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是一種高難度的少林拳術之一,必須從幼兒開始練習。少林童子功能內壯外強,藏而不露,在實踐中有如“秀如貓,抖如虎、行如龍、動如閃、聲如雷”之勢,在動、靜、呼吸、運氣、用氣方面也有獨到之處,正如功法諺訣說“拳打十分力,力從氣中出,運氣貴乎緩,用氣貴乎急,緩急神其術,盡在一呼吸”。

基本信息

概述

少林童子功共由十八式組合而成,是少林武術之築基訓練功法。童子二字的含義有二:一是指這套功法少年兒童練習最為適宜,其實成年人訓練後同樣顯奇效;二是指常練此功夫可使丹田真氣充足、筋骨柔韌,猶如童身,是提高技擊水平的必修功法。十八式童子功由腰功、腿功、跳躍、耐力、旋轉、平衡等基本訓練形式組成,不僅適合初習少林武術的青少年,而且適合學練其他門派功夫的初學者。

招式動作

少林童子功首先要救練好基本功,即馬步樁椅子樁丁字樁等。同時也練視、聽、抓、拉、推、舉、踢等。身法有八要,即起、落、進、退、反、側、收、縱。其動作名稱包括:羅漢睡覺童子拜觀音童子拜佛朝天蹬中底藏花燕式平衡等。少林童子功是民間傳統武術經典套路。少林寺秘傳功法。

第一式 坐馬托天

功法:馬步站立,兩手握拳收於腰間,拳心向上,兩眼平視正前方(圖1)。兩拳變掌,掌心向上,從身體兩側上舉至頭頂上方,十指應交叉(圖2)。兩掌慢慢用力向上托起,身軀略向上抬,同時配合吸氣。兩掌由上向前、向下按,同時彎腰配合呼氣,直接至地(圖3)。兩掌向內、向上翻掌,上身向上直起,雙手如撈物狀,同時吸氣,直撈至胸前向外翻轉,直臂向上托,吸氣,共做六次。
提示:動作宜慢,呼吸要勻長深細,撈托時吸氣,下按時呼氣,不可勉強,不可故意憋氣。上托下按過程中,十指始終交叉。
功理:馬步是武術的基本步型。這式功法把馬步訓練和雙掌上托下按、上身的屈伸配合起來,使腿部肌肉得到鍛鍊。同時通過上肢的上托下按、上身俯伸,配合呼吸使內臟得到運動,所以說能“理三焦”。三焦的功能,有疏通四氣津液,腐熟水谷,通調水道等三個方面。久練此功能使三焦得到調整,氣血暢通。因此,十八式童子功、八段錦等功法都是從“理三焦”開始的。欲習少林武功,首先應練好馬步功,這是武林前輩之寶貴經驗。

第二式 單腿墜落

功法:左拳拳心向上收於腰間,右臂向前伸直成立掌,掌心斜向前,右腿直立,左腳腳尖上翹向前伸平,膝關節挺直(圖4)。右腿屈膝下蹲,蹲至臀部接近小腿(圖5),挺右膝,上身直立,連做五次,換左腿訓練。
提示:單腿屈伸宜緩慢,在起坐過程中,前伸腿不得彎曲,應始終伸直。下蹲時,支撐腿的膝部應向前傾斜,臀部不可壓在小腿上。
功理:此式功法主要訓練腿部肌肉的伸展能力及自控能力,以及單腿的平衡能力。

第三式 勾腿盤旋

功法:兩腿屈膝下蹲,左臂按於襠前,掌心向下,右臂直臂上舉於頭部上方,掌心向上(圖6)。左腿向身後仆地斜伸,全腳掌著地,腳尖內扣(圖7)。左腿從後向前做弧形掃踢,掃到正前方屈膝回收,還原成圖六。如此連作五次,換右腿掃踢(圖8)。
提示:腿向後伸一定要伸直,掃踢時要勾前腳尖,膝部挺直,掃腿路線要成弧形。
功理:此式功法中,胯關節、踝關節都參與運動,因此對訓練此關節的靈活性,增強韌帶功能都有明顯的功效。功法中的掃腿技術,看似簡單,但能訓練人體平衡能力,為做大幅度旋轉的掃躺腿動作打下基礎,技擊時專攻敵人之踝關節。

