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家族

居里家族

法國科學家P·居里和M·居里夫婦,女兒I·約里奧·居里和女婿F·約里奧·居里的合稱。他們先後獲得3次諾貝爾獎,主要以其放射性研究在近代科學技術發展中所作的貢獻而聞名於世。

簡介

P.居里

P.居里(P.Curie,1859-1906)1859年5月15日生於巴黎,1906年4月19日卒於同地。16歲入巴黎大學理學院,畢業後任該校實驗室助理,1880年與其兄J.居里共同發現晶體的壓電現象。1895年發現順磁體磁化率與熱力學溫度成反比,即居里定律(見磁性物理學、磁介質)。他的不同溫度下磁性的論文,使他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為了紀念他在磁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後人將鐵磁性轉變力順磁性時的溫度,稱為居里溫度或居里點。1895年與夫人一起研究放射性,發現了兩種元素。1903年他們夫婦和A.-H.貝可勒爾(見貝可勒爾家族)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04年任巴黎大學教授。1905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906年4月19日在巴黎死於車禍。
皮埃爾·居里小時候是個資質遲鈍的學生,是在家裡接受的啟蒙教育,後來在索邦學院讀書。1875年獲學士學位,1877年獲碩士學位。自1878年起他是索邦學院物理實驗室的助教。1880年他和他的兄弟觀察到在向石英晶體上施加壓力時,在兩者之間出現一個電勢,這個電勢直接隨壓力而變化。兄弟兩人引用“壓”這個希臘字給這種現象起名叫壓電現象。反過來,如果給這樣的晶體通過一個迅速變化的電勢,晶體面就能迅速振動。用這種方法就能讓晶體發出超音波來,頻率高到超出聽覺的範圍。具有壓電性能的晶體構成聲電裝置的主要部分,如留聲機和麥克風。為了撰寫1895年的博士論文,居里研究了磁力現象的熱效應。他指出磁性有某個臨界溫度(迄今仍稱為居里點),超過它磁性就會消失。

M.居里

習稱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於波蘭華沙,
居里家族居里家族
1934年7月4日卒於薩拉西沃附近。1891年到法國深造,189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1894年畢業於數學系。1895年和P.居里結婚。在貝可勒爾發現鈾鹽的放射現象以後,M.居里決心尋找其他物質是否也具有鈾鹽的這種性質,乃首創放射性一詞。她發現釷也具有放射性,瀝青鈾礦則有著比鈾鹽高得多的放射性。她認為在瀝青鈾礦中一定存在著某種未知的、放射性很強的元素。於是她和P.居里在實驗室中,用化學方法和測定放射性的手段,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中提取少量的未知元素,結果在1898年發現了釙和鐳。(Polonium)的命名是為了紀念M.居里的祖國波蘭。M.居里所開創的、用放射性進行化學分離與分析的方法奠定了放射化學的基礎。因對放射性研究的貢獻,他們和貝可勒爾共同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她獲科學博士學位。1906年P.居里去世後,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成為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又提煉出金屬態的純鐳。1911年,因發現元素鐳和釙、分離出純和對鐳的性質及化合物的研究,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和她的長女I.居里(婚後稱I.約里奧-居里)一起參加戰地醫療服務,擔負傷員的X射線透視工作。她積極提倡把鐳用於醫療方面,使輻射治療得到推廣和提高,以造福於人類。1922年由於她在放射性物質的化學及其在醫學上的套用的貢獻而選為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工作,得了惡性貧血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在薩拉西沃附近逝世。

約里奧.居里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897-1956),本名伊雷娜·居里,居里夫婦的女兒。與其夫約里奧·居里(外國婦女出嫁後通常隨夫姓,而這對夫婦為紀念居里這一偉大姓氏,採取了夫妻雙姓合一的方式)合作於1932年發現一種穿透性很強的輻射,後確定為中子;1934年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並對裂變現象進行研究。1935年夫妻共諾貝爾化學獎。夫妻倆還於1948年領導建立了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小女兒的丈夫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