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大學

大夏大學

大夏大學(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由1924年因學潮從廈門大學脫離出來的部分師生在上海發起建立的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大廈”即“廈大”之顛倒,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學。抗戰期間曾西遷貴陽,與復旦大學合併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聯合大學,光復後遷回上海。1951年10月,在原校址與光華大學相關合併後成立華東師範大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師範大學。

基本信息

創校

1924年,廈門大學三百餘位教師和學生由於學潮離校奔赴上海,當時剛卸任的原國民政府交通部長王伯群與前廈門大學教授歐元懷、王毓祥、傅式說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廈大學籌備處”。“大廈”即“廈大”之顛倒,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學,聘馬君武為校長,王伯群任董事長,成為當時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

建校初期,學校倡導苦教、苦學、苦幹的“三苦精神”以及“師生合作”、“讀書救國”,並制定了“自強不息”的校訓,以此作為砥礪全體師生的座右銘。學校設五個學院以及三個專修科,包括文學院:國文系、英文系、歷史社會系;理學院:數理系、化學系、土木工程系;教育學院: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會教育系;商學院:銀行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法學院:政治系、經濟系、法律系;師範專修科:國學組、英文組、史地組、數理組;體育專修科;鹽務專修科。

大夏大學當時的校董有:吳稚暉、汪精衛、葉楚傖、邵力子、張嘉森、馬君武、傅式說等。教授更是囊括:馬君武、何昌壽、邵力子、郭沫若、田漢、何炳松、李石岑、朱經農、程湘帆等。甚至當時炙手可熱的杜月笙也曾屢次資助大夏,可見大夏當時的盛況。良好的辦學實力,使得大夏大學獲享“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開學典禮

大夏大學校景回顧大夏大學校景回顧

9月20日,大夏大學在檳榔路潘家花園舉行第一次開學典禮。馬君武為校長,王伯群任首任校務委員會委員長後改稱董事長,是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

學校方針

建校初期,學校倡導苦教、苦學、苦幹的“三苦精神”以及“師生合作”、“讀書救國”,並制定了“自強不息”的校訓,以此作為砥礪全體師生的座右銘。學校設五個學院以及三個專修科,包括文學院:國文系、英文系、歷史社會系;理學院:數理系、化學系、土木工程系;教育學院: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會教育系;商學院:銀行系、會計系、工商管理系;法學院:政治系、經濟系、法律系;師範專修科:國學組、英文組、史地組、數理組;體育專修科;鹽務專修科。

學校創辦之初,以租來的弄堂房作為教室,但並非長久之計。當時,只能是一邊開學上課,一邊籌設新址。不久,學校在膠州路上借得二畝多的土地,馬君武校長以吳淞的私人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得二萬兩銀子作為建築費用;另外地主也拿出二萬兩,以後由學校按月向地主支付利息,並約定十年後造成的房子無代價給地主。1925年5月中旬開始興建新校舍,9月,位於膠州路301號的新校舍落成,學校隨即全部遷入。

歷史事件

但形勢的發展,讓原來計畫行不通了。一方面,北伐戰爭節節勝利,在學生中更掀起愛國熱潮,同時也遭遇了軍閥以及外國軍隊的鎮壓,處於租借的校舍已經很不安全了。另一方面,隨著學校聲譽提高,大夏學生人數激增,1928年秋季學期時學生人數已達千人以上,膠州路校舍已無法承載。1927年初,馬君武應邀去籌建廣西大學,辭去大夏校長職務,王伯群先生任校長,決定擇地建立永久性校舍。

大夏大學簡史大夏大學簡史

從1929年3月起,大夏陸續在滬西梵王渡中山路旁購地近三百畝

(現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北路校址)。當年夏天,由前校長馬君武、歐元懷、王毓祥先生率領幾位華僑同學去南洋一帶募集建設新校舍的經費。王伯群校長則以六萬七千餘兩銀子(合當時11萬餘元)資助建築教學大樓,並以中山路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貸建築費32萬元。1930年初,中山路校舍開始動工,同年9月一期建築完工,包括:教學大樓“群賢堂”,可供2000人同時上課;“群策齋”、“群力齋”兩棟男生宿舍以及女生宿舍“群英齋”,3棟宿舍各可容700人;此外,還有教職員宿舍12幢,以及學生浴室、飯廳等。於是,大夏大學隨即遷入,將膠州路校舍交給大夏附中使用。接著,在新校址上又繼續興建理科實驗室、體育館、醫療室、大禮堂、東西大樓教職員宿舍以及各類運動場,至1932年大體完工,此外,在學校西南部,另有四百畝土地,闢為大夏新村,為教職員自建住宅之用(抗日戰爭前已建成30餘所);還有榮宗敬捐贈麗娃栗妲河蜿蜒秀麗,更為校園增添了美景。在當時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學中,大夏大學尤以建築宏偉、環境優美、設施較完備而著稱。

