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閣寺

山西金閣寺

金閣寺位於山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頂的寺廟建築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海拔1900米,距台懷鎮約15公里。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金閣寺與中國密宗的傳播和密宗創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師有極密切的關係。

基本信息

簡介

山西金閣寺山西金閣寺

處於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閣嶺上,距台懷鎮15公里。除五座台頂的寺廟建築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
寺院始建於唐代宗年間,是由印度來華的三藏法師不空主持修建的。該寺銅鑄為瓦,瓦上塗金,整個寺廟金光燦爛,又因這裡是不空法師開講密宗的道場,所以在國內外均有較高的聲譽。

金閣寺現存的寺廟建築及塑像均為民國復修,共有殿堂160多間。寺院布局為兩處大院,前院的一座二層樓閣內供著一座觀音菩薩像,高達17米多,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塑像。殿閣內左右後柱下兩個1米高的石柱礎,為圓形中間束腰上下卷蓮瓣形,是唐代遺物。 大雄寶殿是後院的主體建築,內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佛像。

歷史

719年隨金剛智來中國傳法。724年,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此後18年,學律儀和唐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語。

741年,奉唐朝廷之命,率弟子含光等僧俗37人,護送國書往獅子國。受獅子國王屍國迷伽殊禮接待,被置於佛牙寺。不空運依止普阿闍梨,請求開壇重受灌頂。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恐同時入壇受學密法,前後三年。他並廣事搜求密藏和各種經論,獲得陀羅尼教《金剛頂瑜珈經》等80部,大小乘經論20部,總計1200卷。後不空回中國,746年回到長安。先住鴻臚寺,鏇奉詔入宮,建立曼荼羅,為皇帝灌頂,並從事譯經事業和開壇灌頂傳揚密法。不空生歷玄宗、肅宗、代宗三代,極受朝廷的尊重和禮優。唐代宗稱讚不空為“我之宗師,人之舟楫。”

大曆九年(774年),不空圓寂。唐代宗特頒 《追贈不空和尚詔》 ,追贈不空為“開府議同三司,仍封肅國公,贈司空,謚曰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和尚”。不空的譯著極其豐富,其主要者可分為顯數、雜密、金剛界、大樂、雜撰5大類,共77部,120餘卷。為密宗在唐代的一時興盛作出了重大貢獻。五台山的金閣寺就是由不空三藏創建的中國最早的密教中心。

詳細資訊

山西金閣寺山西金閣寺

龍泉寺對面的高山公路盤升,經過九拐十八回,翻上山嶺的隘口,然後向西平穿大山樑,就可望到位於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閣寺。除五座台頂的寺廟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海拔一千九百多米,距台懷鎮約十五公里。由於山高勢雄,在雲霧繚繞中時隱時現,恰如瓊樓玉宇。
八世紀上半葉唐開元年間,禪僧道義行腳至五台山,歇腳此處,忽見狂風大作,道義便跪地禮佛誦經。不一會兒,有小童奉師父之命延請道義去喝茶。道義隨童子跨過一座金橋,來到一個金光碧玉的大寺里。進入僧舍,見有一位銀須皓髮的長老坐在金繩床上。長老以茶招待,道義品茗,頓覺清香醇厚,非同世味。茶罷,長老讓童子帶領道義參觀寺廟各處,道義看得如醉如痴。忽然,童子、長老和眼前的寺院不見了,只見大風止息,晴空萬里。道義方悟是文殊菩薩顯聖,連忙把剛看到的金碧殿宇描繪下來,獻給皇上。唐大曆五年(七七O年),皇帝詔令從印度遠道而來的三藏法師不空,按道義所留下的圖紙在此建寺一所。因寺宇殿頂全鋪鎦金銅瓦,故取名為金閣寺。
不空是中國佛教密宗開創者之一,不空深受唐朝皇帝禮遇。修金閣寺時,不空派其弟子含光親自主持,參照印度著名寺院那爛陀寺設計的。為支持金閣寺的修建,唐代宗詔令全國十節度使慷慨布施,宰相王縉也支持化緣僧分赴全國募資。含光用了四年時間,修寺耗資“計錢巨億萬”,建成了這舉世聞名的金閣寺。據〈資治通鑑〉記載,當時金閣寺富麗堂皇,規模宏大,寺中的金閣分上、中、下三層,高百餘尺,雕樑畫棟,直入雲天,殿頂“鑄銅塗金為瓦”,“照耀山谷”,為世所罕見。