第四式 左右涮腰

功法:開步站立,兩腳距離略比肩寬,兩臂向前平伸,上身前俯,以腰為軸,雙臂從前向左、向後轉動(圖9),轉到身體正後方(圖10),略停,雙臂從後向前轉回原地,連做五次。雙臂從前向後轉至身後方,略停,復原,連做五次。
提示:身體轉動應以腰為軸,甩動雙臂。雙臂在前時上身前俯,雙臂轉至身後時上身後仰。動作應逐步加快,切莫突然加速。
功理:少林武術十分重視肘腰部柔韌性的訓練。武術八法云:“腰如蛇行步賽粘”,太極拳中有“腰如車輪精神勇”的歌訣。此式功法旨在訓練腰椎的靈活,為以後練習身腰發勁打好堅實基礎。

第五式 鐵牛耕地

功法:兩腳開立,距離略比肩寬,上身下俯,雙臂伸直,十指撐地,臀部向後上方凸起,牽引上身向後(圖11)。上身逐漸向前向下,同時配合屈臂,胸部降低,接近地面(圖12)。雙臂用力向上撐起,上身向後、向上運動,還原成圖11,連作六次。
提示:力量與意念應集中在撐地的十指上及雙臂上。
功理:此功法主要訓練手指及雙臂的耐力。技擊時手指沒有足夠的力量與硬度是很難擊敗敵人的。《少林七十二藝》中有一指禪、二指禪和觀音掌等專練指功的功法。此式功法初練時可五指撐地,隨著功力的長進,可逐步遞減手指,直至以食指撐地練功。

第六式 龍盤玉柱

功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而立,上身前俯,雙手抱緊左踝關節處,面部儘量貼近小腿(圖13)。緊接上動,雙手抱右踝處,頭隨即移向右小腿旁,反覆練習數次。
提示:彎腰前俯時兩腿始終伸直,兩膝不得彎曲。上身前俯時不可凹胸,頭頂要儘量接觸腳背。
功理:武諺云:筋長一分力量巧,此式功法主要訓練腰椎的關節及韌帶的柔韌性。可以增強腿部肌腱的伸展機能和腿部韌帶的柔韌性並且使其富有彈性,為技擊時身腰發勁打好基礎。

第七式 鷂子入林

功法:右腿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腳尖勾起停於右腿旁,兩臂曲肘握拳置於兩耳旁拳心向前高與耳平(圖14)。然後上身緩慢向後平倒,右腿支撐不動,雙拳向頭頂方向衝出,同時左腿挺膝向左側方向蹬出(圖15),如此反覆做六次,再換左腿支撐,右腿蹬擊。
提示:支撐腿的腳尖不要向正前方,可向外略偏。圖15動作可靜站一二分鐘。沖拳與蹬腿要同時進行,迅速有力,回收要快。
功理:此式功法是訓練平衡感官,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在平衡動作中增加沖拳和蹬腿,能快速提高訓練成效。用於實戰技擊中,可同時擊打前後之來敵。

第八式 坐馬縱跳

功法:兩腿馬步站立,間距自感舒適為宜,雙臂平伸於胸前,兩掌掌心向下(圖16)。隨即雙腿以前腳掌用力點地,身體騰空而起,在空中旋轉180度,落地後仍保持圖16姿勢,唯方向相反,連續做五次。
提示:起跳旋轉左右軍需練習。起跳和轉體要配合好,切莫脫節,需用腳前掌之彈力起跳。
功理:在少林武術中出現最多的步法為馬步。此式功法旨在訓練在運動中保持步型的穩定,充分發展腰腿的力量和前腳掌的蹬彈力。
輔助功法:前腳掌彈跳力的大小,將直接決定其在技擊散打中身法、步法之快慢進退,是少林武術訓練中必不可少的。傳統少林武術築基訓練中有“川”字樁和蹬縱術專門訓練雙腿彈跳力,今介紹如下:馬步站立,兩腳距離與肩同寬,雙臂前平伸,掌心相對,提起雙腳腳跟,以前腳掌著地;上身要求:頭頂懸,頦內收,頸豎直,松肩,挺胸,收腹,直背塌腰,眼平視;下身要求:兩膝撐勁,大腿平,小腿直,周身成勁,氣沉丹田。每日靜站兩次,每次從五分鐘逐漸增加到一小時(圖17)。