西南三遷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上海“八一三”事變後,大夏被迫內遷。最初與同為私立大學的復旦大學合併成為聯合大學,一設廬山,稱復旦大夏第一聯合大學,一設貴陽,稱第二聯合大學。廬山聯大以原復旦師生為主,貴陽聯大則以原大夏師生為主。

不久,日軍進犯江西,復旦再遷重慶北碚,大夏遷到貴陽,兩校之間的聯合解體。在貴陽的大夏大學,最初假當地講武堂上課,嗣後打算興建校舍,1939年貴州省政府曾撥貴陽花溪公地,加上當地人士的捐贈,共有一千畝左右。1940年8月,新校舍開工建築,但因經費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棟。需要一提的是,1942年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擬將大夏大學與貴州農工學院合併,改名為國立貴州大學,引起大夏師生強烈抗議,遂奔走各方與各校董商議,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終得維持大夏大學仍得保存原名與維持其私立性質。

1944年冬,日軍進犯黔南,大夏三遷赤水。王伯群校長因遷校勞累成疾,於同年12月逝世於重慶。孫科在重慶召開校董會,推選貴州省教育廳長歐元懷為校長,王毓祥為副校長。1945年3月,大夏師生和公物到達赤水,赤水地方人士與教育界同仁熱情贊助,立即讓出文昌宮大廟給大夏作校本部,還有貴州省立赤水中學、私立博文中學、縣立女子中學都分別借給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圖書館、職工宿舍、辦公室和廚房、飯廳、學生宿舍,在短短一個月內便正式上課。

重返上海

大夏大學校歌大夏大學校歌

大夏內遷之後,仍留滬上的吳浩然和1938年由貴陽派回上海的魯繼曾、邵家麟等先生

,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華新村房舍,設立大夏大學滬校,使無法轉往內地的一些學生得以繼續學業。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大夏師生同赤水民眾歡欣鼓舞,舉行提燈火炬遊行,歡慶勝利。1946年9月,大夏師生及公物安然回到上海,直至1949年始終保持私立大學性質並保留校名至1951年。

抗戰初期,上海大夏中山路校舍毀於炮火者甚多,幸群賢堂、群策齋等尚存。抗戰勝利後加以修繕整理,1946年春季學期,滬校即開始在此上課;秋季學期時,在貴州的大夏師生也陸續回滬。之後,學校曾重建大禮堂“思群堂”與女生宿舍“群英齋”,並在群力齋廢址上建造平房數排名為“新力齋”,在教職員宿舍區造了幾排平房。還計畫另造新圖書館,已購置了不少建築材料,因國民黨政府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而沒有造成。

解放以後,1952年秋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大夏大學文、理科相關院系被併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而在大夏大學中山北路校址上與光華大學相關院系建立華東師大時,由大夏移交給華東師大的校舍,總計建築面積17606平米。

大夏是一所私立大學,其經費來源只能是學生繳納的學費,這就決定了學校的經濟狀況不可能很寬裕,特別是創辦之初,應當說是相當窘困的,所以很難以高薪去聘請教授,一些名教授之所以願來大夏授課,在相當程度上是看到大夏那種兢兢業業、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

校史資料

檔案

大夏大學校徽大夏大學校徽

校徽

校訓

校歌

大夏大夏,合作之晶,締造何光榮;同心同德,努力苦幹,眾志以為城。願我同仁自強不息,乾健以為神;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進步永無窮。

大夏大夏,學府之雄,氣祥何淵宏;鼓鑄文華,鎔匯學術,萬壑朝其宗。願我同仁自強不息,乾健以為神;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進步永無窮。

大夏大夏,革命先鋒,使命何崇隆;喚起民眾,復興民族,禹域之洪鐘。願我同仁自強不息,乾健以為神;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進步永無窮。

