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是一所以建築土木類專業為特色,併兼有文、管等學科專業門類省屬高等院校。 山東建築大學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學校座落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臨港開發區。學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是首批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單位之一。 截至2013年12月底,學校有新校區、和平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500餘畝,校舍面積7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億元。學校設有16個學院,擁有57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997人,其中專任教師132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66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314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5萬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山東建築大學(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科為主,以土木建築為特色,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省部共建高校,是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東省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綠色建築技術及其理論”博士人才培養高校、山東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首批立項建設單位、教育部卓越計畫高校。
學校位於濟南市臨港開發區,占地面積2000餘畝,校舍面積64餘萬平方米。目前,學校設有17個學院(部)和2個研究(設計)院,58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餘萬人。學校擁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鄉土文化遺產保護重點科研基地,1個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16個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紙質藏書181.2738萬冊,電子圖書15324GB,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552億元。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1948人,其中專任教師1362人,高級崗位人員870人,博士生指導教師30人,在崗碩士生導師510人。擁有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新世紀人才工程人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2人,泰山學者優勢學科人才團隊領軍人才1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8人(其中全職“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人,山東省級教學名師13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3人。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6個土木建築類專業通過國家專業評估。學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實施高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級。學校近五年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9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3.5億餘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0餘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教育部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200餘篇,被SCI、EI、ISTP檢索收錄1251篇,出版專著教材388部,獲得國家專利559項。擁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2個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山東建築大學學報》獲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學校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自學校深入實施《服務山東建設事業行動方案》以來,與地方政府、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定50餘項,有400餘項成果實現技術轉化和產業推廣,主持或參與制定了40餘部國家與省相關行業規範標準。承擔濟南市長清大學科技園、奧體中心、園博園等40餘項大型工程的項目管理,參與完成世博會山東館、全運會腳踏車館、中國足球籃球學院等項目的規劃設計。學校榮獲“山東省企校合作先進單位”稱號。

歷史前沿

1956--1966年

1956年,原國家城市建設部在在濟南市成立濟南城市建設工程學校,設工業與民用建築、房屋衛生設備兩個專業,學制三年,在校生規模1500人。這是山東建築大學的起源。
1958年初,交由山東省城市建設局領導,改名為濟南建築工程學校。同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成為文革前山東的13個本科院校之一,由山東省政府管理,改名為山東建築學院,計畫在校生規模2000人。
1959、1960年相繼建立了建築學、城市規劃、供熱通風、矽酸鹽、給排水等五個專業,在校生1077人,教職工207人。
1960年冬,調整專業,將城市規劃和供熱通風專業撤改為建築學和工民建專業,學院規模壓縮至601人。
1962年,我省國民經濟繼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山東省委和省人委決定停辦一批中等專業學校和新建高等院校,其中山東建築學院在列。
1963年9月30日,山東建築學院正式撤消停辦。
1963年10月1日,更名為山東濟南建築工程學校。
1965年,山東濟南建築工程學校與山東省建設廳半工半讀中等技術學校,統稱為“山東省建築學校”。
1966年6月,“文革”開始,學校教學工作無法正常進行,中斷招生五年。

1978--1999年

1978年4月,粉碎“四人幫”後,教育部批准山東省建築學校改建為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學院規模在校生人數1300人,同年省計委批准增建建築面積37000平方米。
1982年,國務院批准我院為首批工學學士授權單位。
1996年11月,進入全國“百校聯網”先進行列。
1997年12月,省委、省政府任命綦敦祥同志為院黨委書記,任命邢世滿同志為院長。邵長卿同志不再擔任院黨委書記職務,韓福元同志不再擔任院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資格。
1998年10月18日,山東省機械工業學校併入山東建築工程學院。
1998年12月,經山東省教委專業評置評議委員會考察評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環境工程(本科)、工程管理(專科)、英語(專科)、會計學(專科)、金屬材料工程(專科)6個新專業獲準招生。
1999年5月9日,我院數千名師生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強烈抗議北約野蠻襲擊我駐南使館。