第九式 蛇形坐盤

功法:右腿挺膝直立,左腿屈膝提起。雙手成劍指(食指、中指伸直,無名指、小指彎曲,大拇指扣在無名指、小指上,又稱“蛇形指”)(圖18)。右腿用力蹬地起跳,左腳落地屈膝半蹲,右腿屈膝橫架在左膝上,右劍指向上斜伸在左肩前,左劍指向下斜伸在襠前(圖19)。上身直起,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提起。左腿蹬地起跳,落地時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橫架於右膝上,右劍指向下斜伸襠前,左劍指向上斜至於右肩前,如此左右連續起跳輪換五次。
提示:半蹲時膝部略前傾,小腿應向前傾斜,大腿胯部比膝部略高。屈膝盤腿與雙劍指的動作應同時完成。
功理:此式旨在訓練平衡感官,提高動作之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出身體在運動中,始終保持不偏不倚的平衡能力。

第十式 十字劈叉

功法:直立,左右兩腿分別向身前和身後緩慢柔和地貼地劈開,左腿腳尖勾起上翹,上身豎直正對左腿。右腿以腿前側貼地,腳背繃直。雙手向前抱住左腿,上身前俯貼於左小腿上,頭頂向左腳(圖20)。身體向一側儘量滾動,滾動中始終保持姿勢。雙手放開左腳,在身旁兩側按地,上身直起,雙腿略回收,隨即上身轉向右腿,變右腿在前的姿勢,其餘練法同左腿,此為豎叉練法。
橫叉練法:由站立起,雙腿徐徐向左右貼地劈開,以腿部後側貼地,腳尖上翹,上身側倒在右腿上,右臂屈肘保護於胸前,左臂伸向頭部,用左手抓住右腳。鬆開左手,上身直起側倒於左腿上,右手從頭部伸過去抓住左腳,如此反覆連續做五次。
功理:豎又是增加髖關節前後屈展幅度的最佳訓練法;橫又是訓練髖關節的韌帶和筋膜,增加髖關節外展幅度的好功法,兩者合一稱為十字叉,應結合練習。

 第十一式 大鵬展翅

功法:左腿挺膝直立,右腿向後平伸,腳尖繃直,全身重心落在左腿上,雙臂向兩側平伸,上身前俯與支撐腿成直角(圖21)。左腳用力向右旋轉一周,略停,再向左旋轉一周,連做五次,換右腿支撐身體旋轉,也做五次。
提示:旋轉時支撐腿膝部關節不可彎曲,上身與後伸之腿始終要保持平直。
功理:此式功法是單腿支撐旋轉和俯身平衡相結合,主要鍛鍊在高速運動時克服和利用慣性的能力,為練習技擊性的旋踢腿法打好基礎。

第十二式 鴛鴦坐荇

功法:兩腳並立屈膝全蹲,兩臂向前平伸,掌心向下,左腳向前平踢,腳面繃直,同時左掌拍擊腳背(圖22)。在左腿屈膝下落的同時,右腳向前平踢,腳面繃直,右掌排擊右腳背,右腳屈膝下落,踢出左腳,如此左右交替練習。
提示:右腳踢出應在左腳落地之前蹬地起跳,不能等左腳落地後再起跳。動作應有力、迅速、上身平穩,切勿忽高忽低。
功理:荇,一種多年生水草,此式功取鴛鴦鳥貼水面鳧行之形,來鍛鍊腿部肌肉的收縮功能。進一步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此功又名“草上飛”,武諺云:俯身草上飛,鞭聲響連環。說明練習此功法時身體不可太高,拍擊聲要響而連貫。

第十三式 跪肘懸身

功法:兩臂屈肘以雙掌撐地,掌指向前,身體懸空,上身前俯,然後雙腿屈膝跪在兩肘上,靜站一會(圖23)。
提示:跪肘後頭部應向上抬起。開始練習時可有同伴相扶,也可背靠牆體,跪肘後腳尖略靠牆面,以後隨著功力的加深逐漸脫離。此時靜站時間應逐漸加長至十分鐘左右。 然後落地再跳。連做五次,依原路蹦回。
提示:初練時雙掌著地,隨著功力增長可用十指撐地,掌心涵空。此功夫可如蜈蚣蹦跳那樣,練習縱行、橫行兩法。
功理:壁虎般在光滑的牆壁遊行自如,武林前輩仿效為“壁虎游牆術”,又名“爬壁功”或“牆上掛畫”。此式功為“壁虎游牆術”的初級功法,是少林七十二藝之一,主要鍛煉臂、指、足跟的力量。