歷任校長

首任校長

大夏首任校長馬君武(1880—1940)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外獲得工學博士的化學家,又長期幫助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其聲望之高可以想見。1924年11月,他出任大夏大學校長,並親自講授化學課程,就完全是盡義務的,他從未要學校支付薪金或車馬費,而且為了建築膠州路301號的校舍,還把自己在吳淞路的房地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1929年夏,他已離開大夏,還帶領歐元懷等去南洋募捐以幫助大夏建築中山路校舍,這種精神,堪稱楷模。

第二任校長

王伯群(1885—1944)雖然也曾留學日本並進過研究院,但因長期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所以不以學術見長,但最初作為大夏的董事長,也主張大夏應“本學術研究之自由與獨立,涵育革命與民主精神”。1927年繼馬君武任大夏校長之後,就始終認為校長最主要的責職,就在於為學生選聘優質教師。在他任校長期間,把這些精神貫徹始終,為大夏具有較好的師資條件而不懈努力。

第三任校長

大夏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校長歐元懷(1893-1978)是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修習教育學科並為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賞識的中國留學生之一,他深刻認識師資力量對一所學校具有極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意義。他作為大夏的創始人,畢生為大夏物色優良的教師不遺餘力。

在這些校長的主持下,歷年來大夏聘請了大批學識淵博的知名教授為學生授課:

物理學家夏元瑮是愛因斯坦的學生,也是在中國最早介紹相對論,他曾任北京大學理科學長,1924年來大夏大學任物理學教授,1938—1944年任貴陽大夏大學教務長兼理學院院長,並親自為學生講授普通物理學、光學、電學、熱學、電子論、相對論、量子力學、波動力學、理論物理、近代物理、解析幾何、高等微積分、群論、科學通論等課程,直至1944年8月18日在大夏任教時逝世,可以說是為大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伯群校長對夏教授逝世感到悲痛欲絕,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曾明令褒揚夏元瑮教授,大夏大學還曾為夏元瑮教授發起遺屬養育金運動,建立夏元瑮教授獎學金等。

聘請人才

社會學家吳澤霖先生,1928年初從美國留學歸國不久,他的母校清華大學與大夏大學同時向他發出聘請。論條件,當時的大夏大學還在艱苦創業之中,無法與早已是名校的清華大學相比,但大夏師生朝氣蓬勃、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卻使他深為感動,因而寧願選擇在大夏。不久,燕京大學又以相當可觀的待遇為條件,兩次邀聘吳先生,吳先生以“我應當幫助大夏”作答。在大夏期間,他不僅為學生講授社會學方面的課程,還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並先後發表了許多社會學的論著、譯著和教材。抗戰軍興,他隨同大夏師生內遷,曾任復旦、大夏第一聯合大學的教務長,繼而又至貴州任貴陽大夏大學的教務長、文學院院長、歷史社會系系主任和社會研究部主任。在此期間,他組織學生深入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調查民族分布、民族習俗和民族關係,將調查所得材料寫成民族學的論著,還為大夏建立起“民族文物陳列室”。吳澤霖先生也成了舉世聞名的民族學者,至1941年,他才離開大夏至西南聯大任教。

兒童教育專家沈百英先生與其他許多教授不同,沈先生既未出國留學,甚至還沒有讀過大學,只是一名中等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但杜威先生曾聽他一課,對他的教學評價甚高,由此風聞全國。在他擔任尚公國小校長期間,大夏大學教育系的同學前去參觀,大家對他十分欽佩,歐元懷校長得知之後,即不拘沈先生的學歷,邀請他來大夏為教育系學生講授《國小教材教法》。沈先生上課總是以他自己的切身體會教育大家要熱愛兒童教育事業,然後以生動而具體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授在教學中怎樣循循善誘使兒童饒有興味地學習各種知識。此後,沈先生又在光華、滬江等大學任教,成為上海的名牌教授。1951年後,他繼續在華東師大任教,直到他以90高齡退休。 其他碩學名師舉不勝舉,只能從略。

