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堡鄉

常堡鄉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北部,牤牛河南岸。鄉政府駐地距城區15公里。常堡鄉名源於駐地五常堡。

基本信息

常堡鄉

清代,1854年(清鹹豐四年)批准在此地放荒墾殖,建立了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5個甲社。這五個甲社取“三綱、五常”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始稱“五常堡”。1869年11月清同治八年十月,清廷派旗官協領駐防五常堡城。“築四方土垣,中立井字街,協領衙署居中”,但發展較慢,到1880年(清光緒六年)“戶不滿百,鋪店十餘家。”隸屬阿勒楚喀副都統統轄。清末,五常府於五常堡設定誠信鄉。中華民國時期,為五常縣第五區。東北淪陷後,始設五常堡聯合保,1937年8月設五常堡保,1940年1月改為常堡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定常堡鎮。1947年初,改為第七區(常堡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分設五常堡、豐產等3個鄉,常堡為中心鄉。1958年秋,將常堡、豐產兩個鄉合併,成立常堡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政社分開,改為常堡鄉。
常堡鄉轄境地勢南高北低,“八一”乾渠以南屬丘陵地帶,以北為平原,牤牛河從境內流過。全鄉總面積133.5平方公里,有耕地7.5萬畝,以種植玉米大豆水稻為主。鄉辦工業有農具廠、磚瓦廠、綜合廠、柳編廠等。全鄉共轄常堡、明星、中華、二十家子、二道崗、福興、周家崗、興利、二里、四道崗、南崗、盛興等12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79萬人,其中朝鮮族滿族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鄉政府駐地常堡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