有猿攀樹、騎鹿故事。石窟的創廢時間與克孜爾大致相同。②瑪扎伯哈(意為墳院的果園)石窟,位於牙哈鄉克內什村東南5公里山坡上。現存34窟多已崩塌,較完整的有4窟及僧房、儲藏室窟。壁畫有佛在鹿野苑、白鹿聽經圖等。③克孜喀拉罕(意為姑娘留在那裡)石窟,在庫車新城西北15公里山溝崖壁上。有編號者46窟,38個較完整,“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各半。11個窟有殘餘壁畫,多為佛本生故事中的鹿、猿、鳥等圖像,畫風較簡陋,開鑿時間約在東漢末年至北朝。有2窟的甬道中有斷髮、披甲、佩劍、腳著長靴的武士供養人像,可看出當時龜茲武職官員的服飾。④庫木土拉(意為沙漠烽火台)石窟,又稱庫杜拉千佛洞。在城西南30公里渭乾河東岸。是現今新疆僅次於克孜爾石窟的第2大石窟群。共72窟,塑像已全毀,壁畫較完整者有31窟。其中特有題材為:34號窟有5~6層連環故事畫,每層中間有墨書龜茲文題記;出現許多經變畫,如西方淨土變、藥師變、彌勒變等;漢文題記多,次為龜茲文題記,說明盛唐以後漢文通行於龜茲地區。從壁畫及題記看,石窟開鑿於西晉時代,繁榮於盛唐以後,藝術風格頗受唐朝影響,是龜茲地區石窟藝術與中原藝術最接近的一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