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大夏

大夏為舊太原縣的古稱。《史記·秦始皇本紀》:“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註:“大夏,太原晉陽縣。”

基本信息

種群設定

大夏大夏

大夏族,是即將推出的奇幻世界系列《塵世(Full Dust Space)》中的種群設定。

基本概況
分布地區:整個桑界,以中部南部最密集,是人數最多的人類族群。建立政權:中侖盟軍、天嚳。

軍事實力:★★★★★★☆(七星為滿)

民族歷史
“大同盛世”之前,大夏人的祖先建立的空前繁榮的大夏王朝,使整個塵世登上了文明的頂峰。“戰火焚天”之紀的戰爭爆發點也是桑國,而因此是桑國滅亡,於是原桑國諸侯建立了睦隆、鄧濟兩國,共分中、南桑界。

“歃血鐵盟”中合眾軍的一支——羽氏青矯又是合眾三國中的最強,紀末大夏眾勢力與烏蠻昭慶成立的建立中侖盟軍,與青矯內應紫玉偓佺聯手滅青矯,紫玉氏建立天嚳。赤色陰影中,由於天嚳王暗自與南氏屠戮(即南多惡帶領的遠征桑界的屠戮軍團分軍簡稱)勾結而翻倍害,導致天嚳部分被中侖兼併,自此大夏族僅有中侖一個政權,而這也是四界最強大、最穩固的盟軍!

傳統特色
以中國古代漢唐、甚至先秦傳統為背景。

舊稱

西元前2000年-前1700年大夏女神/女祭司石雕西元前2000年-前1700年大夏女神/女祭司石雕

太原的舊稱大夏
大夏舊太原縣的古稱。《史記•秦始皇本紀》:“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正義》註:“大夏,太原晉陽縣。”括地理志云:“大夏,今并州晉陽及汾、絳等州是。昔高辛氏子居之,西近河。”大夏、夏墟、大鹵、太原、晉、晉陽,在遠古太原的這六個名字中,有的流傳至今,有的沉入了歷史的谷底。大夏、夏墟、大鹵曾經是太原上古時期的乳名,今天的人們早已把它忘卻了,即使專修文史的學者,也很少提及。據《山西通志》記載,太原最早的原住民,是軒轅皇帝的五世孫實沈,實沈是帝嚳的次子,他帶領一支遊牧部落最早來到了古大夏之地。於是水草豐茂的這個地方,第一次有了人煙,有了歷史。 金國詩人元好問有詩云:過晉陽故城書事
太原
惠遠祠前晉溪水,翠葉銀花清見底。
水上西山如掛屏,鬱鬱蒼蒼三十里。
中原北門形勢雄,想見城闕雲煙中。
望川亭上閱今古,但有麥浪搖春風。
君不見,
繫舟山頭龍角禿,白塔一摧城覆沒。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亂飛如箭鏃。
汾流決人大夏門,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從巨屏失光彩,河洛幾度風煙昏。
東闕蒼龍西玉虎,金雀觚稜上雲雨。
不論民居與官府,仙佛所廬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萬古,爭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來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萬夫畚鍤開連崗。
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并州渠亦亡。
幾時卻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築晉陽。
惠遠祠:即晉祠,北宋熙寧中稱晉祠為惠遠祠。西山:指晉祠背後的懸瓮山。中原北門:晉陽是北方重鎮,是中原地區的北大門。大夏門--晉陽城北門之一。太原古稱大夏,故名。唐明村:即唐明鎮,今太原市舊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帶。

十六國時期政權名

匈奴大夏國都城公元413年東晉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都城,因取“一統天下,君臨萬邦”之意,命名都城為統萬城。統萬城是東晉時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的都城,遺址在陝西榆林靖邊縣東北約80公里處的無定河東北岸,俗稱為“白城子”,至宋代,城周圍為沙漠所覆蓋,遂成為廢墟。

晉安帝義照三年(407),赫連勃勃自稱天王大單于,建立大夏國。大夏鳳翔元年(413),赫連勃勃驅使十萬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建設大夏國都,取統一天下,君臨萬方之意,將都城定名為統萬城。負責築城的叱於阿利兇殘好殺,下令用蒸土築城,待土乾後,用鐵釘刺上檢驗,只要刺入一寸,即殺死築城的民工,推倒再築。築城用的是粘土和石灰混合的“三合土”,故土色泛白且堅固,因而當地民眾俗稱“白城子”。統萬城由外郭城、東城和酉城組成。酉城設有四門:南為朝宋門、東為招魂門、西為服涼門、北為平朔門。現在城垣遺址的高度從2米至10米不等。四城角各有墩樓,最高達30米,四城牆均有防禦性的馬面建築。這裡常出土箭鏃、銅幣、花方磚、“永隆”瓦當、印章、佛像等。統萬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之一,是研究大夏和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資料。

