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積液

宮腔積液

宮腔積液主要是炎性滲出物導致的,也就說和炎症的感染有一定的關係,和物理治療宮糜沒有什麼關係,無論急性或慢性子宮內膜炎伴有宮頸管阻塞,以致宮腔內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暢,即可形成宮腔積膿,但有可能是宮頸的炎症上行感染導致的。引起子宮積液的主要原因有: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子宮頸管粘連、堵塞;生殖器畸形。出現子宮積液,患者可表現為下腹墜痛,同時可有白帶增多以及血性分泌物。出現上述情況應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宮腔鏡檢查和子宮診刮,明確原因後再對子宮積液進行相應治療。人工流產亦可引起子宮積液,可通過B超進行子宮積液的檢查。最常見的原因是輸卵管或盆腔腹膜炎症所致。當輸卵管由於淋球菌感染、結核菌感染、衣原體感染支原體感染或其它細菌感染,使輸卵管發炎時,可破壞輸卵管內膜上皮組織,使輸卵管閉塞,炎症可以使輸卵管黏膜破壞而形成瘢痕,引起管腔狹窄或阻塞。

基本信息

診斷標準

宮腔積液宮腔積液
一、病史有宮頸雷射治療、手術史或急慢性子宮內膜炎史。
二、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是下腹墜痛,可伴有全身症狀,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
2、慢性子宮內膜炎而逐漸形成的宮腔積膿,可以無明顯症狀。
3、婦科檢查子宮增大、柔軟、有觸痛。宮旁結締組織可有明顯增厚,可有附屬檔案的炎性包塊。
三、輔助檢查
1、以宮腔探針人宮腔如有膿液流出診斷即可確立。
2、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必要時診刮取子宮內膜組織作病理檢查,以了解有無惡性病變。
宮腔積液治療:宮腔引流術

適應病症

1、宮頸粘連、宮內膜炎症、宮腔結核等引起的宮腔積液(膿)。
2、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放射治療後出現宮腔積液。
3、了解和確定宮腔積液的性質。

手術步驟

手術手術
1、體位截石位。
2、暴露宮頸
陰道、宮頸消毒後,置陰道窺器,用宮頸鉗固定宮頸。
3、探宮引流
用探針向宮體傾屈的方向探測子宮深度,探入後用宮頸擴張器擴至宮腔積液順利流出。必要時行診刮。

術後處理

1、宮腔液檢測

如宮腔積液為膿樣,應將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若為腫瘤或放療後宮腔內積液,應行細胞塗片檢查,並儘量取出組織送病理檢查,以排除腫瘤復發。
2、引流
術後應注意保持宮腔引流通暢,宮頸管的通暢是引流的關鍵。儘可能將宮腔液引液乾淨。必要時行“b”超檢查。
3、抗感染治療
如為宮腔積膿,術後應積極抗感染治療。

並發病症

1、探宮受阻
宮腔積液多為各種不同原因的宮頸粘連、堵塞所致,手術時往往不易探入宮腔。因此,術前應對子宮大小、方向、性質有較清楚的了解。探宮時如遇阻力,應將探針的角度和弧度調整,並加一定的力度,成功率則較高。
2、穿孔
多為探針器所致的子宮穿孔,可能是對子宮的屈度判斷錯誤、使用暴力操作或病變使宮壁變薄、質脆所致。穿孔可達腹腔、闊韌帶、直腸前或膀胱後壁。發現子宮穿孔,應立即停止操作,觀察患者脈搏、血壓、腹痛等情況,並給予子宮收縮劑及抗生素。輕度穿孔,保守處理即可恢復,若出現大出血和內臟損傷等情況,則應剖腹處理。

預防保健

預後:
積極治療後一般性炎性宮腔積液可治癒;癌性宮腔積液預後不良。
預防:
對感染性疾病應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對於惡性病患者,應做好腫瘤患者的“三級”預防工作。
預防育齡婦女進入老年期後,由於生殖器官萎縮,卵巢分泌雌二醇功能停止,同時免疫功能亦逐漸下降,因此老年婦女易發生婦科病。
針對本病發病特點特提出以下預防措施:
(1)加強對絕經後女性的衛生宣教工作,勤洗澡,勤換內衣,保持外陰清潔、乾燥。
(2)適當參加體育鍛鍊。
(3)保持心情舒暢,增強免疫能力。
(4)圍絕經期內取出宮內節育器,若有不適,及時就醫。
(5)每年例行常規婦科查體,注意控制自身疾病如糖尿病等。

保健食方

飲食應該以清淡為原則,最好不要吃蝦、蟹、羊肉、狗肉、鰻魚、鹹魚、黑魚等發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舊病復發。
保持低脂肪飲食,多吃雞肉、雞蛋、鵪鶉蛋、瘦肉、鯽魚、甲魚、白魚、芹菜、菠菜、黃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帶、紫菜、水果等風涼蔬菜及水果。
應該多吃五穀雜糧,比如豆類、玉米等,還經過多吃一些營養充足的乾果類食物,比如芝麻、花生、瓜子等等。另外,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要準時定量,千萬不能暴飲暴食。
可以多吃一些食海藻類食物,如海白菜、紫菜、海帶、裙帶菜等。因為海藻類食物含有很多的礦物質,比如鈣、鐵、鈉、鎂、磷、碘等。現代科學認為,常吃海藻食品可以有效地調節血液酸鹼度,避免體內鹼性元素因酸性中和而被過多消耗。所以,子宮肌瘤患者平時應該多吃一些海藻類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