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卿

孫晉卿

孫晉卿字竹亭,民國廿二年(一九三三)出生於山東峰縣,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隨海岱中學到台灣,投筆從戒。軍事院校畢業,曾服務國防部、國安局、國安會任軍職卅餘年。 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上校退伍轉任文職,氏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於總統府專門委員退休,隨後即投入兩岸文化交流與公益活動,走遍大江南北及國內外各地展出,頗獲好評。民國九十六年(二零零七)成立天馬世界書畫會,並開課授業培養天馬人才,傳承先師葉醉白將軍間是天馬畫派精神。民國九十一年(2002) 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七十回顧展,民國九十八年(二零零九)在台北市土地銀行舉行「孫晉卿馬魚畫特展」,民國一百零一年(二零一二)在台北市第一銀行舉行八十回顧展。 先後出版《天馬世界》、《畫馬話馬》、《百駿圖》、《駿馬神卷》、《美好的回憶》、《孫晉卿詩書畫選集》等六本專集。曾榮獲河南省書 畫大賽金獎、日本國際文化獎、全國書法比賽銅獎、北京高峰論壇金鼎獎; 東森電視台三次推廣馬畫作品,反應良好。現任天馬世界書畫會長,全球中華粥會副總會長。一生陶醉書畫之中,追求真、善、美,充實快樂生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自我簡介: 晉卿字竹亭,一九三三年生於山東嶧縣。一九四九年隨流亡學校一海岱中學至台灣。由於時局艱困,遂被集體收編從軍。歷經多次受教、進修後服務公職四十五年餘,一九九八年屆齡退休,曾任總統府人事局長等職,將軍退役。從天馬大師葉醉白將軍游,擅長畫馬以及國畫人物、魚、獸等 。曾獲國內外美展金、銀牌獎等多次。歷、現任:全國文藝協會召集人、天馬世界畫會會長、世界粥會台灣總會副總會長。退休前,因緣際會,拜葉醉白將軍為師,學習畫馬,一年期間,深得其真傳,有幸奉為天馬畫派傳人。

一九九八年退休後,積極參加有關畫會社團活動,藉以增廣學驗。現任中國文藝界聯誼會副會長、中國澹寧書畫會常務理事、台北市南菁書法會顧問、中國博遠書畫會顧問、山東臨沂書畫院顧問及中華書畫會名譽秘書長等職。

天馬哲學-天馬之思想與定名(葉醉白)

余初畫馬,即有天馬之意識,故未敢以天馬畫自稱也。早年偶想及漢武帝作天馬歌,其後相繼有天馬賦、天馬頌、天馬贊….至明清而無聞焉,余視為民族勁氣之衰頹也。而自曹將軍迄今,祇有畫馬之技藝,而無畫馬之理論,其弊為有畫之形態,而乏畫之靈魂。國父有言:「由思想產生信仰,從信仰產生力量」,以余累積之經驗,軍事而無思想,既不懂戰爭藝術,成為打死仗;畫馬而乏思想、終其極為畫工,成為畫死馬。此即「知難行易」學說之可貴也。基於此種認識,故畫技易而思想難。

余之畫馬,最初即以思想與想像力為靈魂—此種想像力卻來自軍事戰場之錘鍊。而人亦罕知之者,乃於多年前不得已而有天馬論初稿之作。抑思孫子之千古不朽,中外同欣,不在其戰功〈我雖有戰功,乃軍人天職,不應以功自視也〉不在其地位,而在其軍事哲學,歷萬古而常新。石濤為藝壇泰斗,最難能者為其「畫論」,其最高境界,為「至人無法,無法而法」。亦由於此思想,發之餘畫藝,不求高而自高矣。

中國傳統之天馬,還不在天馬歌、天馬賦、天馬頌;其更上層次,厥為象徵民族精神之高瞻遠矚,任重致遠,自強不息。斯所以抗戰八年而越戰越強,全民深信而無疑也。

至若以畫名「天馬」,最初日本基於余所撰之「天馬論」稿,譯為日文,遂被以天馬名其畫。踵之以在美之英文,在沙烏地之阿文,中南美之西班牙文,所有報紙電視,無不堂堂地以中華天馬涵蓋於諸邦矣。而爾後如能繼續此種文化運動,擴之於法文、德文、意文、甚至菲文,或亦可能。

中國之天馬傳統綿亘如斯,外邦之譯用尊重若此,吾又焉能自棄其天馬意識與名詞,以自輕吾中華民族之傳統文化乎!曷不奮袂而起,以漢武以後文化上天馬雄風予以重振,以盡我革命軍人之本分為己任乎,此之謂「當仁不讓」!