元末起義軍政權名

重慶大夏國遺址明玉珍(1329—1366)是元末農民起義軍的著名領袖之一,湖廣行省隨州(今湖北省隨州市)人。明玉珍原名旻玉珍,後因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他的子孫後代於是也改姓“明”。

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明玉珍在重慶稱隴蜀王。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慶稱皇帝,國號“大夏”,年號“天統”,以重慶為國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權。立子升為太子,設六卿,分蜀地為八道,下設府、州、縣等行政機構。鑄天統通寶天統元寶銅錢,以發展貿易。在政策上,體現了農民政權的特色。他的措施,深受四川人民的擁護。苦心經營5年後,他因病去世。其子升繼位,年僅10歲。內部發生矛盾,功臣萬勝被害。這時,朱元璋勢力逐漸強大,勸明升降服,明升不從。朱元璋就分水陸兩路進攻四川,明升降服。明洪武四年(1371),大夏國被朱元璋所滅。

西域國名

西元前2000年大夏伊朗族土著西元前2000年大夏伊朗族土著

西元前3千年晚期2千年早期大夏雕塑西元前2000-1800年大夏女神雕像大夏主要指阿姆河(古希臘稱Oxus)以南,興都庫什山(古希臘稱Paropamisus)以北地區,繼承了被稱為那末伽(Namazga)的阿姆河文明,現存考古文物有一些不超過15厘米高的距今4000多年的小頭大身女性雕像。大夏地區被希臘征服以後成為一個中亞古國。按大夏自古是吐火羅的觀點,大夏又譯作“吐火羅”﹑“者(代用字)貨羅”﹑“吐火羅斯坦”,“大夏”即巴克特里亞之漢譯,是雅利安人的故鄉,曾流行伊朗瑣羅亞斯德教,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張騫李廣利傳》。按史書記載: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西元前3千年晚期2千年早期大夏雕塑無大長,往往城邑置小長。其兵弱,畏戰。善賈市。及大月氏西徙,攻敗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餘萬。其都曰藍市城,有市販賈諸物。其東南有身毒國。”

“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其俗土著,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其民乘象以戰。其國臨大水焉。’以騫度之,大夏去漢萬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東南數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遠矣。今使大夏,從羌中,險,羌人惡之;少北,則為匈奴所得;從蜀,宜徑,又無寇。”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俗,而兵弱,貴漢財物……”

西元前2000年-前1700年大夏女神/女祭司石雕身毒即印度,當時身毒許多地區皆屬“月氏”,即早期貴霜帝國(即貴霜)。而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已經陷入分裂和戰亂。

如果大夏是吐火羅人,那么大夏故地在中國西北地區﹐西元前2000年大夏伊朗族土著大夏人生活中心大致在今新疆和田一帶﹐屬東伊朗人種,是斯基泰人和塞種的近親。大夏很早就與中原地區有交往﹐古籍中對其多有記載。公元前174~前161年﹐伊塞克湖東岸和伊犁河上游流域的塞種部落受大月氏第一次西遷的衝擊﹐向南遷徙。途中與大夏發生衝突。戰敗的大夏人除一部分傍南山(今阿爾金山﹑祁連山山脈)東逃﹐進入隴西洮河流域外(漢時曾在此置大夏縣)﹐大部向西遷徙﹐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後進入中亞阿姆河以北地區﹐與同樣受大月氏衝擊而從伊塞克湖以西遷徙至此的塞種部落匯合﹐約在公元前145年﹐他們同一部分塞人衝過阿姆河﹐占據巴克特里亞(今阿姆河與興都庫什山之間的地區)﹐將盤踞此地兩百餘年的中亞希臘人逐往興都庫什山以南地區。公元前 128年﹐張騫出使大月氏至阿姆河時﹐見大夏人定居巴克特里亞﹐遂以“大夏”之名稱呼之﹐後來的西方史家和阿拉伯人則稱之為“吐火羅斯坦”。大夏人在巴克特里亞脫離希臘統治後不久﹐就被第二次西遷而來的大月氏征服。