千手觀音銅像

現存金閣寺的建築和塑像,是經明、清、民國復修和添補後的形式。寺院占地面積為兩萬一千多平方米,計有殿堂樓閣一百六十多間,布局為兩進大院,一進四重坐北向南的殿閣。金閣寺各殿中塑像共一千多尊,是五台山佛像最多的寺院。
第一進大院的主殿為觀音殿。殿內供著高十七點七米的千手觀音銅像,是五台山最大的聖像。這尊銅像內為銅鑄,外敷一層薄泥,再貼金膜,製作手法奇特獨到。千手觀音身旁是一男一女兩尊脅侍像,但不是常見的善財和龍女,而是觀音的父母,妙莊王的太子。觀音信仰在中國興起後,民間觀音漸漸女性化。元代書畫家趙子昂夫人管仲姬篤信佛教,善於繪畫,曾刊刻了一本〈觀世音菩薩傳略〉,述說觀音大士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自幼出家。顯然,金閣寺的造像設定,採用了〈觀世音菩薩傳略〉的說法。把生身父母放在兩脅,似乎不合儀軌人情,其用意或許在於提醒世人:修道成佛固然榮耀,但父母之恩還是要時刻銘記呀。

南禪寺

南禪寺在山西省五台縣陽白鄉李家莊村,距五台山台懷鎮180千米。

南禪寺,始建年代不詳。據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補修南禪寺碑記》雲,南禪寺原由郭家、李家莊二村為至五台山弘傳南宗禪的僧人駐錫所建,故名南禪寺。現存大佛殿內橫樑題記云:“因舊名,時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寺僧法顯等鼎新寺宇,彩塑了“華嚴三聖”。寺名仍舊,但禪寺變成了華嚴道場。以其地處偏僻,距五台山佛教中心區較遠,又是一座不見“志書”的小廟,因此避免了“會昌發難”這一滅佛之災而倖存下來。南禪寺又經五代戰亂,但宋、金、元、明沒廢修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兩村糾首郭旺、姚文祿等15人和住持照宓等6僧合力鼎新寺宇,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時,住持木玖、惟懷師徒和村民一起集資,又修復了寺宇。解放後的1961年,國務院將南禪寺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國家又撥款將大佛殿照原樣進行了落架大修。
南禪寺坐北向南,由兩座小院組成,占地4158平方米。東院有僧舍18間,西院有殿堂12間,西院布局齊整,主次分明,山門3間為觀音殿,東殿3間為菩薩殿,西殿3間為龍王殿,均系明清建築。

