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十三馬街書會

寶豐十三馬街書會

來自全國各地的藝人便負鼓攜琴雲集馬街,馬街雖小,卻是藝人心中的聖地。不論是曲藝名家,還是鄉村藝人,到馬街說唱,是一種化不開的情結。

基本簡介

每逢農曆正月十三,來自全國各地的藝人便負鼓攜琴雲集馬街。馬街雖小,卻是藝人
馬街書會盛況馬街書會盛況
心中的聖地。不論是曲藝名家,還是鄉村藝人,到馬街說唱,是一種化不開的情結。藝人們說書亮藝,以書會友,切磋技藝,爭當書會狀元。無論田間地頭,房前屋後,溪畔河邊,溝坎連著溝坎,戲台連著戲台,書攤挨著書攤。藝人們或臉對臉、或背靠背,打起簡板,拉起胡琴,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這神奇的鄉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聽時神采飛揚,無人聽時自得其樂。他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台,風颳不走,雨打不散,千餘台書攤匯成一個波瀾壯闊的曲藝海洋。他們說古道今,唱者如在夢裡,觀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萬雙簡板的顫動中,藝人們演奏著世代相傳的鄉音大律,盡情地釋放和宣洩內心的歡悅和悲苦。

歷史源流

馬街村位於寶豐縣南,距縣城7.5公里。是號稱八百里伏牛山東麓丘陵地帶的一個典型的自然村落。
到過馬街書會的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全國各地的民間曲藝藝人,不用邀請,都會千里迢迢雲集馬街。他們在會上說書亮藝、以書會友、交流技藝、面對觀眾平等競爭,爭當說書狀元。遠近的人們扶老攜幼、乘車步行、投親靠友,蜂湧而至。商販攤點、風味小吃、琳琅滿目,熱鬧非凡。書會綿延幾百里,滿山遍野簡板顫動,絲弦聲聲。三天盛會藝人近千,觀眾以及逛會的老百姓多達數十萬人次。馬街書會特別是第二屆中國曲藝節在平頂山市舉辦後,規模越來越大、遊人越來越多,盛況空前,馬街書會更是名振全國,蜚聲海內外。
一個平平凡凡名不見經傳的小集鎮,一個交通不便、經濟並不發達的偏僻小山村,為什麼會產生如此轟動效益?為什麼會對曲藝名流和民間藝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什麼會受到歷代老百姓的歡迎,歷時七百多年至今而不衰?要真正了解和理解馬街書會,必須追溯它悠久的歷史,研究探討它的起源和發展,根據大量歷史資料分析和現場的調查研究,概括為三種傳說和一個根據。
1、傳說很久以前,馬街有個說唱大鼓書的老藝人叫馬德平,收了很多弟子,他去世時正值農曆正月十三,弟子們給他送葬,為了表示悼念,就圍成一圈演唱。第二年祭日,弟子們來上墳又聚在一起。就這樣年復一年,弟子帶弟子代代相傳,由紀念師尊而形成習俗,成了馬街書會的起源。
2、馬街地處丘陵地帶,春冬之交常常乾旱少雨,當地民眾就到馬街火神廟祈雨。因請不起大戲,就請來遠近的說唱班。年年祈雨、年年熱鬧,久而久之約定成俗,馬街書會也就由此而生。
3、馬街一帶地脊民貧,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正是農村青黃不接之時,各地民間說唱藝人為了度春荒,就在馬街聚會演唱,好讓遠近村莊請走,以顧溫飽得以生存,世代相沿,流傳至今,馬街會仍保留著這個風俗。
4、根據馬街廣嚴寺和火神廟的碑文記載“古剎大會起於元延祐年間,盛於明、清。”即公元一三一四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寶豐縣誌和寶豐大事記對此也有具體記載。例如: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三馬街書會,會首司老八要求與會藝人每人捐香資一文,計得二千七百文,即到會2700名藝人,可見書會之盛況。
這三種傳說在民間廣泛流傳,雖然無多少文字根據,僅為民間傳說。但它與馬街書會悠久的歷史相呼相應,是曲藝藝術發展史的重要篇章。反映了馬街書會在長期的沿革過程中,無數窮苦藝人的悲慘生活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馬街書會展望

四川的清音,京津的鼓書,蘇杭的評彈,河南的墜子,福建的南音,廣西的文場,廣東的粵曲等等,每個曲種都有它悠久的歷史和動人的傳說,都產生過偉大的藝術家和優秀的唱腔、唱段及傳世之作。馬街書會雖然歷史悠久,傳說動人,卻沒有產生過舉世聞名的曲藝藝術家的曲種,但,它卻以自己獨特的風姿站立在曲藝藝術大家庭中,因為它產生了古今聞名的文化市場——馬街書會。以“曲藝之鄉”的美名和熱情迎接著全國曲藝界的朋友們,舉辦著一年一度的馬街書會!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古老的馬街書會正以青春的姿態,迎接著新世紀的到來。自1995年10月第二屆中國曲藝節在平頂山成功舉辦以後,馬街書會的規模和形式又有了新的變化和擴大,1997年到會的曲藝已達460棚,近二千藝人。“說書狀元”的競爭更加激烈,說唱的技巧和內容從數量到質量上都大幅度的提高,音響設備,服裝道具更加先進。而且,每年都邀請全國著名曲藝藝術家和說書狀元們同台演出,組成精彩的“馬街書會”文藝晚會,招待來自全國曲藝界的朋友和聞名而至的遊客們。正月十三馬街書會已經成了馬街和我縣及平頂山市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平頂山市委和市政府正在積極籌備中國曲藝城(中國曲藝中心),以實際行動為繁榮曲藝事業,做出貢獻。
曲藝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來自鄉土,植根於鄉土,像一朵帶著獨有鄉土芬芳的鮮花,盛開在祖國的百花園中,馬街書會就是這園中肥沃的泥土,鮮花紮根在這泥土裡,必然是更鮮艷、更美麗,這就是花與根的生命意義。