2000--2008年

2001年3月,省政府《關於山東省地質學校、山東省建築工程學校併入山東建築工程學院的批覆》(魯政發【2001】20號)精神,山東省地質學校山東省建築工程學校併入我院。山東省地質學校與山東建築工程學院校本部合併,山東省建築工程學校改為山東建築工程學院濟王校區。
2002年9月15日,新校區建設大會舉行。
2003年4月15日,原青島建築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薛允洲同志任山東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綦敦祥同志不再擔任山東建築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003年12月,王崇傑同志擔任山東建築工程學院院長,邢世滿同志不再擔任山東建築工程學院院長職務。
2005年12月29日,山東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山東建築大學。標誌著山東建築大學迎來了新的發展。
2006年,山東建築大學五十年華誕。
2007年山東建築大學承辦2007年山東省教育技術裝備協會實驗室與技術物資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會。
12月26日晚“映雪求知”大學生學術科技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500人報告廳隆重舉行。
5月26日,山東建築大學商學院承辦的2007“齊魯建築與地產高峰論壇”在山東建築大學500人報告廳舉行。
山東建築大學在2007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中取得佳績。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獲2007年全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建設立項。
10月山東建築大學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

山東建築大學2008年狠抓內涵建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
3月15日,山東建築大學2008屆畢業生土建及相關專業類就業市場成功舉行。
5月18日,山東建築大學成功舉辦2008年濟南裝飾工程行業人才供需見面會。
2008年下半年逸夫樓啟用,學校又一座教學主樓建成。
12月6日山東建築大學2009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成功舉行。
12月28日山東建築大學成人教育五十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2009年

1月5日,中國鋼結構協會防火與防腐分會、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分會結構抗火專業委員會、同濟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定於2009年10月29日-30日在濟南市召開第五屆全國鋼結構防火及防腐技術研討會暨第三屆全國結構抗火學術交流會,大會秘書處設在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1月9日下午,在山東建築大學圖書館會議室隆重舉行了力諾瑞特與山東建築大學共建工程技術中心暨定向培養太陽能建築工程碩士協定簽字儀式。雙方將共同打造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實驗室,並計畫培養國內第一個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碩士班。
1月14日,山東建築大學在山東信科亞衛通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實習教學和學生就業創業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2月2日,山東建築大學外國語學院四名英語專業學生飛往美國肯塔基州列剋星敦肯塔基大學bctc參加赴美國際交流培養項目,這是繼首批赴德之後的又一項成功運行的國際交流培養項目。
2月25日,民盟山東省委在全省表彰了123個民盟先進基層組織,我校民盟支部榮獲民盟山東省先進基層組織,同時,材料學院李靜博士、土木學院席豐教授、環境學院譚鳳訓教授還被評為民盟山東省優秀盟員。
2月25日,山東建築大學被濟南市知識產權局評為“智慧財產權先進單位”,成為駐濟高校中獲此殊榮的四所高校之一,這是山東建築大學連續3年獲此殊榮。
3月3日,位於經一路357號老別墅順利整體平移到山東建築大學。該老別墅是濟南商埠地區晚期的重要的近代建築之一,對研究濟南近代城市建設有極高的價值。
2009年年末由刁乃仁、方肇洪、於明志和曲雲霞等四位教授參與完成、校長王崇傑教授主持的“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在建築中利用的關鍵技術開發與套用”項目,榮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是繼2002年後,我校第二次獲得國家級科研獎勵。
“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在建築中利用的關鍵技術開發與套用”項目針對建築供熱空調系統常規能源消耗高、用能污染嚴重等現狀,著重研發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開創建築供熱空調節能減排新途徑。本項目創造性的研發了新型太陽能真空管集熱和滲透型空氣集熱技術與裝置;攻克了地源熱泵地熱換熱器傳熱分析及其設計的國際技術難題;研發了深層岩土熱物性的測試方法和測試儀;發明了高性能回填材料;將太陽能與淺層地熱能及常規能源高效結合,形成了適合各類建築使用的供熱空調技術體系,為開拓引領太陽能與淺層地熱能套用技術產業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跨學院、跨學科整合力量,成功實施校企協作聯合攻關,為我校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了優秀範例。本項目研究團隊開展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利用技術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以王崇傑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課題組在山東省壽光市建設了省第一棟太陽能採暖農村國小,進行了被動式太陽房理論、技術與套用的系統研究。2005年與加拿大國際可持續發展中心合作,建成了國內第一座太陽能綜合利用學生公寓。方肇洪、刁乃仁教授帶領的課題組著重研究地源熱泵系統理論及技術集成。2000年成立了山東建築大學地源熱泵研究所。2001年建成了我國第一批地源熱泵示範工程。深入研究了淺層地熱能最佳化設計方法及其強化傳熱技術。形成系統的低品位熱能利用技術體系。通過系統的技術集成和實驗研究基地,為我省乃至全國太陽能與淺層地熱能高效利用作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對我省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利用產業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與指導作用。
本研究團隊依託山東省重點學科“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學科”、山東省“建築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建築節能與新能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學、研、產結合。為建築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提供技術支持,輻射和帶動全省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套用,形成建築與暖通空調領域新的經濟成長點的變遷和近代建築的發展軌跡都有著標誌性的作用。這次平移這也創下了國內建築整體遷移最遠記錄。國內四所特色建築院校對比2009年12月13日山東建築大學2010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成功舉行,參展單位306家,提供崗位數7000多個
2009年山東建築大學在第十一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競賽中取得了世博特等獎一項,一等獎一項,國家三等獎三項的優異成績。