大夏人為半農半牧者,有自己的語言,大夏語屬於印歐語系的伊朗語族,最初用阿拉米字母書寫,在月氏統治下開始用希臘字母書寫。不過吐火羅語卻不屬於伊朗語族。20世紀初﹐在新疆庫車﹑龜茲發現一種古語言﹐曾一度被認為是吐火羅語。近年來﹐在巴克特里亞發現一種屬中古波斯語的地方方言﹐書寫時租藉希臘字母。一些學者認為這才是大夏人的語言﹐故稱之為“真正吐火羅語”。另有一說主張大夏人為巴克特里亞土著。

與大月氏

大夏大夏

在正史中,大夏之名始見於《史記》,與大夏經常同時出現的國名則有大月氏。此後的《漢書》、《後漢書》等對大夏和大月氏的記載與《史記》基本相同。 《三國志》中未見大夏和大月氏之名。《晉書》在“大宛國”條中提到了大月氏,但未見提到大夏。
《魏書》和《北史》中始見有吐呼羅國,同時還都列有大月氏國,但皆未見大夏之名。此外《北史》中還列有吐火羅國。《隋書》中列有吐火羅國,在“康國”條中提到了月氏之名。《舊唐書》中無大月氏國和吐火羅國,但在“罽賓國”條中提到了大月氏、在“波斯”條中提到了吐火羅。《新唐書》中列有“吐火羅”條:“吐火羅,或曰土豁羅,曰睹貨邏,元魏謂吐呼羅者。”按《新唐書》的說法,《魏書》和《北史》中的吐呼羅就是吐火羅。《新唐書》中還記載:“挹怛國,漢大月氏之種。大月氏為烏孫所奪,西過大宛,擊大夏臣之。治藍氏城。大夏即吐火羅也。”《新唐書》所提到的大夏,顯然是指漢時大夏,而現在則是吐火羅。
觀古籍可知,大夏之名見於《史記》、《漢書》和《後漢書》中,而吐火羅之名(或同音異字)則見於《魏書》、《北史》、《隋書》、《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大夏和吐火羅之名分別出現在兩個時期,即漢時西域有大夏、大月氏而無吐火羅,北朝及以後的西域則有吐火羅、大月氏而無大夏。
鑒於北朝及以後的史籍中吐火羅和大月氏並列出現,所以將吐火羅對應於大月氏顯然不妥,就是對應於大月氏的一部分也是很牽強的。相反,大夏與吐火羅之名的分期出現,則為大夏即吐火羅一說帶來了較為有利的信息和旁證。

與吐火羅

大夏與吐火羅大夏與吐火羅

主張大夏即吐火羅的學者認為,“大夏”正是吐火羅(Tochara)的精確音寫,或為西方記錄中所載“Tokhara”之對音。但究竟如何“精確音寫”或“對音”,卻一直未有學者做明確的表述。下面試圖從語言歷史學的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西晉末年,中原大地發生了所謂“五胡亂華”事件。《晉書·地理志》記載了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後,中原地區的漢族因躲避戰亂而紛紛南遷至長江以南地區。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對此做了大幅描寫:“漢族人大量流亡,落後族大量內遷,是從西晉末年開始的,到隋文帝滅周才告結束”。十六國時期,數十萬匈奴、羯、鮮卑慕容部等族入塞,最後均融入漢族;北朝時期,鮮卑族在黃河流域建立了魏國,這期間,北方各族更是大規模南遷。經過幾百年的各族遷移,結果是“隋唐時期居住在黃河流域的漢族,實際是十六國以來北方和西北方許多落後族與漢族融化而成的漢族”。
語言學家們認為,經過五胡亂華事件後,中國北方方言的語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總的說來,國語的語音系統跟古代漢語的語音系統比較,是大大簡化了,而南方各方言,卻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較多的古音成分。如吳方言在聲母方面保留了古濁聲母和清聲母的區別。”因而“現在的吳語是中古北音的繼承者。”按語言歷史學,晉以前北方地區的語言是中古北音,晉末以後則演變為現代北方方言(國語)了。
既然“現在的吳語是中古北音的繼承者”,那么就用現在的吳語來讀一下“大夏”兩字吧。以下便是用吳語中的上海方言所讀“大夏”兩字的音(採用國際音標註音):
用上海方言讀“大夏”,其讀音與“吐火羅”讀音很接近,而與“睹貨邏”讀音則幾乎一致。這完全證實了北朝以後用北方方言所讀的“睹貨邏”之音就是晉以前用中古北音所讀的“大夏”之音。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將“吐火羅”正音為“睹貨邏”,可見這是唐玄奘親耳所聞之記錄,非常準確和忠實。同時也反映出自北朝至唐,北方方言一直在變化之中。
綜上分析,大夏與吐火羅(睹貨邏)完全就是同音異寫,大夏即吐火羅,正如《新唐書》所說的那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