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獨笛

小獨笛

小獨笛:佤族豎吹樂器。佤語稱“瓦格洛”、“蔚利”或“住”。廣泛流行於雲南西盟、滄源、孟連、瀾滄等佤族聚居地區。

歷史淵源

(圖)小獨笛小獨笛

小獨笛是佤族古老的豎吹樂器,管身竹製,音色圓潤、柔美,可以獨奏合奏伴奏。 早在東漢時期,小獨笛的前身豎逐就已流傳於民間。

到了隋代和唐初,小獨笛成為宮延中的主要樂器。盛唐時期,小獨笛在當時的樂制、樂府和宮廷樂舞中,一直是重要的樂器。宋代以後,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小獨笛的地位,以致在中國廣大地區已很難見到這種古老的樂器了。它目前只流行於閩南和台灣,是演奏福建南音離不開的樂器。

1300多年前,小獨笛東傳日本。從隋高祖開皇20年(公元600年)起, 日本曾屢派“遺隋使”和“遣唐使”前來中國,兩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許多中國樂器傳入日本。據傳,日本聖德太子特別喜愛小獨笛,曾親自吹奏,他當時所用的中國小獨笛,如今還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現在也保存著中國唐代傳去的8支小獨笛。

最早傳入日本的小獨笛稱為“古代小獨笛”,很長一個時期並未在民間流行,而是以“高貴樂器”的身份,只在宮廷雅樂中使用,或是作為達官貴人的玩物,故也稱“瓦格洛”。直到1871年以後,“普化小獨笛”才傳入日本民間。

樂器形制

獨笛外觀侗笛很相似,管身竹製,全長約30厘米。製作方法也類似侗笛,管的上端為吹口,在吹口處順竹統劈一小口,兩側各墊一薄竹片(頭大尾小),中間形成一個長方形吹孔。吹孔下部切一斜口,在正面近吹孔處開一橢圓形音孔。吹口內側呈弧形,設有笛塞。管身正面開有4 個按音孔,可發出5 個音。各地瓦格洛規格不一,音高不同,常用bB、bA調兩種。

音色特徵

1)佤族小獨笛的多個調性音色特徵

(圖)小獨笛小獨笛

中國民族樂器大家庭中,由於佤族小獨笛具有獨特的發音原理和製作方式,因而,具有多個調性音色特徵。眾所周知,佤族小獨笛是以竹管制作並與氣鳴發聲原理相結合的樂器,由於製作竹笛的竹料與製作原理簡便,佤族小獨笛可以按照樂音體系十二平均律各音名的結構,製作出十二支以上調性不同、大小不一的竹笛。各種不同調性的竹笛,具有著不同的音色特徵。

2)佤族小獨笛的“貼膜變聲”音色特徵

佤族小獨笛進入了“貼膜變聲”時期。所謂“貼膜變聲”,即在竹笛的吹孔與指音孔之間開一個膜孔,貼上蘆葦管內壁的一層薄膜,使竹笛發出的音色清脆、明亮,並且使竹笛的音量也得以增強。竹笛演奏者正確地選用笛膜與調整笛膜的鬆緊,是掌握竹笛“貼膜變聲”音色特徵的關鍵。

3)由演奏控制的音色特徵

奏控制的音色特徵,即竹笛演奏者在吹奏過程中,由於射出氣息速度的快慢不同,控制口形的鬆緊狀態不同,以及下唇蓋壓吹孔邊沿的多與少各各異等,使竹笛發出的音色具有“音色可變”的總體特徵。竹笛演奏者如能充分掌握、運用由演奏控制生成的各種不同的音色變化,對提高竹笛的藝術表現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吹奏方法

(圖)小獨笛小獨笛

(1)含氣。主要依靠舌根收縮,喉咽腔打開使口腔、咽喉容積增大,含氣量增多。

(2)擠音。將口腔、咽腔里含的氣通過舌根向前上方的推力以及下頜的上拉力使口腔容積減小,氣壓增大,口腔、咽腔里含的氣就被擠出(這一環節是尤其重要,舌根前推與下頜上提的力是發音的關鍵)。解剖學的常識告訴我們,頜舌肌、莖突肌的收縮使舌根向上方運動,頜舌肌收縮,使舌根向口腔前部運動。這兩組運動使口腔的容積積極迅速減小,從而口腔內氣體壓強增大,形成擠氣的原動力。當擠出的氣經過有控制的風門時,倘若氣的角度、風門、口勁協調得當,便可以獲得類似於吹氣的效果,使小獨笛發音。

(3)吸氣。由於擠氣與吸氣的動作屬於不同的肌肉群運動,這種互相獨立的運動功能使我們完全可以在擠音的時候,讓吸氣肌肉群同時“開展工作”。解剖學告訴我們:吸氣肌肉群包括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後斜角肌、胸小肌、前鋸肌、上後鋸肌、胸大肌及提肋肌等幾部分。它們協調運動的作用是使肋骨分別提高或轉動,以擴大胸腔的容積,肺葉得以擴張,肺部氣壓減低,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體外空氣順利地通過鼻吸入。

