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功[武術術語]

內功[武術術語]
內功[武術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內功是通過氣的練習而成的,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進,從而達到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武術中可以提高耐力、戰鬥力和極強的自我保護作用等。這兩種功夫雖然用氣,但用得不系統。較之內在的力道來說,更傾向於外在的力道。內功來源於中華武術,尚有許多的深奧之處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研究與考證。

基本信息

簡介

說起內功,大家可能會想到《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里那些玄妙的東西。內功是一種動靜功結合的導引法,主要通過意守、以息運氣、呼吸鍛鍊等方法,以增強內氣而產生祛強身等功效。太極內功原系太極拳的內煉功,早先在武術界中流傳,以增強技擊能力為主要目的。

理論

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裡如何運行。

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學中醫的人都學過穴位,同時有一首口訣,講的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順序和時間。子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午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一天12個時辰正好周身運行一遍。這就是一個周天(先天大周天)。這個周天是人生來就不停運行的。練內功的人,控制他的內力在身體內快速運行,把本來應該一天完成的運行用一個小時完成,他還可能和正常人一樣嗎?而這個周天(後天周天)又分兩種,一種是大周天,一種是小周天。小周天是指控制氣血只繞行於任督二脈(上起頭頂百匯穴,下止襠部會陰穴。身體前面中央線為任脈,身體後面中央線為督脈),速度快但是長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氣血繞行身體所有經絡,長功快但是速度慢。這種程度的內功修煉則是只有“身知”的人才能作到的。

由來

(圖)內功內功修煉

中國內功應該誕生於1932年,它的“發明”人叫做李壽民。李壽民還有一個筆名叫“還珠樓主”,他與張恨水等人都是民國初年鴛鴦蝴蝶派小說的領軍人物。李壽民的代表作是《蜀山劍俠傳》 ,但他最為著名的成就是開創了“武俠小說”這一文學體裁,將古代傳說中的神話、志怪、劍仙、武俠融合於一體,創作出繁盛的武俠小說,開一代先河。

李壽民是在《青城十九俠》中首先提到“內功”的,而後,他在《武當七女》 、 《長眉真人傳》等書中將“內功”“學說”進一步完善。並在書中提出武當派是“內家功夫”、少林派是“外家功夫”的“學說”。解放後,李壽民改名李紅,並於1956年開始,奉上級指示在報紙上對自己創作的“封資修大毒草”,做出深刻的自我批判。1961年,他被革命小將“批判”致死。

在李壽民接受批鬥的同時,港台作家金庸等人開始接過李壽民的旗幟,深化他的內功“學說”,並開始創立各種武林門派,由此,李壽民創立的這種小說流派發展壯大,並從鴛鴦蝴蝶派中獨立出來,成為後來為大陸津津樂道的“武俠小說”。

李壽民死時,武俠小說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有好事者根據那些著名武俠作家所創立的武林門派,或者他們書中設定的主角所偏好的門派,把他們封為各大門派掌門人。比如梁羽生,他在書中創立了一個天山派,並喜歡把主角或者正面人物設定為天山派弟子,故而被人稱作是“天山派掌門人”。這就是後來所謂的武俠作家八大門派掌門人,十大門派,十八大門派掌門人的濫斛。

分類

1、硬氣功:此功多系武術、雜技中的功夫,如“撞石碑”、“指碎磚”、“力托千斤”等等各種特殊功能。

2、防病治病功(養生保健功):中醫認為,人體患病無非是氣乖亂、陰陽失調。而對疾病的治療,則以和暢氣血、疏通經脈、平秘陰陽為要。這正是內勁功最基本的功能。即練每一種內功都有防病治病的作用。如果某一功法防病治病效果明顯,其它功能較差,則稱為防病治病功。如松靜功、行功、樁功等等。

3、富力強身功:如果說養生保健是內勁功的初級效果,那么練內勁功的第二階段就是富力強身。通過練功,培養真氣,使臟腑、經絡、皮肉筋骨的真氣充沛,宣暢通達,從而強化人體的各部分的功能。以壯體為主要的功法,可稱為富力強身功。如站樁功、動功、硬氣功的基礎功等。

