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

宰我

宰我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學生。

簡介

宰我(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稱宰予春秋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為孔子門下“十
宰我
哲”(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他口齒伶俐,和子貢一樣因為辯才而有名。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宰予後來當了臨菑大夫,又說其參與田常作亂而被陳恆所殺,但唐代司馬貞疑此說把闞止(亦字子我)當宰予。唐玄宗時被追封為“齊侯”,宋代追封為“臨菑公”,後改稱為“齊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宰子”。

宰予_小故事

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了中唯一一個敢正面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他指出孔 子的“三年之喪”的制度不可取,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因此認為可改為“一年之喪”,被孔子批評為“不仁” (見 《論語·陽貨》 )。他還向孔子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他假設這么一種情況:如果告訴一個仁者,另一個仁者抻進井裡了,他應該跳下去救還是不應該跳下去救?因為如跳下去則也是死,如不跳下去就是見死不救。孔子認為宰予提的問題不好,說:“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 ( 《論語·雍也》 )認為宰予這是在愚弄人。
有一次他問他的老師孔子說:“一個人死了父母以後要求守孝三年,這時間是不是過於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儀,禮儀一定會遭到破壞的;三年不奏樂,音樂也肯定會潰散。依我之見,守孝的時間一年也就夠了。”孔子反問:“父母去世一年以後就一切恢復正常,你能心安理得嗎?”宰我說:“能。”孔子說:“你要是能安心就那樣做。君子在為父母守孝的時候,即使吃美食也不會覺得甘美,聽音樂也不會覺得好聽,所以才不忍心那樣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說:“宰我實在是太不仁義了。小孩子生下來三年後才開始能稍微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子女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道理呀。”

宰予晝寢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①也!於予與②何誅③?”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孔門弟子宰予畫像,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論語·公冶長》)
宰予晝寢,被孔子罵作“朽木”和“糞土之牆”。孔子認為宰予言行不一,說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並且從宰予那裡改變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哀公問社與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