(4)續吹。當相對軟短暫的吸氣動作結束後,下一個連續的動作便是打開會厭與軟顎。續吹的關鍵是減少擠音、吹音銜接時產生的不可避免的痕跡。即儘可能地減少擠氣與吹氣時口風的角度、速度、口勁以及口形的變化。續吹之後,便進入了下一次換氣的準備。準備、閉咽與擠音、吸氣、續吹4個動作的連續進行,循環換氣便得以不斷延續。

樂器演奏

(圖)小獨笛小獨笛

小獨笛演奏者在吹奏過程中,由於射出氣息速度(簡稱“氣速”)的快慢不同,使小獨笛的音色產生變化,這種“氣速”不同所產生的音色變化對小獨笛的藝術表現有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演奏中運用氣速較快者,所發出的音色較悶暗、緊張度較強;運用“氣速”較慢者,所發出的音色較松潤、秀雅。根據上述原理,小獨笛演奏者在藝術表現中,應充分運用“氣速”變化的演奏控制手段,使其產生的音色變化適合小獨笛作品藝術表現的要求。如:小獨笛演奏者在演奏《出工調》這首小獨笛作品時,應充分運用較快的氣速,使其音色既柔美,又帶有一定緊張度色彩,以此表現遼闊的大草原寬廣、壯觀的動人景象,以及牧民們粗獷、豪放的性格。同樣,小獨笛演奏者在演奏《姑蘇行》這首小獨笛作品時,應運用較緩慢的氣速,使其音色松潤、秀麗,以此表現出江南亭、台、樓、閣的俊俏以及溪水潺潺的秀麗景色。

小獨笛演奏者控制口形鬆緊的狀態不同,其音色也有著顯著不同,這對小獨笛藝術表現有較大的影響。在吹奏過程中,控制口形較松者,發出的音色較明亮;反之,控制口形較緊者,發出的音色較悶暗。根據這一原理,小獨笛演奏者在藝術表現中,應根據不同作品的思想內容以及不同藝術風格的要求,對口形鬆緊的狀態做相應的調整,使其發出的音色變化適合作品的藝術表現。如:小獨笛演奏者在演奏《收工調》、《串門調》作品時,不可使用過於明亮的音色,而是應根據控制口形鬆緊的原理,使發出的音色較悶、暗,以適合這首作品的藝術表現。此外,演奏者除了運用調整口形鬆緊產生音色變化手段外,還需要運用其它調整音色的手段進行協調、綜合運用。如:運用選擇笛膜的厚薄、調整笛膜的鬆緊、以及增強笛管的濕度等手段,來調節小獨笛的音色變化。小獨笛演奏者如能對上述諸多改變音色的手段加以充分運用,必將大大提高、增強小獨笛的藝術表現力。

小獨笛演奏者在吹奏過程中,下唇蓋壓吹孔邊沿的多與少對音色變化與音準變化均有較大的影響,對小獨笛藝術表現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吹奏中蓋壓吹孔邊沿較多者發出的音色輕柔、飄逸,音易偏低;反之,發出的音色結實、明亮,音易偏高。根據此原理,小獨笛演奏者在藝術表現中既要重視其音色變化的作用,同時,又要重視對音準的正確控制,如此,方可較好地掌握、運用演奏控制的音色變化與音準在藝術表現中的作用。

藝術表現

(圖)小獨笛小獨笛

中國佤族小獨笛的音色特徵,決定著中國佤族小獨笛的基本音色,使佤族小獨笛的音色清脆、明亮、且富有較強的穿透力度。根據中國佤族小獨笛的基本原理,佤族小獨笛演奏者在掌握佤族小獨笛音色特徵在藝術表現中的作用時,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重視:

①佤族小獨笛演奏者首先應不斷增強對小獨笛的感生認識和理性認識,在演奏過程中,逐漸提高對佤族小獨笛良好音色的辯別能力,這是掌握好佤族小獨笛音色特徵的關鍵。

②小獨笛演奏者應選擇優質笛膜,科學地加以貼上,並且儘可能將笛膜的鬆緊度調至最佳狀態,使佤族小獨笛音色特徵得以充分展現,這是進行佤族小獨笛藝術表現的基礎。

③小獨笛音色特徵是佤族小獨笛藝術表現的基本手段,佤族小獨笛演奏者無論是在獨奏、重奏還是伴奏、合奏中,都要充分重視佤族小獨笛的音色特徵,時刻把握好音色的明亮度和穿透力度,這是中國佤族小獨笛“貼膜變聲”音色特徵在藝術表現中的重要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