山西金閣寺山西金閣寺

大佛殿為南禪地主體建築。面闊3間,寬深見方,均為11米。座基方整寬廣,幾乎占了整個院落的一半,大大突出了大殿的主體地位。殿為單檐歇山頂,梁架舉折相當平緩,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屋頂最平緩的一座。出檐深遠翼展,剛健輕巧。殿正中間開門,兩盡間設直欞窗,樸實無華。殿周圍由12根大柱支撐,柱體粗壯結實,柱頭使用斗拱,無補間鋪作。斗拱用材碩大,拱頭券剎都為五瓣,每瓣都向內約3厘米,為我國木構建築中的孤例。殿內平樑上不施矮柱,僅用兩根叉手承托脊 ,十分簡潔有力,保持了漢唐之際固有的建築特點。整個大殿建築堅實、質樸、蒼古、秀雅,反映了唐代的建築風格。
大佛殿內保存有精美的唐代雕塑。殿內磚砌壇長8.4,寬6.3米,高0.7米,四周壺門和迭 上,嵌有70幅唐代磚雕,雕刻著人物、動物、花草。佛壇上,有本尊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及釋迦二弟子迦葉、阿難等大小唐代彩塑17尊。這些彩塑主次分明,尊卑有別,動靜結合,生氣盎然;塑像軀體豐腴,比例適度,面目豐潤,形態逼真,服飾簡潔,衣紋流暢,手法簡練,色調明快;同敦煌莫高窟唐塑如出一轍,為唐代藝術的典範,也是五台山最古老最精美的雕塑,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在大佛殿中,還有一座唐代石塔,塔基為四角在三層束腰須彌座。層層塔檐都雕出斗拱、出檐和筒瓦。塔剎由7重相輪和寶珠構成。塔質為青石,通高51厘米,是一座四角五層樓閣式的石塔。它設計新穎,結構奇巧,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具有北魏石塔的遺風,可與崇福寺千佛石塔媲美,是唐代樓閣式佛塔中的精品,也是金剛寶座塔的雛形。

古佛寺

古佛寺,位於五台山金崗庫蛤蟆石村,距台懷鎮22。5千米,是五台山東大門的一座古剎,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佛寺為普濟和尚募修的寺院。據《五台山縣誌》載:古佛寺始建於民國年間,寺宇坐東朝西,占地5590平方米,為傳統中軸線式的布置格局。現存殿宇24間,房74間,洞9眼、石牌坊一座,鐘鼓樓各1座。寺前青石牌樓,四柱五樓,面寬11米,高7米,中高旁低,造形別致,坊心雕二龍戲珠,佛教人物,葡萄瑞像等圖案,整體構圖簡潔,線條蒼勁有力,極為傳神。柱子前後花板內雕有陰文對聯,坊上刻有“民國十一年桂月立”等字樣。牌宏偉粗獷,設計新穎。
寺內中軸線上由東至西有天王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僧舍、客堂及五觀堂分列兩側。天王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殿內供奉彌勒佛,韋馱菩薩及四大天王像。觀音殿面寬18間,進深9.6米,單檐歇山頂,殿內正中供奉觀音菩薩,左右兩側分別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塑像神色動人,做工嫻熟。大雄寶殿又稱轉角殿,是該寺的主體建築,面寬17。4米,進深9。4米,單檐歇山頂,殿內正中為三世佛,兩壁為十八羅漢,牆上彩畫500羅漢。大雄寶殿後是面寬9間的後高殿,殿分上下兩層,單檐歇山頂,上房下洞,上有欄桿,頂上覆蓋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十分醒目。
另外,在寺院的北面還有1998年新建的千佛塔一座,塔為八角七層,內供大佛7尊,小佛千餘,故名千佛塔。該塔造形秀麗,結構新穎獨特,做工考究,也是難得的一個景觀。
古佛寺,背靠青山,面臨清水河,四周草木蓊鬱,置身於這樣一個幽靜典雅的環境,更能體會到大自然的奇妙與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洪福寺

山西金閣寺山西金閣寺

洪福寺坐落於五台山西南的定襄縣宏道鎮北社東,公元2000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背靠龍鳳山,面臨滹沱河,風景秀麗,環境幽雅。它創建於年代不詳,但據金天會十年(1132)經幢載,在宋、金時期,它與五台山真容院,大華嚴寺已往來密切。元代時為五台山壽寧寺之下院。清初寺宇規模最巨,香火相當旺盛。民國年間,為五台山南大門附近極具影響的寺廟。
整座寺院坐北朝南,建於7米高的土台上,四周置高堡,周400米。寺內殿宇,高大宏偉,裝飾華麗。除正殿外,大多為清代遺物。正殿面闊5間,七檀六椽,懸山頂。檐內正面置一束腰須彌座,高大寬闊,面積約400餘平方米。正間與次間門窗設六抹頭隔扇,梢間為直欞窗,窗欞斷面為方形,余為磚牆。屋頂為通板灰瓦,脊飾琉璃鴟吻。大殿左右各設配殿5間,東配殿為清道光七年重修,內塑地藏菩薩;西配殿經後人重修改造為僧舍和庫房。
洪福寺大殿內的宋代彩塑是該寺的典型代表,也是五台山地區寺廟彩塑的瑰寶。正殿佛壇上現存9尊宋代彩塑,極富現實感,生動感,不愧為世間少有的佳品。