2012年 

省委決定王崇傑同志任山東建築大學黨委書記、靳奉祥同志任山東建築大學校長。入選首批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建設重點高校4月,山東建築大學張鑫教授科研團隊主持研究的“建築移位改造工程新技術及套用”獲2012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3年

建築學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六個專業,自2013年起在山東省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一批招生。2014年新增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文理兼收)、風景園林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等四個專業在山東省納入本科一批招生。至此,學校共有十個專業實現山東省本科一批招生。同年10月,學校獲批建築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5年張鑫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學校在內蒙古招生的20個專業全部列入本科一批。2016年4月1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建山東建築大學

學校特色

學校的道路命名,是集思廣義之後確定的,每條道路都蘊含著與校園文化密切相關的寓意,主要道路含義如下
明德路:源自《易晉象傳》:“君子以自昭明德。”意思是:君子以自身的高尚來彰顯美德。取名“明德路”,是教育學生應該具有美好的德行。
厚德路:源自《易.坤.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大地博大寬厚,它負載萬物,人應該效法大地的“容”德,培養一種寬厚的德性,包容的精神。
順德路:源自《易.升.象傳》:“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意思是:事物的發展,實力的積累都有一個過程,作為君子要順應事物發展的固有規律,不欲速成,不應冒進,否則就會犯拔苗助長的錯誤。取名“順德路”,是教育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要懂得“泰山不拒涓埃方能成其高,大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深”。
文德路:源自《詩經.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意思是:朝廷之臣,執行文王之德。文王之德即指上古做人治國的原則,可以理解為傳統美德。取名“文德路”,是提醒莘莘學子,應該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
思學路:源自《論語.為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唯讀書而不學思考,就容易陷入迷惑,只思考而不讀書學習,沒有廣博的知識為基礎,也會近於危險。取名“思學路”,是鼓勵學生學習既要廣泛掌握知識,同時也要善於思考問題。
善學路:源於《荀子.勸學》:“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意思是:射出一百支箭,有一支沒有射中,就不叫善於射箭;走出了一千里路,只有半步沒有到達,就不能叫善於駕車;事理不通達,仁義不能始終堅持如一,就不叫善於學習。取名“善學路”,是提醒學生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善於學習,勤於鑽研,精益求精。
博學路:源自《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廣泛的學習而且能夠堅守自己的志向,多問自己關切的問題而且思考當前的事情,所謂仁,就在其中。
篤學路:源自《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幫不居。”意思是:一個人應該有堅定的信仰和好學的精神,應該用生命去捍衛那些完善的治國做人的原則,不要進入政局危急國家,不要居住在綱紀紊亂的國家。取名“篤學路”,是要求學生具備好學的精神,更要具備堅定的信仰。
敏學路:源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思想敏捷而且愛好學習,不認為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是一種恥辱,所以給他一個“文”的稱號。
雪松路:道路兩旁或附近植被主要為雪松。
環山路:與實際位置特點相符合。名副其實,特別是簡單、樸實、上口。
求索路:源自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兩名是《離騷》中的名句,表現了詩人不屈不撓、孜孜以求追求趔的精神,並成為兩千年來鼓舞后人不畏艱險、為追求真理的至理名言。此外,因為這條路半環繞在雪山腳下,命名“求索”與此路的位置特點也較為吻合,能突出“求索”的意義。
天健路:源自《易乾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體運動是健行不已,人應該交法天之“健”德,自強不自息。此路從規模、長度、位置上看均是新校區較為重要的道路,取名“天健路”,可以成為整個學校生命力、活力的象徵和寄託,顯得大氣磅礴,氣宇軒昂。
丹山路:這條路是學校東面的外圍路。從學校出門面對的山為“鳳凰山”。取名“丹山路”,源自李商隱的一首詩“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正好與新校區“鳳凰山”應景,同時取詩意表達出師長對青年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希冀、鼓勵與鞭策。
致遠路:這條路是學校南面的外圍路。源自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說不恬淡寡慾就不能確立遠大志向,不排除雜念就無法達到遠的境界。這是諸葛亮關於修身養德的名言。崇高的理想必須要遠離世俗的貪慾,高遠的境界也常經過寧靜的心態達到。偉大的人格,需要高尚情趣的支持,需要在淡泊和寧靜中不斷追求和升華。作為學校的外圍路,以“致遠”命名,較有意蘊。
玉蘭路:道路兩旁或附近植被主要為玉蘭。
櫻花路:道路兩旁或附近植被主要為櫻花。
慎思路:源自《禮記》:“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取名“慎思路”,是指對任何事物都要常常以謹慎、認真的態度深入思考,才會有所知、有所明、有所得。
紅楓路:道路兩旁或附近植被主要為紅楓。
精品課程
無機化學
高等數學
資料庫
機械製圖
統計學
公共建築設計原理與設計(國家級)
房屋建築學(國家級)
環境藝術綜合設計(省級)
機械原理(省級)
傳熱學(省級)
基本信息中文名:山東建築大學

