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腎樹

鵲腎樹

鵲腎樹(學名: Lour.)是桑科、鵲腎樹屬植物,喬木或灌木;樹皮深灰色,粗糙;小枝被短硬毛,幼時皮孔明顯。葉革質,橢圓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6厘米,寬2-3.5厘米。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南部(思茅至西雙版納,河口、金平)、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不丹、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鵲腎樹 鵲腎樹

喬木或灌木;樹皮深灰色,粗糙;小枝被短硬毛,幼時皮孔明顯。葉革質,橢圓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6厘米,寬2-3.5厘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全緣或具不規鈍鋸齒,基部鈍或近耳狀,兩面粗糙,側脈4-7對;葉柄短或近無柄;托葉小,早落。花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花序頭狀,單生或成對腋生,有時在雄花序上生有雌花1朵,總花梗長8-10毫米,表面被細柔毛;苞片長橢圓形;雄花近無梗,花絲在花芽時內折,退化雌蕊圓錐狀至柱形,頂部有瘤狀凸體;雌花具梗,下部有小苞片,頂部有2-3個苞片,花被片4,互動對生,被微柔毛;子房球形,花柱在中部以上分枝,果時增長6-12毫米。核果近球形,直徑約6毫米,成熟時黃色,不開裂,基部一側不為肉質,宿存花被片包圍核果。花期2-4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海拔200-950米林內或村寨附近。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南部(思茅至西雙版納,河口、金平)、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不丹、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主要價值

樹皮,根藥用。莖皮纖維可以織麻袋,並可作人造棉和造紙原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