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樁

木人樁

木人樁是將小念頭、尋橋、標指三套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模擬練習,它充分體現了永春拳的實戰意識與技擊方法。木人樁,為武術器材,以木材製造,有樁手及樁腳之設定。容許少量活動(彈性)。當作模擬敵人練習。鍛鍊手部接觸部分之剛強性,全身整體活動性。步法之靈活性。。

基本信息

簡介

木人樁是永春拳獨有的訓練拳腳、手法、身法的器械。木人樁是將小練頭、尋橋、彪指三套永春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模擬練習,它充分體現了永春拳的實路意識與技擊方法。通過練習木人樁。可將永春拳的所有手法腳法揉合到自由搏擊中去。拳論有云:化橋覓對手,有師更需求;無師無對手,鏡與樁中求。

木人樁是將小練、尋、彪指三套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模擬練習,它充分體現了永春拳的實戰意識與技擊方法。它與壓、徒手對練、永春推手等同屬對抗性訓練手段。

木人樁,為武術器材,以木材製造,有樁及樁腳之設定。容許少量活動(彈性)。當作模擬敵人練習。鍛鍊手部接觸部分之剛強性,全整體活動性。步法之靈活性。

由來

木人樁框格式木人樁
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少林寺的和尚們就已經用這種智慧型訓練工具來改進他們的武術教育了。據傳說,福建的南少林寺發明了這種人造的陪練夥伴。“有一個走廊上擺了108個木人樁,它們擺出108種進攻的姿勢,”詠春拳專家成威廉說,“這些和尚常常走出殿來,和這些木人樁一起練習他們的攻防技術。”

三個世紀前,這座廟宇變為一片廢墟。在倖存者中有個尼姑叫作能慧。她在這些木人樁的原理上創建了一種新的訓練裝置。“這個木人樁有三個胳膊、一條腿,可以實現原先的108個木人樁所演示的108個動作”,成教練說。

過去,木人樁是用一個大的樹幹做成的,有的木人樁有九英尺高,底部是錐形。“在地上挖個洞,其中3到4英尺要埋在地下,”成威廉說,“當木人樁被攻擊時,他會輕微晃動,訓練者就不致硬碰硬。”

在傳統的少林功夫中,和木人樁硬碰硬是為了訓練人們的力量,以備應戰。儘管一些武術家今天仍然熱衷於此,但詠春拳卻並不建議這樣作。相反,它用木人樁來訓練人們減弱敵人的進攻力度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尤其對於那些必須對付一個比自己高或壯的人,還有那些想要訓練自己的防禦能力的人。

製作方法

木人樁木人樁-尺寸
木人樁的尺寸,包括樁身高度、樁手長度角度、樁腳的角度長度因人而異。

大體要求是:樁身高度比自己略低,以便能夠“落”來打木人樁。

樁手長度是,自己前肘部至部位置的長度。樁手的粗細(外徑)和自己的前臂相當。在上邊的兩個樁手,高度至自己胸大肌的位置。角度是,(里)兩樁手間寬能放下一拳頭位置(日字拳、立拳),(外)兩樁手和自己的雙乳頭同寬或稍寬於雙頭。

下邊的樁手低於肚臍約8CM。與樁腳距離略約大於自己膝部到腳跟的長度。 樁長度比樁手長一點點,角度大約120度至135度。

用途

容許少量活動(彈性)。當作模擬敵人練習。鍛鍊手部接觸部分之剛強性,全身整體活動性。步法之靈活性。木人樁按標準規格製作,樁身、樁手和樁腳的粗細,以及樁身、樁腳、橫木和支柱的長度,都是按詠春的動作預先計算好的。這樣的木人樁可以幫助練習者糾正動作姿勢,同時還可以作為量角器糾正角度。如果練習者能充分利用木人樁,他一定會進步神速。遺憾的是,很多詠春練習者並未意識到它的重要作用,不能通過木人樁訓練來糾正動作的方向和角度以及與對手之間的相對位置,這也就使木人樁喪失了其量角器的作用。

現在,很多功夫練習者依靠木人樁來學習更多的動作,以誇耀其武術知識。更有甚者,竟在本來簡單實用的木人樁動作中加入很多花哨的技法以欺騙他的學生。這些人忽視了一點:詠春拳的價值就在於簡單實用。也就是說,一個可以在任何場合擊敗對手的動作要比數個有攻擊性但沒什麼實際效果的動作好得多。另外,在一年內掌握十個動作要比在同樣長的時間內學習一百個動作效果更好

