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鱸

尖吻鱸

尖吻鱸亦稱尼羅河鱸。產於尼羅河及非洲其他河流湖泊中。此魚口大,體上部淡綠或淡褐,下部銀白色,長可達1.8公尺(6呎),重達140公斤(300磅)。身體長形,下齶突出,背鰭二個,尾鰭圓形,在非洲的河系以及亞洲和澳大利亞的沿海及河口,還產有本科幾個其他種類。尖吻鱸科成員有時與婢鱸和玻魚一起劃入婢鱸科(Centropomidae)。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尖吻鱸 尖吻鱸

尖吻鱸體延長,稍側扁。背、腹面皆鈍圓,以背面弧狀彎曲較大。吻尖而短。眼中等大,前側上位。口中等大,微傾斜,下頜突出,稍長於上頜。上頜骨後端擴大達眼眶後緣下方。鰓蓋骨有一扁平小棘。二背鰭基部相連,第一背鰭具7~8硬棘,第二背鰭11~12軟條。體色上側部為茶褐色,下側部為銀白色。尾鰭呈圓形。體青灰色,吻背面及眼間隔棕褐色。胸鰭無色。其他各鰭灰褐色。

生活習性

1.習性:溫熱帶近岸魚類。中國、東南亞、印度及澳洲北部均有分布。生活在海水,鹹淡水及淡水中,在沿海水域棲息和覓食,喜緩緩而流的清水。

2.食性:肉食性魚類,體長1~10cm尖吻鱸,胃內20%浮游植物,其餘為小魚蝦。較大者為肉食性,70%為蝦,30%為小魚。

3.生長:體長0.5~0.8cm,飼養15~20d,體長可達3cm左右,經100d飼養,體重達1kg即可上市。湛江近海常捕獲5kg以上,南海海峽東部曾捕獲2尾20kg以上。

4.洄游:尖吻鱸棲息於河口、江河以及湖泊中生長、發育,島繁殖季節,然後再洄游到海洋中進行產卵。

漁業利用

尖吻鱸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是優質高檔的水產品,國際市場十分暢銷。由於尖吻鱸生長塊,養殖周期短,廣鹽性等優點。東南亞各國、澳大利亞以及香港、台灣等地都在發展尖吻鱸的養殖。1975年泰國尖吻鱸人工繁殖獲得成功後,推廣養殖,已成為世界是那個尖吻鱸養殖和苗種生產的主要國家。海南、深圳及中山等地進行養殖。

養殖技術

尖吻鱸俗稱盲鰽,具有適應能力強、食量大、生長快、病害少,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等優點,是東南亞地區主要的經濟魚類。由於尖吻鱸由3-5厘米魚苗養至400-500克上市規格只需4個月左右,而且適應範圍廣,在淡水鹹淡水都能養殖,市場售價高(市場售價每公斤36-50元),需求量大,被東南亞各國和台灣、香港作為池塘、網箱養殖的主要對象,是淡水、鹹淡水養殖的名貴經濟魚類之一。1997年、1998年我們進行引種、馴化,試用純淡水池塘養殖尖吻鱸獲得平均畝產350公斤,畝獲利7820元,網箱養殖產量16公斤/平方米,利潤288元/平方米。

養殖條件

1、魚塘條件及配套設施

尖吻鱸喜歡在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的水中生活,並有一定的集群習性,因此養殖池塘應靠近水源,水質較好,進排水方便,配備增氧設備,面積最好不超過10畝,水深15米-2米,淤泥較少,同時要求交通便利,放養前一個月要進行池塘清整,徹底清塘(清塘方法同常規魚養殖)。放苗種前10天,進水至70-100厘米,進口處加裝密網過濾,防止其它兇猛魚類進入,並每畝施粗鹽150公斤,使池塘帶有一定的“鹹底”,這是純淡水養殖尖吻鱸成功的關鍵。

2、網箱養殖

網箱設定在水庫及江河水深2米以上,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溶氧4毫克/升,PH值中性或略偏鹼性,有微淡水的地方,最好網箱面積24平方米/只,固定式網目在1厘米以上。

