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寨

平戎寨

戎寨位北宋范仲淹所修,迫使大夏不敢進犯,為鞏固邊防和促進民族團結起了極大作用。該寨由東西二城組成,相距20米,平面呈梯形。從該城整體布局和建築遺蹟分析,東城似為駐軍之地,西城可能是指揮官員的駐所。

范仲淹修築平戎寨

簡介

公元1032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大夏政權,都興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李元昊屢次南下侵宋,使毗鄰的北宋環慶一帶深受劫掠、戰亂之苦。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命范仲淹為環慶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兼知慶州,鎮守邊境。范仲淹到任後,採取“以和好為權宜,以戰守為實事”的戰略方針,“興營田,修堡砦,招流亡,通斥堠,使羌漢之民相踵歸業“,迫使大夏不敢進犯,為鞏固邊防和促進民族團結起了極大作用。1044年宋夏議和告成,西夏向北宋稱臣,戰事宣告結束。
范仲淹在知慶州期間,為了抵禦西夏侵犯,在慶陽、陝北一帶修建了白豹城、鐵角城、大順城、二將城、金湯寨、柔遠寨、永寧寨、平戎寨等許多城堡,為鞏固邊防起了關鍵作用。白豹等城寨均有確切地址,唯獨平戎寨長期以來未詳其境,成為歷史懸案。1988年文物大普查中,文博專業人員經過長途跋涉,認真查訪,終於在合水太白平定川內周家嘴找到了這一城址(圖四十四)。
平定川南北蜿蜒90餘里,“杲杲古木分,岌岌眾巒青,寒水紅岩露,潺潺溪水流”,幽靜,蔥綠。進川20餘里,遠遠看見西山頂上有座城堡,猶如巨艦伏臥山巔,它就是范仲淹修築的平戎寨 。該寨由東西二城組成,相距20米,平面呈梯形。

東城:

南牆長34米,外高20米,頂寬18米,為該寨最高點。從其建置看,似為瞭望台;西牆長230米,外高9米,頂寬3米。東牆長145米,外高9米,頂寬2米。北牆原長329米,現存95米,外高9米,頂寬3米。北牆正中開城門。城門外西側有1圓形瞭望台,高3米,頂徑3米。西牆西北角開城門,與西城相通。城內從南牆向北牆延伸60米處,為1緩坡台地,其下為另一台地,二台高差2米。

西城:

南牆長32米,外高12米,頂寬3米。西牆238米,外高7米,頂寬1米。東牆長230米,外高12米,頂寬1米。北部無牆,長54米。東牆東北角開門,與東城相通。城內從南向北延伸50米處,為東西走向的緩坡台地,以下為另一台地,高差1.5米,下面台地的中部,有一南北走向的溝壕,深1.5米,寬4米,長8米。
城牆均為板築,整層厚20厘米。西城外挖有護城溝。南牆外護城溝長80米,深5米,寬15米;北牆外的護城溝長400米,深25米,寬20米;兩城之間的護城溝長230米,深5米,寬20米;東城東牆外護城溝長160米,深4米,寬12米;西城西牆外無護城溝,向西延伸30米為懸崖峭壁。
從該城整體布局和建築遺蹟分析,東城似為駐軍之地,西城可能是指揮官員的駐所。
城內採集的一件板瓦,右上角1.3厘米處有1圓孔,面有少量布紋痕跡,內壁為粗布紋,是典型的宋代板瓦。城池內陶質琉璃建築構件碎片較多,可見當時這裡必有雄偉的地面建築。

歷史

平定川口李家莊羅漢洞摩崖碑文中寫道:“□平絨(戎)地名蘆家莊”,該碑刊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30年),記述了平戎川蘆家莊謝未經出資修建羅漢洞的經過。碑中的“絨”應是戎無疑,說明該川叫平戎川,以寨命名。平定川北部溝掌距平戎寨5公里的槓樹台,保存著一通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所豎的《保全合水縣界碑》記載 “保全、合水兩縣西界墩/東至久溝/西至平戎五里/南至相樹台/□□里□坡……”。當時,龍王廟溝內金大定十八年所建的安定寺石窟以西歸保全縣。平戎寨距龍王廟正好五里,可見碑文中所刊的“平戎”正是指平戎寨古城而言。平定川改名,應是乾隆以後的事。
川自古以來就是南北往來的古道,北到紫坊畔、靖邊橫山寧夏等地,南去白、老城鎮慶陽環縣、寧縣乃至中原地區。遠至商周時期,這裡就有一條南往北去的便道。春秋戰國時期,平戎川內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村莊。秦漢時期,川內已經形成通商古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這從龍王廟溝口、大坪等地散布的大量漢瓦殘片看得十分清楚。《元和志》載:“唐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南犯合水,路經平戎川。時彬州統帥韓游環率兵埋伏該川山頂,敵兵入川後擊鼓吶喊,吐蕃大驚,撤兵北遁”。可見平戎川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范仲淹在這裡修建平戎寨,抵禦西夏南侵,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