華嚴寺

山西金閣寺山西金閣寺

大同市西南隅的華嚴寺是中國佛教華嚴的重要寺院之一,且以遼、金建築和遼代彩塑著稱,被譽為遼金藝術博物館。
華嚴宗的開創者法藏深受唐廷武則天的禮遇。唐中宗時,特為法藏修建了五座大華嚴寺,據說大同華嚴寺即是其中之一。到“會昌法難”,大同華嚴寺也從此不見蹤影。直到遼代,由於皇室提倡,華嚴宗有所復興,現存的華嚴寺正是在這時又建立起來的。後來寺院部分建築毀於兵燹,金代作了修整;明代對華嚴寺大加重修,並將之分為上寺和下寺兩個部分,各開山門,自成格局;清初華嚴寺又遭損壞,幾經修復,始有今日規模,但範圍卻比遼代時小多了。儘管如此,寺院內還是保存了一些遼、金代文物,彌足珍貴。
今天的華嚴寺,仍分為上華嚴寺和下華嚴寺兩個部分,簡稱上寺和下寺。上寺在下寺的西北角,下寺與上寺緊密相連。上寺布局嚴謹,井然有序,以金代所建的大雄寶殿為主,分前後兩院,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前殿、大雄寶殿,兩側是祖師堂、禪堂和雲水樓。下寺布局較自由,建築風格較活潑,以遼代所建薄伽教藏殿為中心,保存著較多的文物,如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和天宮樓閣等,這些塑像建築各具特色,歷史、藝術價值都很高。磚雕二門以東還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門,別為一院。華嚴寺的主殿與一般坐南朝北的寺院不一樣,主殿都面向東方。這與遼代統治者契丹族人信鬼拜神,以東方為上的信仰和居住習慣有關。
諸天神威

山西金閣寺山西金閣寺

大雄寶殿是上寺的主要建築,為金代遺物,距今九百年的歷史。大殿建在一個長三十多米、寬近二十米、高四米多的月台上,台前石階盡頭置清式四柱三門牌坊一座,左右是明代增建的六角形鍾、鼓亭。大殿面積近一千六百平方米,是中國現存遼金時期木結構建築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檐廡殿頂,檐頂舉折平緩,正脊兩端的只鴟吻高達四點五米,又八塊琉璃件組成,北端的鴟吻系金代原物,雖經歷千載風雨,至今仍光澤燦然。大殿出檐寬,斗拱面大,形制古樸,其造型比例為典型的遼金建築風格。為擴展大殿內空間,便於布列佛像和進行佛事活動,採用了減柱結構,殿內前部共減柱二十二根。大殿的大梁跨度為十二米,屋瓦長八十厘米,重二十七公斤,在中國古建築的同類構建中,其大梁、屋瓦、鴟吻分別在跨度、長度和重量、高度上列居第一。
殿內四壁的壁畫為清光緒年間大同民間畫工董安所繪,畫面高達六點四米,總面積達八百八十多平方米。其內容為釋迦牟尼傳記、七地九會說法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羅漢圖及千手千眼觀音等。圖畫採用山石、雲樹、樓閣隔聯的傳統手法,設色以石青、石綠為主,附以瀝粉貼金,色彩極為鮮艷。一座殿堂有如此鴻篇巨製,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實為國內所罕見。頂部有天花板彩畫,共九百七十三塊,大部分為清代製作,所繪龍鳳、花卉、梵文等圖案也頗具特色。殿內中央的佛壇蓮坐上端坐著五尊遍體金身的大佛,即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佛像面相扁平、上寬下窄,與藏傳佛教造像相似。五佛髮髻上系有桃狀寶珠,佛座為略長之仰蓮式,背光則裝飾繁複,是典型的明塑風格。
在五佛兩側的磚台上,侍立著二十諸天,也是明代作品。這些諸天或披堅執銳,或寬袖長袍或怒髮衝冠,或神態悠閒,乃取材於現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據說,諸天或者曾經作惡多端,或者做過外道首領,聽聞了釋迦牟尼說法之後,都幡然醒悟,棄惡從善,後來成了佛門護法神。其名稱是:大梵天國、帝釋天、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金剛密跡、摩醯首羅、教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韋陀天、堅定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宮天子、月宮天子、娑竭龍王、閻摩羅王。有趣的是,這些天神們的身軀都向前傾斜十五度左右,不知是向釋尊表示恭敬呢,還是威嚇作惡之人,反正是別出心裁,在別的寺院極為少見。
大殿內還保存了一座木雕乾樓模型,高二點五米,是清代一位木匠模仿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樓而作。按八卦方位,西北為乾,故名乾樓。樓為八角形,球威鎮八方之意,又名鎮樓。“鎮樓秋爽”為大同八景之一,每到秋高氣爽的重陽時節,人們都要登鎮樓遠眺。原樓在清時已毀,此模型則成為研究明代大同城樓結構的重要資料。
壁藏絕珍