學校類型:工科

學校屬性:卓越計畫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山東省屬重點高校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主管部門:山東省教育廳

主要院系:土木工程學院、管理工程學院、熱能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碩士點:53個

院士:3人

學校占地面積:2700餘畝

現任黨委書記:王崇傑

現任校長:靳奉祥

辦學規模

基本簡介

山東建築大學(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原名山東建築工程學院,老校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市東部,毗鄰美麗的泉城廣場和趵突泉,地處濟南市經濟文化中心,新校位於濟南經十東路臨港開發區鳳鳴路,是一所省屬高等院校。辦學近50年來,一直是山東省建築業和城市建設事業的教育科研基地。

基礎設施

學校位於濟南市臨港開發區,占地面積2700餘畝,校舍面積70餘萬平方米。設有17個學院(部),57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本科生2.5萬人。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3個省高校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紙質藏書188萬冊,電子圖書115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億元。擁有現代化的校園計算機網路和數位化校園環境。

學校建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有個6個卓越工程師專業,有3個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21個省級重點學科、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近五年來,學校累計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80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2億餘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000餘篇,被SCI、EI、ISTP檢索收錄635篇,出版專著教材540部,獲得國家專利180項。

院系設定

土木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
熱能工程學院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建築城規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成人教育學院
藝術學院
商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理學院
法政學院
外國語學院
體育教學部

機構設定

校長辦公室
學生處
保衛處
團委
教務處
研究生處
財務處
後勤處
圖書館
和平校區管理處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辦學條件

在山東沃爾德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在山東沃爾德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設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學校現有教職工1997人,其中專任教師132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66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314人。有雙聘院士4人,國家新世紀人才工程人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3人,全職“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1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7人,山東省級教學名師9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3人。

學校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學術科技活動,先後12次被中宣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和創業計畫大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級獎勵,形成了學校學生工作的品牌工程。2003年全省首次就業工作評估作為全省示範性單位被評為優秀。