第十六式 猛虎俯身

功法:兩掌掌指朝前直臂撐地,間距與肩同寬,兩腿併攏伸直,足尖點地,身體俯臥,全身成一直線,腰用力不要彎曲(圖27)。臀部慢慢向後上凸起,身體從前向後移動,手腳位置不變,成弓形(圖28)。上身由後向下、向前弧形運動,直至向前移動到胸部接近地面(圖29)。然後兩臂用力伸直,上身由前向上、向後做弧形運動,還原成圖27姿勢。初練時可連續做12至24次,隨著功力加深,每次做24至36次。
提示:上身由後向前運動時,身體要成弧形軌跡運動,下頦、胸腹部依次儘量接近地面,運動中雙腿應始終伸直。
功理:此式功法主要鍛鍊雙臂肌肉及雙髖部肌腱的力量,但比伏地挺身運動量要大。

功理:通過苦練此式功法,可迅速增長雙臂肌肉群和髖屈肌的力量,並可以發展胸部肌肉。此式也是鐵掌、鐵
拳功的基本樁功。

第十四式 蜈蚣蹦跳

功法:兩臂曲肘,雙掌撐地,掌指朝前,兩腿併攏以腳尖點地,全身俯臥。雙掌間距與肩同寬,胸部離地約五六厘米,頭至腳成一直線(圖24)。然後由腰部帶動兩掌,兩腳腳尖用力向上彈跳,離地30厘米左右。在空中身體向前運動、落地,兩手直臂支撐(圖25),然後屈雙臂還原成圖24姿勢,連做六次。然後依次退回原地,此為蜈蚣縱跳。身體彈起後向旁側落地,連做六次,依次還原路蹦回,此為蜈蚣橫蹦,身體彈起後雙掌向左落地,雙腳向右落地,也就是原地轉圈蹦跳,此為蜈蚣旋蹦。
提示:蜈蚣蹦跳難度較大,訓練時應以腰為肘,兩臂先抬後落,兩臂落地同時跳起,腳落而臂起,快而不亂,方為得法。蹦跳時腰部應挺直,不可凸臀、彎腰。
功理:蜈蚣蹦跳為地躺功夫及戲劇武功中的常見功法。蜈蚣蹦跳主要訓練目的是增強腰臂的肌肉力量,使動作敏捷、協調一致。

第十五式 壁虎游牆

功法:雙掌撐地,間距與肩同寬,手指朝雙腳方向,身體仰臥,背部離地面約五六厘米,曲肘,雙腿伸直,腳後跟著地(圖26)。腰部及四肢用力撐地,身體向上騰空躍起,全身向頭頂方向運動,

第十七式 兩腳飛踢

功法:兩腿

力蹬地起跳,身體騰空而起,在空中,雙腿同時向前平踢,上身前俯,雙手分別拍擊腳背(圖30)。
提示:起跳時兩腿應屈膝蹬地與腰部用力配合好。空中擊響動作要迅速、準確,拍擊時兩腿可以向左右略微分開,上身應下俯。初練時兩臂屈肘高舉於頭頂上方,可以助跑三五步起跳。

功理:主要訓練四肢動作配合的協調性、靈敏性和彈跳能力。

第十八式 掃膛腿法

功法:左腿屈膝下蹲,腳尖朝前,右腿向體側伸直,腳尖內扣,上身前俯重心在左腿,雙掌撐地,掌指朝前(圖31),然後以左腳掌為軸,右腳掌緊貼地面,右腿伸直貼地,身體向左旋轉掃踢一周,連續掃踢六次,換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伸直貼近地掃踢,同樣掃踢六次。此為前掃腿,後掃腿的動作基本上同前掃腿,只不過、旋轉時伸直之腿不是向前,而是向後掃踢。後掃時雙掌仍需撐地,腳掌仍需帖地。
提示:掃腿時一定要以腰部發勁,帶動腿轉。
掃腿時腿要伸直腳掌貼地,切勿抬起。掃腿技法應勤練、苦練,不能僅滿足於旋掃一周,還可以掃一周半,甚至兩周。在少林武功中還要配合掃踢柏木樁,如能一記掃腿將樁掃斷,則大功告成,足見少林腿功之驚人威力。
功理:掃腿的方式有前掃腿和後掃腿兩種。其主要目的是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掃腿在技擊散打中有很高實戰價值,它可在避開敵人攻擊的同時,掃擊其足,使敵人失去平衡而倒地,故應多加訓練,左右腿前後掃都應熟練掌握。

圖解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種類

少林童子功有外功內功柔功,一直都是少林寺的秘傳功法,有養顏、固氣、延緩衰老之功效,從小練習晚年會有鶴髮童顏之回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