苗種淡化培育

種苗中間淡化培育是尖吻鱸淡水養殖的關鍵技術,它關係到養殖尖吻鱸是否有錢賺,能否成功。以往國內養殖的尖吻鱸種苗主要來源於泰國,大部分養殖戶多數選擇5-7厘米或以上的苗種,由於缺少中間培育、淡化,購回來的苗種直接下到魚塘,這樣苗種的成活率都很低,有的只有10%-20%,有的全軍覆滅,最好也只有40%-50%,直接限制了該魚在國內的養殖發展。據了解,造成尖吻鱸苗種下塘後成活率低有下列幾點:第一,泰國孵化尖吻鱸的魚苗場集中在泰國南部,由泰國發往國內的苗種一般是當天從泰國南部運到曼谷機場附近吊水,第二天早上重新加氧加水包裝上飛機到香港,最後經深圳到達養殖戶池塘里,前後時間至少需要13小時以上,由於長時間長途運輸轉折,往往造成苗種受傷,種苗下塘後成活率低。第二,尖吻鱸苗種從泰國南部當天運到機場附近吊水時由於機場附近場地租金貴,水源又缺,經銷商往往用很少的魚池放大批魚苗,很容易出現魚苗“局水”,苗種當時即使不死,但放塘2-3天開始大量死亡。第三,從泰國進口的尖吻鱸苗種從“最鹹”(鹽度20‰)的海水中沒有經過淡化就直接放到純淡水池塘里,淡化速度過快。由於生存環境差異過大,造成魚苗成活率低。由於上述原因使水產養殖戶購買的尖吻鱸種苗下塘後成活率甚低,成活的種苗實際成本很高,使養殖尖吻鱸的效益下降。為此,我們在番禺的優質闃置緇賾?998年開始進行尖吻鱸苗中間馴化、淡化、培養、並且取得了成功:把從泰國進口孵化15天后的幼苗(鹽度15‰)經過20-30天逐漸淡化培育,馴化過程,培育成純淡水、可全部食漿的3里米以上大規格苗種,成活率在75%以上。種苗基地提供給養殖戶養殖的尖吻鱸苗種都是經20多天淡化的100%純淡水全部食魚漿的3厘米以上的苗種。

成魚養殖

經淡化100%純淡水全部食魚漿的3厘米以上的尖吻鱸經過4個月左右的精心飼養,大部分個體可達400-500克的上市規格。

1、養殖方式

尖吻鱸專養在池塘和網箱中進行,放養密度池塘專養畝放800-1000尾,為了改善水質,充分利用殘餌,可以每畝套養規格250克的鱅魚40尾,50克的鯽魚100尾,魚苗下塘前,最好在原塘圍200-300平方米圍網養7-10天才撤去圍網轉入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每平方米25尾,有微流水的地方網箱每平方米可放30-40尾。

2、飼料投餵:

(1)飼料種類:

A、動物性飼料如冰鮮下雜魚;B、高能膨化飼料。

(2)投餵方法和投餵量:

根據魚的生長、水質、天氣、飼料質量等來確定投飼量:

A、剛下塘的魚苗飼料要選擇肉多、骨少的下雜魚,用絞肉機絞成肉漿去骨後加少量鰻魚飼料配成混合飼料,日投餵三次,投餵量為魚種體重的50%,以後逐漸下降到20%。開頭投餵的3天,最好每50公斤飼料加放痢達靈5克、土黴素4克便於防病。

B、10天后魚種逐漸長大,投飼要做到“四定”,馴食時先去板後投料,投餵時先慢後快,量少勤投,均勻地在一定的水面範圍內輪近投擲飼料,以求飼料入水面漂浮時即為魚所吞食。

C、當魚苗長到15厘米左右即可切適口魚塊投喂,投餵冰鮮魚,一般占魚體重的12%,以後逐漸降至8%-10%。投餵高能膨化飼料,投餵量控制在魚體重的8%-10%,並且每隔8-10天應調節一次投餵量。總之,要做到變質飼料不投,魚缺氧時不投,陰雨天少投,魚停止搶食時不投,魚生長快時多投,直到上市,不能中斷投料。

3、飼養管理

尖吻鱸養殖要求水質清爽,溶氧量要高,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所以要堅持勤換水,特別是在盛百般季節,整個養殖期需用生石灰消毒2-3次,在改良水質的同時保持微鹼性,堅持早晚巡塘,網箱養殖要經常檢查清洗網箱,防止網眼堵塞造成缺氧。隨著魚體的長大,應更換大網目的網箱,整個養成期都應認真做好記錄,及時總結。