4、探索生命功:內勁功鍛鍊更進一步後,練功者通過內視功夫,認識人體經絡、臟腑、氣化等人體生命活動,揭示人體內部的生命奧秘。具有這種功能的功法,我們稱之為“探索生命功”。

5、智慧型功:“所謂智慧型功,即通過練某些功法後,練功者的智慧型發生質的躍進。智慧型功主要是增強人體整體性的有序化,從而開發人體大腦的潛在能力。

功效

1、構建強大的攻擊力。 能使身體異常結實,具備超乎常人的活性抗打從容抗拒對手的拳腳重擊,甚至運用內力反彈振斷敵人手腕。從內到外構成強大的威懾力量。

(圖)內功《太極內功》

2、激爆人體潛能。 產生強大的內部支持力,調動人體所有的內部能量力量如火山爆發銳不可擋。

3、增加抵抗力。 通經活絡解除疲勞.每練習一次感受全身細胞大氣動,每天堅持能使肌體協調平衡迅速消除疲勞,精力充沛、體格強健。

4、提高視力。 調節視神經有明目養目之功效遠離近視防範未然。

5、滋養大腦增強記憶力。為大腦充氧,激活腦細胞調節神經系統使你思維敏捷記憶超群。

6、 性能再造。 調整內分泌,改善男女性腺功能,對腎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美滿家庭生活。

7、 美容瘦身: 活化細胞,燃燒脂肪,增強新陳代謝調節微循環美麗肌膚,重塑青春自我。

8、延年益壽: 舒筋活絡,氣運人體任督兩脈理氣養血,精神愉悅治療、腎、、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病症,是老年人保健長生的秘方

少林內功

(圖)內功少林內功

少林拳法首先以內功為他的精義,此外更有禪修悟道的法門。練氣行功《少林洗髓易筋經》就是少林派的內功大法。再說,武當派阻師張三豐真人,原本就是從少林、豹、蛇、五拳的精髓變化脫衍而成武當陰陽和合,剛柔互用。以柔反剛的拳法的。世俗的人僅僅從外形動作上視剛猛雄渾為外家,綿軟周流為內家,實在是不明內、外的含義。所謂外。是指少林是佛門,方外之人;所謂內,是指武當為道門,方內之人的意思罷了,其實,武當、少林本是一脈兩枝,到了他們的高深境界則必然有他們獨特精奧的內功修法,僅以一般粗淺皮毛的功夫是無法成為一代高手的。

凡是練拳習功的入,第一緊要的是固其精氣,守其元陽。精穩則真氣旺盛。真氣旺盛則精神煥發,化精轉氣,傳布到全身內外各處。則可身體健壯,百病難生,氣力強大。為練真功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守元這一步、最重要的是平心靜氣。提高精神修養,見色無心,心無雜欲,持之以悟)意欲不興則無陽自固。平日勤苦得來的功夫,切不要貪一時的歡樂而前功盡棄,否則真功難成,望學習的人時刻收束身心,謹記莫違。

太極內功

(圖)內功
太極內功

太極內功法是一種動靜功結合的導引法,主要通過意守、以息運氣、呼吸鍛鍊等方法,以增強內氣而產生祛病強身等功效。太極內功原系太極拳的內煉功,早先在武術界中流傳,以增強技擊能力為主要目的。以其有良好的祛病保健功效,在本世紀60年代初,由李經梧等將本功法作為一種療法試用於臨床,經臨床驗證,效果頗佳。