魅力

正月十三是馬街書會的正會。為了趕會期,來自全國各地的藝人因路途遙遠,從初八就開始趕往馬街村。每逢正月十三,馬街村東頭的田野間如同一個大都市,到處是比肩接踵的人群。
凡到馬街書會亮書的藝人大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會場上的火神廟裡燒香朝拜,然後規規矩矩地為神說唱一段,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能把書儘快"寫出去"。火神廟位於馬街村東北側,應河橋北端的田野間,此廟是沙河、汝河流域中眾多火神廟的總廟。
在書會的藝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齡老人,也有四、五歲孩童。有三口之家組成的、也有幾人聯幫組成的說唱團,你拉,我唱,他演,配合十分默契。當然也有不少唱獨角戲的藝人,他們有的在地上栽一根木桿,綁上一個小揚聲器,便自拉自唱起來;有的乾脆將小喇叭放在田埂上,坐在土地上或是站在田間自娛自樂。

節目

打擂

每年的馬街書會都要評出"書會狀元"。"狀元"都是唱得最好的,書價最高的,最受民眾歡迎的藝人。這種民間的評選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馬街書會無疑是眾多藝人吹拉彈唱,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種農民文化盛會。樂器種類之多,曲種曲目之繁雜,令人稱奇。在這眾多的曲種當中,最受人喜愛的就數"河南墜子"了。它的特點是說唱內容簡捷明快,演技幽默傳神,讓聽眾聽之易懂,過癮。
馬街書會每年亮出的曲藝種類比較多。"河南墜子"是書會當中的第一大曲種,到會藝人的80%要說唱它。它形成於20世紀初,有東路、西路、北路之分,因地域性差別而形成三種不同的演唱風格。其特點:鏇律悠揚、節奏明快唱腔渾厚、淳樸、高亢、暢快。但近年來,由於電子樂器的迅速發展,使傳統的曲種形態發生變異,且風格的差異也在逐漸縮小。
近年來,流動於馬街書會上的曲種,除了"河南墜子"之外,還有:三弦書、大調曲子、大鼓書、評書、徐州琴書、道情、湖北漁鼓、鳳陽花鼓、四川清音、山東快書、陝西快板、相聲、小品等10多種。

樂器

在歷屆馬街書會上都可看到一種極為普通的樂器,也就是河南墜子裡說唱最常用的一種叫"簡板"的樂器。該樂器寬3厘米,長30-40厘米,一般用梨木、紅檀木製作,音色微顫清脆。(藝人在說唱時手中打節拍所用)。
還有一種藝人們自製的土樂器,藝人在打簡板說唱時,一邊拉板胡,一邊用腿上綁著的可拉動的木錘,擊打木魚似的木管,隨著說唱內容,感情的變化,藝人可用腳牽動木錘可快可慢地進行敲擊。這一獨特的演唱形式,簡直就像一個小說唱團。
當然,書會上還有許許多多好玩的樂器。比如,藝人自製的說不上名稱的大小古琴,一種是坐立彈撥式的古琴,一種是架在肩上用弓子拉的古琴,音色古樸、渾厚,據說,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還有的藝人別出心裁,在用嗩吶演奏樂曲時,巧妙地用一個小鐵碗,在喇叭口來回移動。有時加篾子,使吹出來的樂曲似人與人之間對話,生活氣息十分濃郁,富有人情味。

亮書和寫書

藝人在書會上說唱為"亮書",邀請藝人說唱為"寫書"。"亮書"是指藝人們在浩瀚的書會會場上擺陣對歌,以展示自己吹拉彈唱的技能。而"寫書"一詞並非指著書立傳,它是隨著中原民間文化的發展,自然形成的一種文化交流現象。在鄉下如果家裡"過事",就來到書會上選擇說書人,他們以質論價,即通過對演唱者水平的評估,選擇自認為好的,便私下與說書人商議書價,或找經紀人在袖筒里比劃價格,說定後就留下日子,請說書人家中演唱。書價一般是根據上年收成的好壞和藝人說唱水平的高低而定。小則一棚百十元,多則一棚幾千元(一個說書攤為一棚)。有時,一個村竟能寫回去十幾棚。這樣只好就街說唱,一攤挨一攤,爭相亮絕活,形成了對台戲局面。
在熱鬧非凡的書會上,觀眾除了看熱鬧,還要像相親一樣地把中意的藝人請回家中痛痛快快的說唱幾天。他們當中有致富後還願的,有蓋新房圖吉利的,有娶媳婦助興的,總覺得這樣辦才會更隆重些、體面些。