下寺的薄伽教藏興建於遼重熙七年(一O三八年),是珍貴的遼代建築遺蹟。薄伽是梵文的音譯,意為世尊,即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十種尊號之一。教藏指的是經典。顧名思義,薄伽教藏就是存放佛經的地方。薄伽教藏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式,正脊兩端聳立著高三米的琉璃鴟吻,增加了殿宇的雄偉氣魄。屋頂坡度平滑,出檐深遠,檐柱升起顯著。殿內外斗拱有八種,每個檐柱頭作雙抄結構嚴謹,比例得當。整個建築繼承了唐代簡樸、深厚、雄壯的風格,是中國遼代殿堂建築的優秀遺構。殿內設平棋和斗八藻井,華彩精麗,皆為遼代舊物。
殿內的氣氛與上寺大殿迥異。上寺大殿色彩鮮艷,金碧輝煌,薄伽教藏則深沉冷肅,古色古香。殿內的佛壇上供奉著遼塑三十一尊,中間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兩側的弟子、菩薩和供養童子分為三組,坐列相間,井然有序。中央的釋迦牟尼像神情莊重,端坐蓮台,蓮瓣上有瀝粉貼金佛像,風格秀逸。四大菩薩嫻靜端莊,慈容微露。那一尊含笑露齒、雙手合十的脅侍菩薩嫵媚輕盈,娩麗動人,分明是人間溫柔美好的少女。四角的金剛則甲冑在身,威武凜然,守衛著這些美好的事物……
殿內依牆排列著重樓式壁藏三十八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佛龕,外設勾欄,上覆屋頂,屋頂為歇山式,脊獸、鴟吻齊全。勾欄的束腰華板雕有鏤空的幾何形圖案三十七種,玲瓏剔透、獨具匠心,無一雷同,是國內罕見的遼代小木作。下層為束腰須彌座,上置經櫥,內藏佛經一千七百多函,一萬八千餘冊,其中有明代佛經和清代龍藏。壁藏斗拱共十七種之多,形制複雜,是目前所知遼代斗拱中最複雜的一種。壁藏至後窗處,又因地制宜架設天宮樓閣五間,兩側的拱橋與左右壁藏上部連線,渾然一體。整個壁藏又以當心間的前門和後窗為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原分貯南藏與北藏,形出各異。這是中國現存惟一的規模宏大的遼代壁藏,純為木構建築,設計嚴謹,雕刻精絕,玲瓏剔透,別具一格。它不僅是優秀的藝術品,而且對研究遼金建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被建築家們稱為海內孤品
“散步入招提,茸茸碧草齊。初春寒未減,舊跡踢成泥。河抱龍沙曲,山街雉堞低。梵聲聽未幾,殘陽下林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