4、魚病防治

如有以下疾病出現應進行如下處理:

(1)體表白斑點:可將魚苗浸入鹽度15%-20%溶液中,或20ppm福馬林的溶液中浸浴1-2小時。

(2)如有細菌或寄生蟲病可分別採取如下措施:

A、水霉病:紫藥水10ppm藥浴或孔雀石綠0.15-0.2ppm全塘潑灑。

B、寄生蟲(車輪蟲指環蟲等)0.8-1ppm晶體敵百蟲全塘潑灑。

C、腸炎:肛門紅腫、鰭條基部充血,腹部出現紅斑,每50公斤魚餵呋喃唑酮3克,或餵磺胺咪啶5克,連續3-5天。

捕撈收穫

尖吻鱸上網率較高,達到商品規格(400克)即可拉網捕撈,一般從9月中旬就可開始捕大留少,爭取在11月份全部上市,這樣可得到最好效益,最大限度避免養殖風險。但第一次擔網捕撈,為了防止拉網出現魚抽筋造成大量死亡的事故,應在拉網前2-3天將池塘水抽下30厘米,再加水灌滿,這樣連續二次即可防止。網箱捕撈沒有發現魚抽筋的情況。

通過4個月左右的精心養殖,池塘平均畝產可達350公斤(最高達600公斤)成活率在90%以上,平均規格450克,食冰鮮下雜魚飼料係數4.2,食高能膨化飼料1.3-1.5,網箱養殖產量13.5公斤/平方米(最高達20公斤/平方米)平均規格450克以上,成活率90%以上。

經濟效益:池塘養殖平均畝產值達到14000元,畝成本6180元,其中苗種成本1500元,飼料3430元,魚藥100元,池塘租金500元,電費150元,工人工資500元,畝純利潤7820元,股入產出1:2.26。網箱養殖每平方米產值533元,成本245元,其中苗種75元,飼料140元,網箱折舊10元,魚藥1元,工人工資15元,其它10元,利潤288元,投入產出1:2.17。

三點看法

(1)尖吻鱸無論池塘養殖還是網箱養殖,都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我們認為尖吻鱸是值得推廣的淡水養殖品種。

(2)尖吻鱸既可用冰鮮下雜魚投喂,也可以用高能膨化飼料投喂,且兩種飼料的飼料成本都差不多,我們建議,水原好、換水條件好的池塘可用冰鮮下雜魚和高能膨化飼料投餵。換水條件差的魚塘或沒有冰鮮下雜魚的地方,最好選擇高能膨化飼料投餵。因為投餵高能膨化飼料有著易於投餵管理、省工、不浪費、不污染水質、魚體發病少等優點。

(3)淡水養殖尖吻鱸,一定要選擇經淡化100%純淡水已全部食魚漿的3厘米以上規格魚種,才能保證種苗下塘後成活率高,保證商品魚按時上市,最大限度提高養殖效益,避免養殖風險。

人工繁殖技術

親魚培育

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對亞洲尖吻鱸繁殖生理機制的研究中發現,採用網箱、水槽或池塘培育親魚時,從採集天然魚苗到培育為成魚及至成熟親魚,通常至少需要3年-5年。另外,捕獲體重為2kg—8k8野生亞洲尖吻鱸的成熟親魚也可以直接作為催產親魚。亞洲尖吻鱸的繁殖季節在每年的6月底和10月底,通常是在海上進行人工受精。

2親魚催產的選擇

催產用親魚應滿足下列條件:肥滿度好、體格健壯、無病、軀體完整、活動力強;雌性親魚所產卵子的平均卵徑為0、4mm,雄性親魚能夠擠出奶白色精液,這也是親魚成熟度好的標誌,雌雄比例為1:2。

催產劑量

催產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為直接注射法,另一種為嵌埋顆粒激素法。東南亞海洋漁業開發中心水產養殖部的研究人員提議使用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HRHa)作為催產藥物,LHRHa通常呈粉末狀,配製時應將其溶解在生理鹽水溶液中,並且必須按操作規範進行配製才能夠提高催產效果。對體重為2kg-8kg親魚進行催產時,LHRHa的劑量為20ug/ kg—100 ug /kg魚體體重。

