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內混同秘策

宇內混同秘策

19世紀初的布衣學者佐藤信淵在《宇內混同秘策》中主張以神道教來“宇內混同”(統一世界),設計出了一個周密的入侵和占領中國的“秘策”,提出日本要先攻取滿洲,然後“經略”整箇中國。他甚至連日本各地方政府的作戰分工和出兵順序都設計好了。這是歷史上第一本用學術研究的方式,系統提出侵華方略的學術文章。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佐藤信淵( 1767 ~ 1850 )出身平民,為醫學世家,曾行過醫,也曾短期做過幕僚,還當過私塾先生,對造船造炮之類極感興趣,四十九歲後週遊日本各地,考察日本山川地理,關注日本歷史與現狀,同時潛心著書立說,一生著作達三百種,凡八千卷,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歷史、地理、博物等各個方面,成為著名學者。

在日本封建時代末期政治經濟和國際形勢等面臨一系列危機的情況下,他廣泛調查研究,向當時的幕府和地方藩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張。其中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就是他在 1823 年寫的《宇內混同秘策》。這是他所設計的日本政治經濟及國際關係的基本構想和方略,並欲向執政者提交,故稱 “ 秘策 ” 。所謂 “ 宇內 ” ,指的是 “ 宇宙之內 ” ,相當於今日的 “ 世界 ” 之意;所謂 “ 混同 ” ,就是混合、同化、統一之意。它實際上是佐藤信淵所勾畫的未來世界的政治地圖

內容介紹

宇內混同秘策宇內混同秘策
《宇內混同秘策》用近代日語寫成, 1937 年東京大同館書店出版了鴇田惠吉校注本。該書分《宇內混同大論》(相當於序言)和《宇內混同秘策》正文兩卷。

其中,《宇內混同大論》簡明扼要而又全面地闡述了自己的主張。他首先竭力使自己的 “ 宇內混同 ” 的主張神聖化,以神道教為依據,著力論證由日本 —— 作者又稱 “ 皇大御國 ” 或 “ 皇國 ”—— 來統一世界是神所賦予的一種使命。他開門見山地寫道:皇大御國,乃大地最初成立之國,是世界萬國之根本。

故其根本確立之時,則全世界悉為郡縣,萬國君長皆為臣僕。查考神世古典,有所謂 “ 可知青海原潮之八百重也 ” 之句,即謂皇祖伊邪那岐大神速須佐之男命所賜予。可知明乎產靈神教,以安撫世界萬國之蒼生,乃皇國原本之要務。我曾著《經濟大典》和《天刑要錄》等書,悉為闡明產靈之神教而寫,亦即安撫全世界之法也。蓋救濟全世界之蒼生,是極宏偉之事業,必先明辨萬國之地理形勢,以妙合天地之自然,必施以產靈之法教。故精研地理學亦勢在必行矣。

引申部分

宇內混同秘策宇內混同秘策
這裡所謂的 “ 產靈神 ” ,是《日本書紀》中的代表宇宙之生成力的兩個隱形大神,即皇祖神。佐藤信淵顯然是受到了 18 世紀以本賀茂真淵( 1697 ~ 1769 )和本居宣長( 1730 ~ 1801 )等為代表的所謂復古國學的影響,為對抗中國文化的滲透和影響,而強調日本的古典傳統,並在 8 世紀最古老的文獻《日本書紀》、《古事記》中找到了信仰的源頭。他將兩書中的神話和傳說加以宗教化,稱之為 “ 產靈神教 ” ,以此強調日本作為 “ 天神降臨所生的皇國 ” 所具有的神聖性、優越性,強調日本國作為 “ 皇國 ” 的那種自豪,並把這種優越和自豪作為 “ 宇內混同 ” 的前提與基礎:今夫詳知萬國地理,以明察我日本全國之形勢,可知日本自赤道以北三十度起至四十五度止,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萬種物產,應有盡有。四周環大洋,船舶海運極其便利,萬國無雙;人傑地靈,勤勞勇敢,迥異他邦。其勢堂堂,四海獨秀,鞭撻宇內之實力,乃天然齊備焉。若以神州之雄威征伐蠻夷之蠢類,混同世界、統一萬國,何難之有哉!噫!造物主恩寵皇大御國,真無以復加矣。

40 年代初,當日本全面入侵中國,並向整個亞洲推進、企圖建立 “ 亞細亞共榮圈 ” 的時候,佐藤信淵的 “ 宇內混同 ” 論被一些人視為經典。

社會影響

1808年佐藤撰寫《海防策》一書,還認為“大清國既強大又綿密”,不管付出多大犧牲,也要同清政府保持友好關係。但到1823年他寫出驚世奇書《宇內混同秘策》,宣稱日本兼併亞洲各鄰國是上天賦予的使命,“以此神州(日本)之雄威征彼蠢爾蠻夷,混同世界,統一萬國,何難之有哉!”他聲稱,日本應首先“征伐支那”,如果措施得當,“五至七年彼國必土崩瓦解”。征服支那應先攻略滿洲,如得滿洲,“則朝鮮、支那次第可圖也”。佐藤信淵倡導以“海外雄飛”論為核心的“征服支那”論,上承16世紀豐臣秀吉大陸擴張的思想,下啟近代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略戰爭之行動,備受日本軍國主義者青睞。佐藤信淵書中口口聲聲稱中國為“支那”,由於其思想的侵略性,“支那”一詞因此帶上蔑視的色彩,並廣為傳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