羅俊同志生於1913年,江蘇崑山人,是我國合作經濟事業的少數幾位先驅者,一位合作經濟的學者和實踐者。

羅俊同志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就讀於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從事地下黨的秘密工作)、革命互濟會滬西分會秘書、全國互濟總會宣傳部長。1932年9月,被國民黨當局以“危害民國”罪批捕入獄,始終未暴露政治身份,保持了革命者的崇高氣節,服刑兩年多出獄。1935年,東渡流亡日本,就讀於東京農業大學,選修農業經濟和合作社課程);九州帝國大學,師從研究蘇聯集體農場的權威澤村康教授主持的農政研究會“專攻生”(即研究生),主攻蘇聯集體農場和合作社課題。1936年9月回國,進入南京金陵大學農業經濟技術人員訓練班學習。1937年在武漢《農業合作月刊》任編輯,先後在南京、梧州、桂林、西康等地籌辦合作金庫等,後在宋慶齡、路易·艾黎創辦的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工作。1941年,經黨組織批准,到重慶中國農業銀行農貸處任課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45年6月,經黨組織批准,羅俊同志赴美國學習、考察,先後就讀於俄亥俄大學和愛荷華大學,主政“農業推廣”和“農業金融”課程,還在多地農業銀行、合作社和農場實習考察。回國後,於1947年初,參加中共地下黨統戰工作和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任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期間,一度在上海商學院、復旦大學、南通農學院上海臨時學校、中華工商專科夜校任兼職教授。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軍事委員會金融處任課長、駐農行軍代表。

新中國成立後,羅俊同志歷任上海人民銀行副行長、華東合作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北京農業銀行副經理、全國供銷合作社常務監事、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財會局局長、總社副主任等職。

1958年9月,羅俊同志調外事部門工作,歷任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兼外文出版社社長、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黨組織書記。1964年,當選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文革”期間,羅俊同志受到迫害,曾到河南汲縣“五七”幹部勞動5年其後閒賦在家。

1978年3月,羅俊同志獲平反昭雪、恢復工作,再任外文局局長,兼任中央對外宣傳小組成員。1981年,退居二線,任外文局顧問、中國供銷合作將積學會顧問、中國世界語之友會副會長。1982年,當選為中共“十二大”代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3年,任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理事長和顧問。1886年,任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1993年,離職休養。2003年12月29日,因病在背景辭世,享年90歲。

學生培養

大夏大學建校27年,培養學生近20,000名,畢業生6,000餘人。包括一批為國為民的有識之士,如熊映楚,曾是武漢農民運動的重要幹部;雷榮璞、陳國柱分別是廣西、福建建黨幹部之一;吳良珷(亮平),最早翻譯恩格斯《反杜林論》,解放後曾任中共中央黨校顧問;郭大力、周揚、葉公琦、陳賡儀等都在大夏大學學習。學校培養了一批傑出的專家學者,如胡和生、陳子元、李瑞麟、劉思職等四位中科院院士,歷史學家陳旭麓、翻譯家戈寶權,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古典文學評論家王元化和青銅器專家馬承源等,還有不少傑出的政治家、企業家和其他知識界人士。

香港血脈

20世紀40年代末,江山易幟,大夏大學部分教員及學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復校,定名光夏書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華僑、廣僑及文化五所書院合併成立“聯合書院”,定址香港堅道147號。1963年,聯合書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學

英烈榜

丁基(1917-1944)原名李百岑。陝西蘭田人。1936年春考入大夏大學經濟系。1938年2月到達延安,在陝北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1月前往八路軍一二○師,任晉綏軍區《戰鬥報》特派記者。1944年9月16日,在山西方山戰鬥中,英勇殉國,年僅27歲。

朱敏(1929年3月-1949年4月)原名薛家德。上海市郊吳淞濃鎮人。1945年初,在上海育英中學參加中國共產黨。1945年秋入之江大學木工程系。被推選為學生自治會總幹事,是地下黨支部委員。1947年秋,考入大夏大學理工學院土木系學習。1948年2月受黨派遣到四明山中共游擊區參加武裝鬥爭和民運工作。1949年2月在在執行任務時與敵人遭遇,受傷被俘。在浙東解放前夕,慘遭殺害,年僅20歲。

吳志騫(1904-1939)原名吳子謙。江蘇南通人。上海女子大學和上海女中校長。教育家、抗日愛國殉難烈士。1930年畢業於大夏大學教育系。1935年2月赴義大利羅馬皇家大學留學。1937年7月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國。1938年2月創辦上海女子大學,並任校長。1939年8月30在《中美日報》等報刊上刊登啟事對汪精衛叛國求和的行為痛加指責。9月4日上午8時40分在女大體育室遭漢奸特務組織“76”號暴徒狙擊,當即血流如注,被送往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於同日上午11時20分殉難,年僅36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