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皇寺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縣城西南7.2公里崇皇鄉政府駐地處。崇皇寺系歷史名地。秦時,為涇河渡口之一,建有官舍。相傳漢文帝誕生此地。該縣十建築有西漢渭橋宮、唐龍躍宮、昭慧院塔、崇皇寺塔、縣城雙塔、鐘鼓樓等。除昭慧院塔獨存外,其它均已廢毀。

基本信息

崇皇寺

崇皇寺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縣城西南7.2公里崇皇鄉政府駐地處。秦、漢時官邸,唐初置佛寺。相傳薄後誕漢文帝於此。又傳唐明皇兩幸於此,故又名重皇寺。宋太宗敕賜名崇皇寺,有瑞樓雲塔。明嘉靖二十二年(1553),該寺所立“臨濟宗派碑”記載,地基南北二十六丈,東西十九丈,內地二十畝。清同治年間(1862—1874)回民起義時廢毀。建國後,出土有秦石制殘像。

崇皇寺遺址 [崇皇鄉程家村‘唐一明‘縣文物保護單位]寺建於唐代,明代重修。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採集有唐舞女俑、素麵條磚、外素麵內布紋板瓦殘片等。存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修崇皇寺碑”方首,座佚,高2.08米,寬0.74米,厚0 17米。碑文楷書,記載崇皇寺興衰沿革,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呂楠撰文。(參見《高陵縣誌》)

崇皇寺鎮

崇皇寺(自然鎮) 位於縣城西南7.2公里的奉正塬南麓。高茹公路從鎮中穿越。

崇皇寺系歷史名地。秦時,為涇河渡口之一,建有官舍。相傳漢文帝誕生此地。詩云:“崇皇古寺昔年留,地勢靈龜載瑞樓。左邊青龍高數丈,右邊白虎如鬥牛。朱雀楹門立岸口,後邊玄武靠山丘。翠柏林中生太子,金鑾殿上轄諸侯”。唐宋時佛事盛行。又傳唐明皇兩幸於此。清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義時被毀。後寺旁鄉民捐款重修焚毀的寺廟,使沿襲千年的廟會得以恢復。

建國後,1953年,縣政府在此地立集,並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辦物資交流大會。自此,農曆每旬一、六為市集日。從1954年起,建有崇皇糧站、高陵三中、棉絨加工廠、獸醫站、地段醫院、稅務所、工商所、信用社、收購站、藥店、農行營業所、公安派出所、農機修造廠、麵粉廠、榨油廠、農技站、拖拉機站等個體、集體工商企業近60家。80年代,東西街道沿高菇公路向北發展與東西縣乾6號公路相接。街道兩旁植有法桐、刺槐、泡桐等行道樹。街寬18米,長約900米,瀝青路面。集鎮內農戶、居民多用自備水井。機關學校等單位飲用自來水。排水依街道地形,由路兩側陽溝自然排放到鎮南排水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