可分靜煉式、動煉式、活煉式三類。

1.靜煉式:練功初期用之,適於防治疾病。常用的有如下幾種姿式:
(1)仰臥式:枕高約25厘米,肩下墊高3厘米,以舒適為宜,兩腿伸直併攏,足跟相靠,足尖分開呈八字形,兩臂自然伸直。置於體側,手心向下,平貼床面,兩眼微閉或微露一線光。
(2)靠臥式(半臥式):頭背墊高成坡形,余同仰臥式。或一腳置另一腳上,壓住解溪穴,以舒適為度。
(3)靠坐式:如坐躺椅上之姿勢,要求與靠臥式相同,亦可分足壓解溪穴與不壓解溪穴兩種。
(4)平坐式:與真氣運行療法基本坐式相同,即端坐式。
(5)站式:即太極拳之預備姿勢,為以下練功之基礎式。

2.動煉式:中級階段套用。
(1)站式:先作太極拳預備式,凝視片刻後,兩眼微合或微露一線光注視會陰,頭緩慢下垂,隨呼氣慢慢彎腰下蹲,蹲至兩膝發酸時,即固定姿勢,開始吐納。吐氣時,以意引氣向下,兩手自然伸開;吸氣時,以意引氣向上至命門穴,同時兩手握拳,進行抓閉(見後抓閉呼吸法)。

(2)活步站樁(太極看手式):須有站式基礎後練。自太極拳預備式始,右腳橫開一步,吸氣意貫丹田,閉息不呼,兩拳緊握,兩臂抬起,左手在前,左腿同時邁出,兩拳變掌向前按,目視前手之手指,左腳尖點地,十分之七的重心在後腿,雙肘略彎,右肘低於左肘,止步閉氣,至閉極難忍時再慢慢呼氣,同時兩手輕落體側,呼氣盡再行抓閉握拳,繼後如前法作活步站樁,左右手足位置相反。此式可根據練功者身體情況規定練功時間。

(3)帶功練拳:在有上兩式之基礎、內氣充實後,方可開始帶功練拳。若內氣不足,則須重新練抓閉法充實內氣後,再帶功練拳,練習拳種可由簡至繁,姿式由少至多。開始時可練簡化太極拳或太極十三式,或其他各式太極拳中的部分姿式。

4.活煉式:高級階段套用。無固定姿勢,用時則有,不用則無,採用喉頭呼吸法或意識呼吸法(見後述呼吸法)。以意行氣,氣通全身。此時可帶功整套練各式太極拳。平時也可隨時隨地隨意練功,走路坐車甚至說話、做事中皆可練習。

內功

內功指內勁的功夫,內勁的積累。人們在練拳時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做某一個動作偶然地出現一次不費力,特別輕巧,動作特別協調的情況。可以說,這就是內勁的發揮了。只是沒有練成自然的動作,因而還要在今後的鍛鍊中慢慢地提高出現這種狀況的機率。這種內勁出現的機率越多,就說明內功越深厚。
可以勾畫一下內勁、內功、內氣、內力這四者之間的關係。內勁是指人體神意氣力整體協調的運動。內功是這種運動持續積累,產生這種整體協調力的成功幾率和力度的大小,通俗一點說是是內勁的積累。內氣是內勁的組成部分,它與精神、意念等共同構成內勁的運動。內力則是內勁運動的外部表現,尤其表現為動作的協調性和對外部的打擊力。