人工繁殖中的難題

亞洲尖吻鱸是一種雄性先成熟的雌雄同體的魚類,研究亞洲尖吻鱸性腺發育的生理時發現,首先是雄性性腺發育成熟,然後轉變為雌性性腺發育成熟,因此,在進行亞洲尖吻鱸人工繁殖時,要獲得雄性性腺非常困難,這是亞洲尖吻鱸本身生理特性給人工繁殖帶來的一個棘手問題。亞洲尖吻鱸幼魚達到雄性成熟需要3年-4年,而達到雌性成熟則需要6年。在性腺轉化過程中,不可能所有雄性轉化為雌性。

尼羅尖吻鱸營養成分

尼羅尖吻鱸新鮮肌肉中粗蛋白質含量為192.4 mg·g,粗脂肪為13.2 mg·g,灰分為10.4 mg·g,水分為783.6 mg·g。肌肉中含18種胺基酸,乾重含量為789.7 mg·g,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乾重含量為335.0 mg·g,其中賴氨酸為79.0 mg·g,分別是CS和AAS標準的1.26和1.63倍;第1限制性胺基酸是蛋氨酸+胱氨酸,第2限制性胺基酸為色氨酸; 4種鮮味胺基酸占總胺基酸比例為31.01%,必需胺基酸指數為73.16。脂肪酸種類豐富,人體必需脂肪酸C18:2(亞油酸)占總脂肪酸比例為10.75%, EPA (C20:5)和DHA (C22:6)分別為0.97%和2.13%。微量元素種類較多,比例合理。與其他幾種魚相比,肌肉蛋白質和胺基酸含量較高,胺基酸組成合理,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尖鰭角魚
棘鱗牛尾魚
大鱗牛尾魚
黑緣九刺鮨
宋氏九刺鮨
凹鰭牛尾魚
落合氏眼眶牛尾魚
豹紋九棘鮨
五十九刺鮨
日本眼眶牛尾魚
橫紋九刺鮨
紅點九刺鮨
斑點九刺鮨
異臂花鮨
日本角魚
橫帶棘線牛尾魚
雙線擬鮗
博氏孔牛尾魚
煙鱠
癒齒鯛
片山氏癒齒鯛
正鱷鯒
平滑絨鮋
日本尖牙鱸
赤鯒
貢氏角魚
魏氏平面黃魴鮄
鬚軟魚
平面黃魴鮄
紅雙角魚
深海角魚
鬚平面黃魴鮄
棘黑角魚
絨鮋
紅眼鱸
大頭黑角魚
波面黃魴鮄
琉球棘角魚
多斑棘角魚
長吻棘角魚
尖棘角魚
默氏擬角魚
臂斑角魚
鹿兒島副絨皮鮋
變色隱棘杜父魚
岸上氏角魚
松原隆背八角魚
單側粗鱗鯒
遊走丸川冰魚
雷根氏針鯒
郎氏針鯒
吉氏針鯒
橫帶針鯒
長吻多棘牛尾魚
窄眶多棘牛尾魚
西里伯多棘牛尾魚
乳瓣繸牛尾魚
沙地繸牛尾魚
大眼牛尾魚
大棘大眼牛尾魚
突粒倒棘牛尾魚
帕氏倒棘牛尾魚
松葉倒棘牛尾魚
犬齒牛尾魚
暹羅副雙邊魚
脅谷軟魚
斷線雙邊魚
皮氏紅魴鮄
玫瑰鯒
齶齒尖棘鯛
鱵鱸
深海擬野鱸
日本真鱸
大棘雙邊魚
莖擬雙邊魚
多棘尖牙鱸
黑點小花鱸
光吻黃魴鮄
羽根田氏發光鯛
尖吻鱸
大眼紅娘魚
細尾雙邊魚
姬紅娘魚
東方黃魴鮄
棘尖牙鱸
光滑隱棘杜父魚
太平洋新鯥
黑帶黃魴鮄
小花鱸
尾紋九刺鮨
六斑九刺鮨
青星九刺鮨
台灣九刺鮨
琉璃紫鱸
白線光頜鮨
腹棘尖牙鱸
三鬚平面黃魴鮄
黑角魚
維氏雙邊魚
少棘雙邊魚
彎線雙邊魚
印度牛尾魚
眼眶牛尾魚
短鯒
赤鮭
日本發光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