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穴鸚哥

掘穴鸚哥

這種鸚鵡鳥體為棕橄欖綠色,頭部以及喉嚨帶有點綠色,胸部上方的兩側帶有白色的斑紋狀羽毛

基本信息

鸚鵡介紹

點擊查看大圖
【物種名稱】 掘穴鸚哥
【又 名】 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掘穴錐尾鸚鵡
【拉丁學名】 Cyanoliseus patagonus
【英文名稱】 Patagonian Conure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錐尾鸚鵡

體態特徵

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45到48公分(18到19吋)
亞種:目前有三種已知亞種為
1.Patagonian Conure(Cyanoliseus p.patagonus )
2.Andean Patagonian Conure(Cyanoliseus p.andinus)
3.Greater Patagonian Conure(Cyanoliseus. p.byroni )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棕橄欖綠色,頭部以及喉嚨帶有點綠色,胸部上方的兩側帶有白色的斑紋狀羽毛(因鳥而異,有些鳥並沒有白色斑紋);下腹部中央以及大腿為暗紅色;背部下方、尾巴上方的覆羽、尾巴內側覆羽、腹部兩側、大腿上方的區域為橄欖黃色;翅膀彎曲的部份以及翅膀的覆羽為橄欖色,主要覆羽以及翅膀外側的主要羽毛為藍色;眼睛外圍有著一圈很寬的白色的裸皮,鳥喙為黑色,虹膜黃白色。幼鳥的體色比較暗,且上鳥喙為灰白色,虹膜棕色,要等到12個月大以後羽色才能像成鳥般鮮豔。
棲息環境和習性: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主要棲息於各種型態的開闊鄉村地區,比較偏好靠近水源但刺叢生長的乾燥地區,以及水源附近仙人掌植物生長的乾燥地區。在繁殖季他們通常會組成8到40隻不等數量的群體,從前數量多的時候,也曾有過高達1000隻的龐大群體記錄。他們非常容易被發現,因為叫聲實在非常刺耳。平常相當活潑好動,總是喜歡在叢棘林間靈活的攀爬,個性並不會太內向,相當容易接近。但是在地面上覓食則比較小心翼翼,也比較不易被發現,因為他們的羽色提供了絕佳的掩蔽,通常會有一名哨兵鳥擔任警戒的任務,一但危險發生就會警告同伴,當受到驚嚇,會整群飛起並伴隨著巨大刺耳的鳴叫!他們通常會在清晨前往水源區飲水,然後前往覓食,在日正當中炎熱的時候就會休憩,等到中午最炎熱的時段過去,他們就會在下午繼續覓食,晚上則會回到棲息的地方過夜。夜晚會棲息於高聳的林木上或是在沙岩峭壁的洞中,偶爾也會在鄰近城市附近的電話纜線上,曾經也有被看見過在夜晚飛行的紀錄。他們也是季節性遷徙的鳥種,在寒冷的季節會往北飛,前往比較溫暖的氣候生活,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刺耳的鳴叫,很遠就可以聽的見。
食物:巴塔哥尼亞錐尾鸚鵡主要以種子(尤其偏好薊和野生南瓜屬植物的種子)、漿果、堅果、水果、植被等為食。常常會造訪農耕區覓食,被當作害鳥射殺。
【地理分布】 棲息地:阿根廷、烏拉圭、智利、南美洲的南部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