修煉方法

太極拳內功修煉方法
丹田呼吸法
內功修煉有三大要素,即調身、調息、調心。其中的調息,就是指對呼吸的調整,武術諺語云:“能柔軟,所以能靈活,能呼吸然後能剛硬”。丹田之呼吸方法極簡單,吸氣時小腹自然凸起,呼氣時則意念肚臍與小腹內收,並後貼於命門即可!
肩胯開合
肩與胯,在內家拳中是人身體的根節,形意拳有“六合”之說,其中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能達外三合者,已經可以打前透後,輕易的致人於死命啦,這裡肩與胯又是關鍵的關鍵。
在本功法中,肩(肩胛骨)要求是以向上、向前、向下、向後的順序形成前縱立圓的運動,且吸氣時為向下向後,呼氣時則向上、向前運動,大家切不可忽視“肩不活,力不透”。
胯部是難以主動運動的,但在呼吸中也有開合,大家略為注意一下,以體會為主,不要追求大輻度動作。
雙手開合
嚴格的說,雙手開合這一步,還包括了雙腳的開合。但與肩胯開合一樣,下盤的開合為隱,上盤開合為顯。也就是說,在丹田吸氣外凸時,人的雙掌心的勞宮穴要有內吸之意,雙腳心的湧泉也同樣如此,此時人的五指(趾)皆要有內扣,扒之意;在丹田呼氣後貼時,則人的勞宮、湧泉要有外吐之勁意。
從傳統氣功的說法來講,雙手(足)開合可以迅速打開勞宮,練出開磚斷石,以及擊表傷內的小天星掌力,而我個人體會,這一要決是人修煉由外用內,開發人體潛能,功臻上乘的關鍵。
丹田開合樁功法
丹田開合樁功的具體訓練其實就很簡單啦:
雙腳平行站立,間距略寬於肩,下頜微收,虛靈頂勁,上身正直,從頭向下節節垂直放鬆,松肩,松腰,松胯,隨放鬆使重力落於雙足心連線之中點,雙膝略屈,五趾抓地。
雙手由身側緩慢上抬,於胸腹之間高度形成環抱狀,雙手掌心相對,掌指斜向前,然後隨呼吸之配合做雙掌之開合。
要求,以呼吸為號令,吸氣時,小腹隨之自然凸起,肩胛骨也隨之向下,向後張開,以肩胛帶勁手臂,手掌外張雙掌勞宮隨吸氣而內吸;呼氣時,肚臍隨之內收後貼於命門處,同時肩胛向上向前合,帶動手臂,手掌內合,掌心之勞宮外吐。勞宮外吐時,要意想雙掌夾一氣團,氣團密集凝實,兩掌壓之不動。
如此,功法為丹田開合功之第一步,下丹田的煉法,修煉得法者,七天之內,丹田形成氣團,勞宮穴打開,初具開磚斷石之實力,進一步修煉,大約36天之內,內氣可以打通大、小周天,百日之內氣貫周身,是習武、養生、健身的絕佳妙法。
說在後面的閒話:
丹田功的訓練,其內蘊豐厚,它結合了內丹功,武術的筋骨功以及各種訓練方法的精華,形成了高效速成的武學內功。山西派宋氏形意拳李旭洲太師爺一系的傳人,吳炳文先生曾說:“單求氣者,為氣所滯,單求力者,為力所拘”,這恰好是對丹田開合功的注釋。
在氣功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功法都練丹田,但成者寥寥,是丹田功難修嗎?絕對不是,一般練丹田的功夫,敏感者7天,慢的100天,基本就可以形成丹田氣團,可以行氣於大、小周天。可問題是,單純練氣,煉下丹田者,往往在幾天內就可以初步的精氣充足,進而欲望大灼,難以自控,使元精走遍,所以對於鍊氣者而言,煉精化氣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而在武術的力量訓練中,丹田功屬於腰胯的力量訓練,採用西式肌肉訓練者,沒有不傷腰的,所以有此人認為腰不是練出來的。
丹田開合功的妙處,則是把內修與外煉完善結合,把丹田、肩胯、手足結合起來,這是它高效速成的原因。
再者,內家拳中有龍虎二氣之說。有人說“鑽裹踐為技,龍虎二卸為擊”,還有人說:“龍虎二氣為技,鑽裹踐為擊”。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理解呢?將此“龍虎二氣”之說放在丹田功之後的閒話中,其實已說明了我的觀點,是以“鑽裹踐為技,龍虎二氣為擊”。何謂龍虎二氣?對丹田開合功深入實修,應該有所體悟!
練丹田開合功,還應適當節制自己的**,最好能節慾百日。
此外,內功修煉有三大要素,即身形、呼吸、神意。內家拳核心講究“形正氣順”。其內修之功驗主要從身形間架上得來,雖然修煉丹田開合功是以呼吸為重,但如果有人修煉的功效不明顯,那么應當從身形間架上尋求答案。
如果有人在室外煉功,效果不明顯,還可以找一棵松樹,以雙掌虛抱松樹,進行開合。這算個小竅門。
修煉本功時間、次數不拘,隨時可煉,尤其以子、午兩時為佳。唯一必須注意的,修煉本功之後,必修收功!

