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茉莉芹

山茉莉芹

山茉莉芹傘形科植物,矮小、簇生草本,生長在山坡路旁雜草地,海拔2000—4000米。屬於芹亞科,傘科形,山茉莉芹屬,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雙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山茉莉芹

山茉莉芹山茉莉芹

種拉丁名:OreomyrrhisinvolucrataHayata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屬拉丁名:Oreomyrrhis

國內分布:特產我國台灣。生長在山坡路旁雜草地,海拔2000—4000米。模標本采自台灣阿里山。

海拔:2000-4000

命名來源:[JournaloftheCollegeofScience,ImperialUniveristyofTokyo30(1):128-1291911]

中國植物志:55(1):094

族中文名:美味芹族

山茉莉芹山茉莉芹

族拉丁名:Smyrnieae

亞科中文名:芹亞科

亞科拉丁名:AP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矮小、簇生草本。根紡錘形,細長,直徑約5毫米。莖不發達。基生葉多數,葉柄長2—6厘米,基部有透明的膜質葉鞘。葉片輪廓卵形或長圓形,長1.5—3.5厘米,寬1—2厘米,1—2回羽狀複葉,羽片2—3對;下部的羽片有短柄,柄長2—6毫米,羽片倒卵圓形,長5—10毫米,寬4—8毫米,3深裂,側面裂片全緣或頂端2—3裂,中間裂片3裂至羽狀半裂,兩面被柔毛稀少無毛。傘形花序梗4—8,長5—12厘米,較葉柄為長,被白色而向下反折的柔毛,花序單生於頂端,有花4—20朵,總苞片4—7,基部稍連合,長於傘形花序,呈線形,倒披針形以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2厘米,中部以上寬2—10毫米,下部較窄,頂端不分裂至1—3深裂,中間的小裂片有時在頂端有3淺裂,有柔毛;花小,無萼齒;花瓣白色,長圓形,長1.2—1.5毫米,寬約1毫米,全緣,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光滑或背面疏生柔毛;花絲短於花瓣,花葯卵圓形,花柱基近圓錐形,與花柱等長或稍短。果實長圓形至線形,長3—4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漸尖,側面略扁,紫黑色,主棱鈍而明顯;心皮柄2裂,果柄長2—5毫米,被白色柔毛,分生果橫剖面近五角形,每棱槽油管1;胚乳腹面微凹。果期10—11月。

地理分布

特產我國台灣。生長在山坡路旁雜草地,海拔2000—40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