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黃岡實驗學校

宜賓黃岡實驗學校

宜賓黃岡實驗學校是由黃岡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武漢市五星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宜賓魯能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創辦的一所具有現代化辦學條件的民辦學校。地處宜賓“魯能·山水綠城”範圍內的A—10、11地塊,北臨浩蕩的金沙江,與風景優美的休閒勝地翠屏山隔江相望。學校於2006年8月正式動工,2007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9月1日正式開學。建成後的新校園成為宜賓南岸西區、“魯能·山水綠城”高端居住區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與“山水綠城”內諸小區高素質人群、高品位物質生活和高雅的文化氛圍相諧配的一道靚麗的教育風景線。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占地面積36948平方米(約55畝),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學校設定國小、國中和高中三個學段,終極辦學規模為36個教學班,三個學部各12個教學班。創辦第二年,共開設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數為1020人。

師資力量

宜賓黃岡實驗學校宜賓黃岡實驗學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170人,專任教師80人。在已經招聘的教師當中,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25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市、縣、區級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13人;奧賽教練1人;中共黨員31人。通過暑期集訓、夏令營鍛鍊和其他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教師的師德、師能、師才得到快速提高,專業素質提高顯著。一支年齡、性別、學歷職稱結構合理的富有敬業精神和戰鬥力的師資隊伍已逐步被宜賓教育部門、宜賓社會廣泛接納。

辦學思想

宜賓黃岡實驗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想為指針,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質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信守生本教育哲學,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對家庭的未來負責。與宜賓魯能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教育品牌,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的迫切需求。

培養目標

學校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心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終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使學生成為適應未來、挑戰未來、創造未來的自豪的中國人。

改革目標

教育改革目標是逐步構建並不斷完善十大體系:

1、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繼承與創新相統一的與時俱進的學校文化體系;

2、觀念、體制、機制、制度、模式、方式、環境和技術創新體系;

3、融合國家課程理念,適應培養模式變革,突出辦學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突出養成性、參與性、人文性、實踐性、能動性、感悟性的主體性德育體系;

5、體現民主性、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體驗性、創新性的開放式教學體系;

6、科學、民主、務實、高效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7、體現導向性、過程性、多元性、互動性、激勵性的師生髮展性評價體系;

8、實現教學、教研、教改、科研、培訓一體化的教師專業發展體系;

9、安全、優質、快捷、高效的後勤服務保障體系;

10、以黨性教育系統、制度保障系統、權力制衡系統、民主監督系統、紀檢監察系統和領導行為導向模式為要素的學校廉政體系。

教育模式

學校正努力探索和實踐“自主——創新”的教育模式。在德育方面:極力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主教育,讓每個學生都主動的參與到學校德育工作的過程中來,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受教育者。在教學上:大力實踐開放式教學。通過多維度的教學開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努力實踐“科學、民主、優質、高效”的教學思想,以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育技術手段,爭取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和學生的整體最佳化。文化建設:努力創建人文化校園。結合宜賓的優秀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大力開發隱性課程:賦予高低錯落、綠樹成蔭、花草遍地、如詩如畫的校園的每一個景點以豐富的人文內涵,創造充滿關愛、積極向上的和諧人際環境,讓學生置身於美好的人文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人品、人格的升華。在管理方面:實行人本位管理。通過和諧學校的創建工作,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實現學校每一個人的自身價值。

教育亮點

創辦近兩年來,在宜賓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下,在全市人民的期待和鼓勵中,校全體師生艱苦奮鬥,奮力拚搏,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成果。這一年來,教育亮點頗多,摘要如下:

(一)2007年11月6日,宜賓市民辦教育規範管理現場會在我校舉行。與會領導、專家、民辦教育同仁共80多人參觀了校園。劉曉晨副市長和市教育局局長蔡曉鵬視察學校並作了重要講話。我校在會上交流了辦學經驗。宜賓市民辦教育規範管理現場會在宜賓黃岡實驗學校舉行,是對我校規範辦學行為的充分肯定。

(二)在各級別、各類別的競賽中,我校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08年4-5月,我校國小部學生參加由宜賓市翻譯工作者協會組織的第七屆中國小生英語講故事比賽暨第三屆青少年英語風采賽,在強手如林的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3人獲一等獎,另有8人獲二等獎,15人獲三等獎。獲獎人數之多,獲獎級別之高,在眾參賽學校中一枝獨秀。

2008第九屆“亞洲杯”奧數之星總決賽於7月23日~7月25日在香港香島中學隆重舉行。參加本屆總決賽的有來自美國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十多個城市代表隊,總計800多名奧數之星。我校在本屆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參賽代表隊總積分團體銀獎(在參賽學校中總積分第1名),參賽的16名學生全部獲獎,一等獎2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6人。四年級獲團體金獎。葉俊傑老師被破格評為金牌教練。

成果

在由宜賓市教育局、宜賓市體育局聯合舉辦的宜賓市第一屆學生體育舞蹈錦標賽中,我校3人榮獲拉丁舞第一名,4人分別榮獲華爾茲、恰恰舞一等獎,3人獲華爾茲、恰恰舞二等獎,10人分別獲得華爾茲恰恰舞快步舞三等獎。

2008年6月,在宜賓市教育局、宜賓市文化局聯合舉辦的“宜賓市心向奧運”青少年鋼琴比賽中,我校3人獲一等獎,4人榮獲二等獎。

在上學期舉行的第八屆PHE國際中國小生幼兒美術書法大賽中,我校2名同學獲三等獎,8位同學獲優秀獎。

2008年5月19日,學校舉行隆重的抗震救災募捐儀式,千名師生員工共捐集人民幣現款43622.40元,以實際行動回響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發出的抗震救災的號召,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心、愛心。

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德育計畫,學校三個學部廣泛深入地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以活動為載體,寓教於樂,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教育效果。整個活動都由學生參與策劃、主持和組織,學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時又是教育的主體,體現了我校主體性德育的模式。我校系列主題班會已經成為學校乃至社會的一大看點。

教學質量

學校大力推進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改革,教學質量不斷上升。在過去一年半宜賓市、區的統考和抽測中,我校國小國中學生總成績各項指標評價總積分名列三甲,高中上升趨勢明顯。在沒有進行入學考試,學生知識和能力基礎參差不齊的現實狀況下,短短一年半,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成績就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90%以上的學生都在原有的起點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校按照自己的管理思路和教學思想,基本實現面對現實、穩紮穩打、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爭取教學質量大面積、大幅度提高,最終贏得“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戰略性、實質性勝利的目標。

目標

學校的奮鬥目標是:立足宜賓,面向四川,走向全國,爭創一流學校,即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辦學條件,一流的教育質量。

宜賓市大中國小

宜賓,位於中國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長江至此始稱“長江”,故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轄八縣二區,本期我們來盤點宜賓內的大中國小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