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刺桑

尾葉刺桑

尾葉刺桑(學名:Streblus zeylanicus (Thw.) Kurz)是桑科鵲腎樹屬植物,灌木,多分枝,刺稀疏,枝被微柔毛。葉薄革質,無毛,卵狀矩圓形,長圓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5-10(-20)厘米,寬1.2-4.5(-5.5)厘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灌木,多分枝,刺稀疏,枝被微柔毛。葉薄革質,無毛,卵狀矩圓形,長圓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5-10(-20)厘米,寬1.2-4.5(-5.5)厘米,先端尾狀漸尖,頂部常呈長,二短的三尖齒,基部鈍楔形,側脈6-9對以上,邊緣具5枚以上尖刺齒,有時不顯,表面有小腺點。花序總狀;雄花序長橢圓形,長1.5-2厘米,多花密集;雌花序短總狀,有花2-6朵,具梗;雌花柱頭分枝,長2毫米,花被片卵形,果時增寬,包圍核果。核果基部一側不為肉質,子葉近相等,褶疊,胚根長或短。花期4月,果期5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海南(白沙、樂東、崖縣等地)、雲南(河口、元陽,280-500米)。斯里蘭卡、印度、不丹、緬甸、越南也有分布。

物種區別

雲南元陽標本或系該種與 Streblus ilicif olius(Vidal)Corner的天然雜交種,葉形介於二者之間;雄花序長達2.2厘米;雌花2-3朵,具梗,簇 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