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

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

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座落在交通便利風景宜人的國家級沿江(長江)開放城市蕪湖,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特種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現代成像與顯示技術重點實驗室、合肥工業大學光電技術研究院,是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信息產業部的重點科研生產單位,也是省、市人才示範點。

研究所-隸屬

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

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原蕪湖電真空研究所)組建於1987年,現已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創新型企業(第三批),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特種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特種彩色顯示技術工業試驗基地,建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作為合肥工業大學光電技術研究院,在合肥工業大學逸夫樓里建有20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

研究所-團隊

研究所全所員工中科技人員和技術骨幹占70%,大學以上占78%,35歲以下占78%,職工平均年齡30.6歲。外聘國際一流的專家教授為我所兼職研究員。

研究所-園區

研究所位於蕪湖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華夏科技園”占地500畝,根據“高起點、大手筆、面向未來”的建設方針,整個園區分為科研區、中試區和產業化區,將建設24萬平方米的科研和生產廠房,綠化面積占56%,將建成“以人為本”的生態型高科技園區,計畫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完成建設任務。長期以來,我們堅定不移地在特種顯示這一領域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出特色。把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特種顯示技術研究所作為自己的目標。目前,在特種顯示領域,我所在技術水平、成果、裝備方面均居國內前列。占地500畝的華夏科技園將投資7億元人民幣,陸續建成24萬平米廠房。形成特種高亮度顯示系統、特種彩色顯示系統、特種平板顯示系統及微波真空器件相關係統等4個科研中試基地。建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亮度小型彩管、特種光源、特種OLED顯示器、數字高清晰度投影管系統及相關技術的產業化基地。園區綠化用地面積占57.6%,園區內的生態景觀系統體現了高科技、高質量、人性化和現代化風格。設計在細部超規划水平營造出中心綠地公園、生態林區、荷塘月色、湖心噴泉、草坪廣場、紀念林地等景觀系統。各景觀系統有機結合,充分顯現出"水、林、山、園"四大景觀元素,形成完美的綠色生態環境。景觀設計在自然生態中體現出企業的人文性和地域性。生態林區以北湖水清澈,自然水系橫穿園區,將園區一分為二。北區13公頃,形成科技、教育、研發、中試和高層管理服務區域。南區19公頃形成規模化、現代化生產區域。園區中心山丘依林傍水,林中綠葉婆娑,葉上鳥語聲聲。中心綠地溪水細長,穿林南下,沿溪兩側,耳聽流水潺潺,漫步林中,神清氣爽。華夏科技園以其便利的交通,優美的自然環境,優厚的高新區政策而成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研究所-支撐

作為國家特種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本所擁有現代化設備300多台套,建有11條現代化研製生產線和檢測試驗中心,擁有國內同行業中一流的科研生產條件,具有國內唯一的機載特種彩色顯示管研製生產線和國家特種小彩管重點工業試驗生產線,建有國內一流的機載特種高亮度顯示管研製生產線(貫標線)、特種平板顯示技術研製生產線(貫標線)、雷達指示管生產線、特種光源研製生產線、高能放電管科研生產線、特種電子玻璃研製生產線、微波真空器件研製生產線等,以及國內特種顯示領域檢測條件最完善的特種顯示技術檢測試驗中心等。可以滿足客戶對產品及技術的需求。

研究所-成果

“九五”以來,安徽華東光電技術研究所共承擔了各項國家重點科研攻關任務共一百多項,承擔了近百項為國家重點工程的配套任務。進入新世紀以來,我所開拓了“微波技術”、“高能放電管”、“特種光源”等一系列新的專業領域。全所固定資產淨值數億元,建有我國唯一的特種彩管科研生產線、建有我國唯一的特種高亮度顯示管國標生產線、平板顯示和立體顯示科研生產線、顯示組件和模組研製線、高能放電管科研生產線、行波管生產線、特種顯示技術檢測試驗中心、模具加工中心、特種電子玻璃生產線等等。已通過質量體系認證。幾年來,通過持續創新,我們共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項,其中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幾十項,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家專利。兩度獲安徽省政府貢獻獎金質獎,並榮獲信息產業部對外合作先進單位等稱號,多次榮獲“安徽省文明單位標兵”稱號。我所的發展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江澤民李鵬賈慶林、吳官正、尉健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親臨我所視察,江主席為我所題寫所名並親手植下香樟樹。李鵬總理為我所題詞。

盤點有關光電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