現狀

曲藝作為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也面臨著藝人越來越少,技藝無人繼承的危機。寶豐馬街書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馬街書會,俗謂“十三馬街會”,是全國民間曲藝藝人的盛會,每年農曆正月十三在寶豐縣城南10華里以外的馬街村舉行。這天,來自河南各地及山東、河北、安徽、湖北、四川、江蘇、陝西、甘肅、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藝藝人,負鼓攜琴,匯集馬街。正月十三一大早,各地藝人都從四面八方來到了會場。他們一二結伴,三五為組,在河坡處、山崗上、麥地里、小路旁擺下陣式,紮起攤子,打起簡板,拉起琴弦,這就開始了說唱。再看趕書會的民眾,一個個扶老攜幼,拖家帶口,頂著仍有幾分凜冽的寒風,沿著鄉間公路和村邊小道潮水一般向馬街湧來。不上半天功夫,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廟前廟後,到處人頭攢動,摩肩接踵;說的、唱的、聽的、看的、游的、逛的,好不熱鬧。
外省外地的藝人來趕會,多是要提前幾天動身的。雖然是千里迢迢,但他們從來不用擔心,多少年來,只要在正月十三這天來到馬街,就一定能趕上書會。不說麗日融融,就是遇到了雨雪風天,書場照樣紅火。人們打著雨傘,穿著膠鞋,踩著泥濘鄉道、樂呵呵地照說、照看,興致絲毫不減。藝人在會上說唱,是為“亮書”;約藝人說唱,則稱為“寫書”。在正月十三這天,附近很多縣區的農民除了趕書會看熱鬧外,還要辦的一件大事兒,就是在會上“寫書”——像相親一樣,把中意的藝人請回去痛痛快快地說唱幾天。他們當中,有的想慶賀豐收,助助興;有的是修房蓋屋,圖個吉利;有的要娶媳嫁女,覺得這樣的大事應該辦得隆重些。這樣“寫”台說書戲,花錢不多,事兒辦得挺美,在村里老少爺們中也很體面。當他們在藝人中相中了自己最滿意的之後,便開始商議書價。書價一般是以上年的收成好壞和藝人的水平高低來定的,少則一棚百十元、幾百元,多則七八百元,最高也有上千元、幾千元的。雙方談妥了書價,藝人就收起攤子隨寫書者而去,這就算是“寫出去了”。如果在這一天沒有被寫出去,第二天——是正月十四到十六的馬街元宵燈會上也會被請走的,最終皆大歡喜。在書會上“寫書”,有時一個村能寫回去十幾棚,這樣只好就街說唱,一攤挨一攤,爭相亮“絕活”,形成了唱“對台戲”的局面,場面好不熱鬧。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是馬街書會的輝煌時期,據寶豐縣文化局每年的到會藝人登記表顯示:1996年到會610攤1800名藝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會僅有82攤,不足500人,近年來,馬街書會參會藝人更是越來越少,參會藝人的平均年齡卻越來越大,大部分藝人因生活困難紛紛改行,年輕藝人鮮有出現,曲藝市場逐漸萎。

價值

已被列入"河南省瀕危民俗文化搶救工程"之一的馬街書會是在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街書會國農村土生土長的中國農民自發形成的文化盛會,被稱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
作為具有鮮明特點的民間曲藝交流交易場所和文化空間,馬街書會的突出特點在於:
1、規模大,居全國之冠;
2、歷史久,源遠流長;
3、說書"寫書"(與藝人約定說書契約),形式獨特;
4、內涵豐富,影響力大;5、以書會友,藝鄉情深。
馬街書會為藝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切磋技藝的場所。每年書會期間,來自各地的曲藝藝人滿懷虔誠前來"亮書"(展示說書藝術),以天當幕,以地為台,說、拉、彈、唱,以藝會友,代代相傳。觀眾動輒十萬人以上,影響輻射周邊數百公里。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搶救措施及未來

在馬街書會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河南省政府啟動"河南省瀕危民俗文化搶救工程"對馬街書會進行搶救性保護,如擴大會期,引入競拍機制,最大限度的保證藝人利益等,使得一度萎縮的書會重現盛況,2009年度書會藝人達1000多,書棚達180多棚,聽書人次達20多萬人次,基本重現歷史最盛時期。
相信馬街書會在得力有效措施的保護下繼續發展壯大,再邁上新的台階。

書會軼事

常年以來,馬街書會都是有組織的,但是這種組織比較鬆散,清朝同治二年,當時會首司士選,有人問他來趕會的藝人有多少人吶?司士選當然不能一口說出來,但是他是個很有辦法的人,他讓自己手下某個管事在火神廟香案上放一個大斗,要求來說書的藝人給火神廟進香錢,一個人只能丟一個銅錢,不能多也不能少,散會之後數了數,一共有兩串七百銅錢,意思即為差不多2700名藝人來趕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