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袋鄉

常袋鄉

常袋鄉位於孟津縣西南部,北依黃河小浪底旅遊風景區,南臨古都洛陽,小浪底專用線貫穿全境,洛陽飛機場緊臨鄉境,洛陽北部交通幹線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是八方賓朋投資興業的黃金熱土。全鄉轄1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3.2萬人口,總面積5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歷史區劃

常袋鄉常袋鄉
孟津縣轄鄉。

1956年由洛陽縣劃入孟津縣。

1958年建常袋公社,

1984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南部,面積41.7平方公里,人口2.4萬。

小浪底工程專用公路、洛(陽)孟(津)公路縱橫過境。轄常袋、東小梵、潘莊、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馬嶺、趙溝、英古、楊溝、土門溝、半坡、武家灣、崔溝、石碑凹、趙窪、拐棗平17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從事商貿、建材、機械、輕工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菸葉,盛產蘋果,飼養黃牛、豬、羊。

產業結構

常袋鄉常袋鄉
常袋鄉強力實施“工業強鄉”、“特色農業富民”和“科教興鄉”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初步形成了以農業生態觀光園、沿小浪底專用線工業走廊和城鎮商貿服務區為主的綜合經濟示範區。全鄉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業經濟迅猛發展,現有企業達到50餘家,工業園區已逐步形成以機械、鑄造、化工、電子、耐火材料等行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紅提種植、奶牛養殖、菸葉生產、生態林建設四項重點產業初具規模。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三縱三橫”城鎮框架,新增城鎮人口4000餘人,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突飛猛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力明顯增強,2006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2億元,較上年增長53.8%;完成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900萬元,較上年增長145.5%;完成財政收入720萬元,較上年增長57.4%;完成工商稅收1483萬元,較上年增長19.8%。

特色產業

常袋鄉常袋鄉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圍繞示範村和重點整治村,孟津縣常袋鄉積極培育支柱產業,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於少成是常袋鄉半坡村村民,幾年前,鄉村斥資二十餘萬元修通了連線村里和外界的道路,並在道路兩邊規劃了葡萄種植觀光園。看到這,於少成一下子承包了80畝土地,搞起了葡萄種植。

葡萄種植戶於少成:藉助這新農村建設,道路通了,村容村貌也好了,葡萄是觀光農業,效益也不賴,遊客也不少,銷售上各方面都不錯。

常袋鄉組織各村黨員、特色農業種植戶20多人到西小凡村學習大棚草莓的栽培技術和先進經驗。這是常袋鄉立足低於優勢,發展特色農業,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縮影。常袋鄉不斷最佳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大經濟作物種植力度,引進美國紅提、烏克蘭大櫻桃、愛宕梨,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了產業化發展。常袋鄉組織各組黨員和種植戶進行觀摩學習的同時,還組織信用社的工作人員為發展大棚草莓農戶提供資金扶持。

在常袋鄉,像於少成這樣的種植大戶有300多家,這些農戶在相關部門政策、資金和信息的扶持下,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種植。已形成了葡萄、草莓、桃子、溫棚蔬菜等四大產業基地,年實現綜合效益830餘萬元,農民戶均增收2100多元。

常袋鄉常袋紅提採摘節勝利開幕
常袋紅提園區涉及半坡、武家灣小崔溝及麻屯鎮後樓村四個村。1999年引種美國紅提300畝,畝產紅提1500公斤,市價16元/公斤。由於經濟效益良好,吸引洛陽紅提生態園有限公司、孟津金田紅提觀光公司等10餘家龍頭企業進區發展,使園區面積擴大到1500畝,全鄉2500畝。2003年通過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被市科協授予十佳科普示範基地,2004年河南科技大學教學實習基地在該園區掛牌,2005年被省委組織部授予黨員遠程電化教育示範點

為了讓豐收的紅提葡萄賣出好價錢,該鄉組織的紅提葡萄採摘,讓廣大市民走進園區,一邊自己動手摘葡萄,一邊欣賞田園風光,還可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既為市民休閒娛樂提供了好去處,又為農民增收添了新辦法。

黨建工作

常袋鄉常袋鄉
為了進一步增強農村遠程教育培訓的效果,真正形成“幹部受教育,民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孟津縣常袋鄉緊緊圍繞“五個結合”,服務於新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遠程教育與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服務性。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是推動農村小康建設的關鍵。鄉黨委把遠程教育培訓這種新的形式、新的載體運用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與“黨員先進性教育”、“雙培雙帶”等活動有機結合,堅持“虛”功“實”做,進一步豐富和拓寬各項載體的內涵,通過強化遠程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各部門在遠程教育建設中的作用和職責,形成了上下聯動、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積極開展“利用遠教抓基地,抓好基地促經濟”宣傳活動,真正使遠程教育成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助推器”。