學校重視科研和科技開發工作,目前有25個“產、學、研”結合的經濟實體。“九五”以來,全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0餘項;出版專著、教材70多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有較大幅度提高;鑑定和結題科研成果12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50多項。其中,鹿曉陽教授主持完成的“多環中頻感應加熱推制等壁厚彎管新工藝”和“等壁厚彎管塑性成型理論及工藝工裝設備”兩項研究成果,分別於2001年和2003年獲教育部“中國高校科技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和建設部科研項目、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等120餘項。成立了“山東省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抗災工程技術中心”和“山東省數字城市及智慧型建築工程技術中心”。在材料成形工藝及理論、能源綜合利用等研究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教學培養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學校堅持把人才培養質量作為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核心,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深入實施“質量提升工程”。開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建立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學校擁有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卓越工程師計畫專業,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學校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畢業生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近五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連續四年名列山東省高校前茅。
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2004年以來,學生參加“挑戰杯”、電子設計、數學建模、規劃設計、藝術設計等各類競賽活動,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300餘項,專利申報和授權數量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學校先後十七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就業率連續四年名列山東省高校前茅,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建設人才培養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山東省就業工作創新教育示範高校”。辦學52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10萬餘名高素質本專科畢業生,他們紮實苦幹、銳意進取、遍及齊魯、輻射全國,多已成為所在行業、部門的業務和管理骨幹。在山東省評選的19位建築大師和規劃大師中,有9位畢業於我校。山東省各市建設系統管理及業務骨幹約有50%是我校畢業生。廣大建大畢業生以良好的素質、出色的表現為學校創出了品牌,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讚譽。
近五年來,學生在“挑戰杯”、數模、電子設計等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340餘項,專利申報和授權數量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連續多年位居山東省高校前列,已為社會培養了10餘萬名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建設人才培養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就業工作創新教育示範高校”。

科學研究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學校建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有個6個卓越工程師專業,有3個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21個省級重點學科、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近五年來,學校累計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80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2億餘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6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000餘篇,被SCI、EI、ISTP檢索收錄635篇,出版專著教材540部,獲得國家專利180項。

學校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突出土木建築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注重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的交叉融合,不斷凝鍊學科方向,提升建設水平。現有2個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8個山東省重點學科、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其中城市規劃與設計學科被確定為“十一五”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學科,並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泰山學者”崗位,成為山東省該學科唯一特設崗位,結構工程實驗室為“十一五”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

學校主動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在結構工程、能源綜合利用、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智慧型化建築等諸多研究領域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得到廣泛套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4年以來,學校發表學術論文5925篇,SCIEIISTP收錄486篇,出版學術專著50部、譯著12部,累計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305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56項。主持建成國內第一座太陽能綜合利用學生公寓,先後完成日照國際帆船基地等規劃設計項目數百項,承擔了濟南長清大學科技園等20餘項大型工程的項目管理工作。完成臨沂市國安局大樓、濟南宏濟堂藥店、濟南經一路80年老別墅等建築物平移工程,平移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推介實施《服務山東建設事業行動方案》,與省科學院、力諾集團、青建集團等建立全面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領域取得可喜成績。

對外合作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九個國家和地區的20餘所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與科研協作關係。學校每年派遣30餘人次出國留學、訪問考察及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每年均聘請多位外國專家長期任教,數十名外國專家教授短期來校講學或從事合作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開展的局面,學校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學校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倡導勤奮、嚴謹、團結、創新的學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競賽和文化體育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各專業在教學計畫外廣泛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擁有學術科技型、理論學習型、社會服務型、興趣愛好型等56個院、系級學生社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新校區位於位於濟南市經十東路北側,西距燕山立交橋十公里,東鄰濟南東繞城高速公路兩公里,距校本部14公里。一期工程22萬㎡已於2003年9月初完工並投入使用,現已入住10000多名學生;新校區的規劃設計,依據一山一谷的自然地形,以雪山為景觀背景和視線焦點,形成山水一體、生態原真、以人為本、高效實用、景色秀麗、格調高雅的新型大學校園。全部工程竣工後,可容納在校生30000人。

知名校友

省直校友會:名譽會長

楊金鏡山東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楊煥彩山東省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

程曾惠山東省建設廳助理巡視員

徐茂波 山東省科技廳副廳長

柳文敏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

顧一中山東交通學院副院長

林松柏山東省農業幹部管理學院副院長 會長

顧發全 山東省建設廳執業資格註冊中心主任 副會長

張廣奎省建築工程管理局處長

康會亭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韓培江山東省城市建設學校校長

江崇居山東省監獄管理局設計院院長

劉新省開發銀行客戶部主任

孫黎山東省省級機關住宅公司

申作偉山東大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昶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喬社山東省城鄉建設勘查院黨委書記