起源和歷史

木人樁鐵板落地式木人樁
木人樁和詠春功夫哪個出現在前,這個問題很難解答,需要大量的研究考證。然而,根據武術界的一些傳聞,我們也許可以假定以下可能。

據傳少林寺有一條木人巷。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木人巷大概就是一排用作強化訓練的構造不同的木人。我們認為,最早的木人樁可能就是一根直立的木,用來代替練習者的對手。後來,早期的詠春祖師改進了這些裝置,直到像現在這樣裝有三隻,一隻腳。木人樁法最初應該也很簡單,經過改進,最終成為一套完整、系統的木人樁法。

據說葉師早年時,詠春拳剛剛傳入佛山,那時的木人樁法有140個動作,按不同的訓練目的分為十節。後來,葉師赴港開館授徒(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詠春功夫一直秘密流傳,是葉師首次開始推廣詠春並公開傳授),覺得木人樁法動作過多,過於複雜,於是便把它們重新排列為108式(108與星象相合,所以中國人比較偏好這個數字)。但是,經過數年的實踐,葉師發現108個動作並不足以涵蓋木人樁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因而最終又把這些技法重新組合為現在的116式。

發展史

木人樁葉問大師與木人樁
木人樁的起源眾說紛紜,沒有權威論證,我傾向的說法是以前粵劇紅船用來靠岸時插入水中系纜繩用的,平時則豎在船上加入橋手練功用。

現在佛山最流行的木人樁法有葉問彭南兩位宗師留下來的樁法,岑能先生根據阮奇山和張保的心法創出來的樁法也在小範圍流傳。姚才詠春派以前練的是竹樁,沒有木人樁,現在的傳人與時俱進,也創出了自己的木人樁法。

彭南在上世紀80年代初第一個在精武會門口樹起木人樁公開教詠春拳,詠春拳從此在佛山走出家門進到大眾。市面上賣的很多木人樁的尺寸都是後來的人去精武會量那根樁的,據我所知兩根上橋手尺寸有些偏差,不過大家以訛傳訛,倒也約定俗成了。

上世紀60年代 葉問去到香港後根據記憶將佛山木人樁的尺寸畫下,由幾個早期弟子將木人樁做了出來,從此香港也有木人樁了,並在以後流傳到全世界。據說當年葉問對木人樁法看得很緊,連李小龍提出用重金拍成影片都被拒絕了。但當時還是有人將葉問示範的樁法拍了下來,所以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網上流傳的視頻。常見的木人樁法有108式,但我相信是葉問那輩人形成的,梁贊那時候應該沒那么多動作。打空樁也叫樁影,也不是家家都有。佛山打樁影首推郭偉湛師兄,這是大家公認的。

張卓慶師父的樁法體現了葉問師公後期的詠春風格,去繁就簡,注重點對點的“食位”,非常適合我這樣的懶人去練。這是一種新產品,相信很快可以進入大眾的家庭。木人樁,也在變革中!

木人樁法

木人樁木人樁法
現在的116式木人樁法分為8節,如下:

第一節:十個動作。由左式起,主要包括格鬥式,攀手,左右攤手,橫掌和間手。本節側重步法姿勢。

第二節:十個動作。由右式起。

第三節:十個動作。由拍手起。側重點是內外門拍手的變化。本節還提供了有效的攻防掌法練習。

第四節:九個動作。由側身掌起。本節的重要性在於問手的變化以及與側撐腿的配合。重點應放在甩手直衝技術的套用,當受到對手強勁的壓制時,應立即以手或反擊。

第五節:二十一個動作。由雙攤手起。在本節中,練習者可以學到如何潛入對手防線以內並巧妙的攻擊其薄弱部位。比如,圈手的練習以及繞至對手側面實施攻擊的練習。

第六節:十五個動作。由伏手起。本節主要練習抱排手的套用

第七節:十五個動作。由左右扌間手起。側重點在於由膀手變捋手以及與其他攻擊掌法的配合使用。本節的最後一部分重點練習十字腿的套用及步法變化。十字腿時詠春拳中最具戰術性的腿法。

第八節:二十六個動作。由左右低膀手起,至收式止。本節包含了大多數腿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