二、黨員教育與農民民眾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廣泛性。鄉黨委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這個教學平台,摸索支部引導黨員學、黨員帶領民眾學的有效途徑。一方面,突出黨員幹部學習教育這個重點,經常性地對廣大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政治理論、科技知識和致富本領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帶頭致富、帶領民眾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對農民民眾的專業技能培訓和農業適用技術、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在已建成的7個站點上,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共組織農村黨員幹部、民眾、入黨積極分子、村級後備幹部、科技示範戶等培訓40場次,受教育黨員幹部民眾達到1200多人(次)。

常袋鄉常袋鄉
三、“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針對性。在“規定動作”上,鄉黨委先後制定下發遠程教育實施方案和遠程教育培訓3年規劃等檔案,要求每個農村黨支部每月至少安排1-2次遠程教育,每次收看完遠程教育節目內容後,及時組織黨員幹部座談討論,並要求寫出心得體會,以加深理解和認識。同時,認真開展“黨員示範崗”、“黨員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先讓黨員帶頭收看,帶頭套用,並組織黨員示範戶和民眾結成幫帶對子和學習小組,指導民眾搞好教學知識的理解和套用,以點帶面,增強學習效果。

四、課堂教學與基地實踐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實效性。各遠程教育站點圍繞“發揮作用、注重實效”目的,創新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生產實踐中來,充分發揮近幾年全鄉建立的生態養殖示範基地、2000畝紅提種植基地、200頭奶牛養殖基地、1000畝大力櫻桃等基地的示範帶頭作用,邀請縣農業局、林業局專家和鄉專業技術人員、農村黨員能人、鄉土人才現場指導,現身說法,傳授經驗,將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黨員幹部民眾致富技術和本領,促進全鄉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全鄉組織黨員、致富帶頭人到示範基地培訓5場次,培訓黨員民眾200多人(次)。同時,各支部還利用遠程教育網路資源下載農產品市場、價格信息,定期向農民發布,指導農民按照市場規律發展生產,從而減少農民生產風險,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農民收入,真正達到了黨員幹部受教育、農民民眾得實惠的目的。

模範村莊

常袋鄉常平村街景
常平村位於常袋鄉東部,全村100餘戶,500餘人,耕地570畝,屬小浪底工程移民村

2001年移民搬遷至常袋鄉,因位於常平公路沿線而得名。村黨支部、村委會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經濟社會事業均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中心國小一棟,輻射東小凡、拐坪等村;建成村委會辦公樓一棟。村內主次幹道均實現硬化、綠化、亮化。2007年大力發展生豬養殖、200畝菸葉種植、100畝板藍根和大粒櫻桃種植,組織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餘元。規劃整治1860平方米休閒廣場1個、鋪設彩磚3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1200餘棵,沿村莊安裝鐵柵欄680餘米。新建村便民超市、標準化衛生室11間,安裝健身器材8件,粉刷牆壁6200平方,硬化村莊路口8處,新建沼氣池54座。規劃建設養殖小區1處,建成養豬大棚9個,存欄生豬1200餘頭。

招商引資

常袋鄉常袋鄉
加快小城鎮建設、打造服務型政府,使常袋鄉成為一片投資熱土。該鄉從外部引進資金3億多元,新上企業30多家,鄉稅收連續兩年實現翻番,被市委副書記李興太稱為“常袋現象”。

2002年以前,常袋鄉還是孟津縣經濟發展水平最差的鄉,鄉政府所在地基礎設施陳舊,沒有一條平整的道路,沒有一棟像樣的建築。2002年以來,鄉黨委、鄉政府抓住全市小城鎮建設機遇,投資1700萬元新建鎮區31項重點工程和100餘戶住宅工程,城鎮面貌一新。與此同時,又投資1150萬元,規劃建設了占地2000餘畝的工業園區。

該鄉以建成的小城鎮為載體,以工業園區為依託,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在剛開始的半年裡,不少客商對常袋的投資環境有顧慮。2002年下半年,當得知濟源一企業有意在洛陽城市附近選址建廠的訊息後,鄉主要領導先後10餘次登門洽談,誠心終於感動“上帝”——這家企業的老總下決心把企業搬到了常袋工業園區。

兩年多來,不少外地客商慕名前來建廠,有的還介紹其他企業到常袋投資興業。洛陽碩朋化工設備廠本來已在某地工業園區預付了投資定金,但後來得知常袋的投資環境好時,毅然把企業建在常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