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委山

宛委山,wǎn wěi shān ㄨㄢˇ ㄨㄟˇ ㄕㄢ 山名,在今紹興市會稽山,有蘭亭等古蹟。
紹興市 南 會稽山
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
【三家注】
括地誌云:「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山,即會稽山一峯也,在會稽縣東南十八里。
張晏曰:「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雲禹入此穴。」 
越絕書云:「禹上茅山大會計,更名曰會稽。」
張勃吳錄云:「本名苗山,一名覆釜,禹會諸侯計功,改曰會稽。上有孔,號曰禹穴也。」 
吳越春秋雲『禹案黃帝中經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赤帝左闕之填,承以文玉,覆以盤石,其書金簡青玉為字,編以白銀,皆瑑其文。禹乃東巡,登衡山,血白馬以祭。禹乃登山,仰天而笑,忽然而臥,夢見繡衣男子,自稱玄夷倉水使者,卻倚覆釜之山,東顧謂禹曰:「欲得我山神書者,齊於黃帝之岳,岩岳之下,三月季庚,登山發石。」禹乃登宛委之山,發石,乃得金簡玉字(參見宛委別藏),以水泉之脈。山中又有一穴,深不見底,謂之禹穴』。史遷雲『上會稽,探禹穴』,即此穴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