宋義仲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秘書長

賈鳳興 省建築工程管理局行業發展處副處長 常務副秘書長

唐建民山東建築大學和平校區管理處處長

副秘書長

於倉建民航山東省安監辦

于振國山東大學副處長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尹枝俏山東省建設廳勘查設計處助理調研員

王海山山東省永隆裝飾公司總經理

任群山東省能源建築設計院副院長

劉寶強醫藥工業設計院土建室主任

劉金棟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副主任

曲振雲山東冶金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李吉平山東省糧油工程設計院院長

李波省人防質監站站長

李彬山東省商職學院高工

狄元孝山東省審計廳科長

劉樹新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

修志棟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辦公室副主任

殷濤山東省建設廳科技教育處副處長

溫風軍山東省魯商冰輪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工

畢可敏山東省建築技術開發培訓中心副主任

張爽山東省質監站副站長

李煜山東省建築工程管理局科長

付彬山東省青年幹部管理學院基建處副處長

潘戰平山東省勘查設計院經理

濟南校友會:名譽會長

雷建國中共濟南市委副書記 會長

董承銘濟南市人大副主任 常務副會長

蔣向波濟南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副會長

曹樺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

王迪生濟南建委副主任

高立文濟南市規劃局黨委書記

蔣曉光 濟南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筱奇中共章丘市委書記(正廳級)

許傳海濟南市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弭尚通濟南市四建集團董事長 秘書長

王建森濟南市建委科技節能處處長 副秘書長

馬林濟南市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

王國富濟南市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

劉元琦濟南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黃蓓濟南房地產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王糧濟南建設設備安裝公司董事長

段輝文濟南建設設備安裝公司副董事長

姜海英 濟南市供水集團總經理

陳西克濟南市四建集團副總經理

青島校友會: 名譽會長

湯吉慶青島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會長

杜波青島建設集團公司總經理 副會長

王亞軍青島市規劃局局長

牛瑞華青島房地產實業發展總公司總經理

石志強青島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長

孫夢元青島市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副主任

李廣成 青島安裝建設股份公司董事長

李雲保青島市舜華實業總公司董事長

李蘇滿青島市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

楊宏青島適佳樓宇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建新青島建設集團華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立平膠南九方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山東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

穆光福 膠州九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秘書長

孫宗賢青島建築工程管理局副局長 副秘書長

於周軍青島市建管局副處長

馬浩青島恩馬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乃鵬青島安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明慧即墨市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王建衛泰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王炳文青島利業建設事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維清嶗山區建設局副局長

田力男 市建設委員會設計管理處調研員

馮玉波膠南市建築業管理處主任

呂濤市規劃局建管處處長

劉建民青島建設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

劉煥宏平度市招商辦公室主任

李金成 膠州市建設局副局長

宋軍青島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蘇中光城陽區招投標辦主任

郭長林 四方區規劃局局長

胡樂常青島李滄區經濟計畫局局長

郭常亭萊西市環保局局長

侯傳群青島城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

袁德勝青島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焦晨生 青島市發改委投資處副處長

薛棟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項目辦副指揮

知名刊物

《山東建築大學學報》《山東建築大學學報》 
《山東建築大學學報》是由山東建築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雙月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建築學與城市規劃、園林、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環境工程、管理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信息與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及基礎學科等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術研究論文、綜合述評、工程套用、教學研究等,報導有關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動態。學報嚴格遵守辦刊宗旨,積極倡導創新求實的學風,通過開展學術交流,及時反映我校科研動態,活躍了學術思想,促進了我校相關行業的科學研究與發展。

山東建築大學學報1986年9月創刊, 1991年5月公開發行(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3-5990),2005年7月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06年8月,《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學報》正式更名為《山東建築大學學報》(號:CN37-1449/TU,ISSN1673-7644)。

學報從創刊到現在,凝聚了幾代領導、編輯的心血和汗水,積累了豐富的辦刊經驗,在這二十幾年的辦刊歷程中,學報編輯部的幾代辦刊人始終保持著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勇於創新的開拓精神和嚴謹無私的工作作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建設部系統優秀自然科學學報和山東省優秀期刊。《山東建築大學學報》現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入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數據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和“全國報刊索引”源期刊。 

山東高校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