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國有資產運營有限責任公司

2007年6月由宜春市林業國有資產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成立,正式組建於2008年10月,系國有獨資公司,註冊資本7000萬元,融資能力為3個億。截止2009年6月底,資產總額13128萬元,構成資產為土地、房屋、股權和貨幣資金等,淨資產6988萬元。自公司組建以來,主要參與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收管理工作和組織國有企業改制剝離出來的非經營性資產的公開處置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宜春市國有資產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為宜春市國資委全資下屬企業,宜春市國資委擁有該公司100%股權。該公司成立於2007年7月,淨資產約為7000萬元,目前主要進行了一些國有資產的處置和託管工作。2007年6月由宜春市林業國有資產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成立,正式組建於2008年10月,系國有獨資公司,融資能力為3個億。

資本結構

截止2009年6月底,資產總額13128萬元,構成資產為土地、房屋、股權和貨幣資金等,淨資產6988萬元。自公司組建以來,主要參與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收管理工作和組織國有企業改制剝離出來的非經營性資產的公開處置等。

國有融資平台職能定位

堅持“資源跟著項目走,事權隨著產權走”的原則,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最佳化資源配置的同時,輔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按各公司的職能定位、承擔的任務注入資產。(1)市國資運營公司作為市政府直屬綜合性國有資產營運機構,職能定位應是市本級國有資產的運營和重要項目的投融資平台,對市本級國有資產實行統一經營管理,實現國有資產由分散經營到集中規模經營的轉變,按照資產收益最大化原則,運用市場手段對資產進行分類處置和經營;實施資本運作,主要從事市政府重大項目的籌資、投資、建設、管理和營運,重要工業項目建設開發,對原國有企業的控股企業、參股企業和改制企業剝離的經營性資產完善管理、做大做強。

國有融資平台規劃和政策引導

學習和借鑑重慶等城市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制定宜春市國有投融資平台建設總體規劃,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控制力、帶動力、影響力,積極推進工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者統一,加快我市經濟發展。各國有融資平台要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編制行業和重點領域發展建設規劃,加強政策引導。市政府投資主管部門要及時發布和調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指導目錄,明確政府鼓勵、限制和禁止類投資項目。

加強監控體系建設

一是堅持風險防範的“三不原則”,原則上財政不給國有資產融資平台提供融資擔保;各國有資產融資平台的專項建設資金專款專用,不得挪用;各國有資產融資平台之間不得互相擔保,避免出現系統風險。二是加強內部風險防範,堅持“三個平衡”的基本原則,要求國有融資平台堅持市場經營原則,各公司在淨資產與負債、投入與產出、現金流三個方面保持相對平衡,防止投資過度膨脹所帶來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實行穩健的財務政策。三是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共同建立風險監測和預警系統,及時預測、評估、跟蹤和管理各種風險。

進一步整合重組國有資產

根據國有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使用權)分離以及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和有關政策法規,對全市經營性、非經營性、資源性、無形資產四大類國有資產進行有效整合重組。在儘快完成對經營性國有資產、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整合重組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資源性國有資產、無形資產整合重組,將全市的國有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國有森林資源、大中型水利資源及政府特許經營權(如市政設施廣告權、公交線路經營權、計程車號使用權)等政府公共資源性國有資產、無形資產,也通過宜春市國有資產運營公司這個綜合性國資運營平台進行統一管理運營,以發揮國有資產的綜合功能。市土地收儲中心也可以將土地使用權轉讓所涉及的權屬證書全部過戶至市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等單位名下,有效提高國有融資平台的融資擔保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