鶴拳道

鶴拳道用氣,氣沉丹田,注氣不注力,注意更注氣。而這“氣”,按中醫理論是指人體內能夠運行變化的精微物質,有一定的運行路線。武術家認為,這種氣的運行是可以鍛鍊的。練氣這種功,就是氣功,或叫內功。鶴拳道就是要練這種氣。鶴拳道所練的內功是一種丹田功。丹田可分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鶴拳道著重練下丹田,即正中小腹的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的地方。練時應氣沉丹田,有節奏地呼吸,呼吸應當做到綿、細、深、勻、細、柔、有力;且意守丹田。就這樣使丹田這個位置時松時緊,有節奏地進行腹式呼吸。不斷地進行這樣的鍛鍊,日久會使你每當訓練開始不久,就會感到腹內有一股暖氣血在流動,全身會慢慢感到發熱。這就是氣血在人體內舒暢地循環流動,它循著經絡,由丹日下行至足心(湧泉穴),然後上行經過背、頸,直到頭頂(百會穴再下行經顏喬至丹田,成為橢圓形的周流形式。這種氣血運行的速度很快,周而復始,不斷循環。在練丹田功時,腹部應當感到充實,並富有彈性,這樣日久會使體膚變得極其堅韌,經得住相當分量的拳腳衝擊。所謂“內練一口氣 外練筋骨皮”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人自出生長到成年,多則陰盛而陽衰。此“陰盛”指人體外形健美,此“陽衰”指人體內氣不足。內氣不足,氣血不能通達四梢,則人多有病,故應以削弱柔順形體之法以助內氣之增長,終達外形與內氣平衡,此練習鶴拳道之目的也。學者不可不知。
故看師者松活彈抖,竄蹦跳躍,快慢相間,剛柔相濟,未達陰陽平衡就盡力模仿,非但能健身,反傷身矣!所以學練鶴拳道必循矩,不可操之過急。

運用

在學習揉手之前,要熟練掌握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揉手時應把這八種勁適當地配合在一起使用。引化或擊發對方用的不是單純的一種勁法,而是由幾種勁混合而成的。這種混合勁不是指手式與外形的混合變化,而是特指內功發出時兼有幾種勁的作用而言。說到底,就是要根據對方的情況來使用內功。這也是功夫高深者在發勁時,總給人以“棚捋擠按皆非似”之感覺的原因。但必須注意,只有首先分別掌握了棚、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勁後,才能正確地將各種勁有選擇地混合使用。如:使用棚、按、擠之混合勁擊發對方,或用采、挒之混合勁引化對方時,再以肘、靠內勁為後援,就分別混合了五種或四種勁。使用混合勁時,不是事先構想固定要哪幾種勁相混合,而是完全取決於當時的情況和使用者的功夫高低,即根據套用自然混合。
這八種勁的本質皆是內氣。其區別只在於內氣的不同表現方式和使用方法。內功為“術”,是無形無象的。手法為“招”,是有形有象的。“術”為陰,“招”為陽,兩者必須相互結合。套用時,正如太極圖所示,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即招里必須有術通出,術要由招找到通出之路。光有招法而無術的結合是外力較量的手法,光用術而不用手法領出則不能影響對方。只有招中有術,術隨招出,才是內外相合的太極手法。
發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定發”,又曰“靜發”;一種是“活發”,又曰“動發”。定發時腳步不動。學發勁必須先從定發學起。定發是一種基本而又普遍使用的發法。
活發是在腳起腳落之間進行的,因此,比定發難,也比定發的威力大。活發法與活步揉手不同。要在熟練地掌握了活步揉手後方能懂得活發的奧妙。活發是在足提起而將要落地之際進行的。“足進一寸,手長一尺”,體現著活發的威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