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伯牛

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任中都宰。 孔子在總結其學生特長時,把他列為德行優秀者之列。 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東巡,祀孔子時以他為配。

〖冉伯牛〗(生卒年不詳)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魯國人。出身"賤人"(敗落貴族後裔)家族。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稱者之一。孔子任魯國司寇時,任中都宰。孔子在總結其學生特長時,把他列為德行優秀者之列。孟子在評論孔門弟子時則把他列為德行的首位,可見其在仁德修養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禮節,受到稱讚,《尸子》中記載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經常請他來侍奉和幫助。他為人端莊正派,孟子認為他的行為大體與孔子相似;王充則認為他的德才達到了稱聖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則認為他是行善而遭惡疾的典型,可見他的德行對後世影響之深遠。歷代官府對他都很尊崇。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東巡,祀孔子時以他為配。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列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二十七年(739)贈"□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東平公";度宗鹹淳三年(1267)改封為"□公",從祀孔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