天馬哲學 天馬哲學

促進文化交流(作品介紹)

這些年來回響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有幸應邀,隨文化訪問團先後至北京、南京、上海、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淄博、臨沂、濟寧、荷澤、濱州、棗莊、台兒莊、東阿、昆明、重慶、廣州、珠海、澳門、杭州、滁縣及海南島等地訪問交流,廣結善緣,印象深刻。 歷年參加海內外聯展有關拙作,幸蒙各界佳評與收藏,頗引為榮。其犖犖大者臚列於後:

•一九九九年繪作巨幅「氣壯山河百駿圖」贈予台北市馬英九市長,掛在市府大廳,深受觀眾讚譽 。

•二零零零年榮獲河南省書畫第三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展特別金獎。

•二零零二年榮獲日本新院展第三十四屆書畫大展國際文化獎。

•二零零二年在美國洛杉磯華僑文教第二服務中心舉辦「孫晉卿七十回顧展」,當地各大報紙、電視台為之報導,並接受「中華之聲」電台專訪。天馬畫進軍美國廣受歡迎。

•二零零三年隨文化訪問團至北京文化交流,在八達嶺繪作巨幅「龍馬精神」圖,承海峽兩岸書畫大師簽名留念,頗引為榮。之後贈予中國文藝界聯誼會丁中江會長,懸掛於客廳欣賞。

•二零零四年應法鼓山邀請,繪作巨幅天馬五幅、百魚圖乙幅,將永遠懸掛法鼓山聖地供民眾欣賞。同年,法鼓山佛教藝術研究中心在台北市文藝活動中心舉辦書畫義賣,所繪巨幅「氣壯山河」圖,義賣新台幣二十萬元贈予法鼓山收藏。

•二零零五年繪作「百駿圖」,長55公尺,寬1.5公尺,費時三個多月完成,將擇期展出,供大家欣賞

•二零零五年應農禪寺之請,繪作「八駿雄風」圖,掛於禪堂。同年,高雄市中華書道會舉辦第一屆「仁翁杯」全國書法大展榮獲銅獎。

•二零一二年 光輝十月 天馬派傳人 孫晉卿大師八十回顧展。

•二零一三年孫晉卿個人書畫展在台兒莊古城開展_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自畫天馬以來,收藏晉卿作品者就記憶所及計有聖嚴法師、證嚴法師、孫運璿資政、馬英九市長、何志浩將軍、丁中江教授、張壽平教授、程全生教授、方甯書教授、林郁方立委、李永萍立委、秦慧珠立委、陳學聖立委、蘇起立委、陳惠敏議員等,機關有總統府、國安局、台北市政府、金門縣政府、花蓮縣政府、榮總醫院、陽明醫院、婦幼醫院等及大陸相關城市機關均受歡迎。 此外為配合慈濟新工程義賣、法鼓山大法會、士林官邸菊花展活動現場揮毫義賣,廣結善緣。另在國內外書畫聯展,現場揮毫,贈予愛好者之作品不計其數,並非炫耀才藝,旨在傳承天馬畫藝,繼葉老師之後默默奉獻綿薄之力,發揚天馬精神,尚甚告慰之餘自當持續努力奮進。

我對天馬畫派之回顧與期許

自古至今畫馬者眾多,歷代迭有名家出現; 但尚乏以畫馬創立畫派者。葉醉白大師畫馬獨創一格。新聞媒體多以天馬派報導,這樣久而久之大家尊稱葉醉白為天馬派大師,葉老師曾經旅遊世界各地,以畫馬宣揚中華文化,所到之處受到歡迎與重視。在近代畫家之中獲得極高評價與地位。

葉老師半生戎馬,半生畫馬,文武兼備,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開拓他人生另一領域。繼近代畫馬徐悲鴻之後寫意畫馬又創新猷。

日本企業家藤野茂一先生在日本秋田縣建造一座「葉醉白天馬美術館」,這不但是藝術家的榮譽,也使天馬有個家,使天馬藝術永崇不朽。 葉老師自一九九九年過世之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繼續發揚天馬畫派,不讓天馬畫就此中斷,直到二零零四年,王慶海學長和我商量,開設「天馬畫派傳承班」從開始至今,已有四十多位同學,其實他們本身在書法、繪畫、篆刻、文學方面都有傑出才能,因他們對畫馬有濃厚興趣,加上用心學習,所以在短短時間都有很好的表現。

我對他們寄予厚望,在播下天馬派的種子不久開始收到果實。 這時我想出版一本以天馬為主題的畫集,與海慶學長研究後,於是成立「編輯委員會」著手規劃,這本畫集懇請孫康學長命名為「天馬世界—葉醉白與孫晉卿」並承台北市長、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惠賜封面題字,更具意義。出版此畫集的用意是為追念葉老師,把他撰寫的「天馬論」以及蒐集天馬畫的精品付印,藉供後人欣賞,是我做學生的一份心意。 為配合「天馬世界」畫集的出版,將舉辦首次天馬畫聯展,以展示同學們學習的成果,並昭告藝文界的朋友們,天馬畫派的列車已開始啟動。 葉老師的最大心愿是想在台北成立天馬畫派總會,並在各地成立分會,以效法紅十字會精神,服務國際社會。曾經為此召開籌備會,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我很想達成葉老師心愿,但個人力量有限,尚祈賢達人士鼎力支持,不吝指教,以期有成。

孫晉卿認識的葉師與學畫歷程

人與人認識是緣分,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我與葉大師認識是再一九八六年元月葉大師女秘書黃秀屏、黃玉珊小姐在中央日報登載一則廣告,天馬大師葉醉白將軍將開班授課。經由同鄉王敬起先生引見,當時葉大師正在作畫,他所飼養的一隻鴻運當頭小鳥在畫室飛來飛去,忽然停在大師頭上,好像是欣賞大師作畫,模樣很可愛,之後知道葉大師非常喜愛它,常常把它和天馬畫在一起,認為它為吉祥之物。與葉大師交談一個多小時,見他紅光滿面、精神煥發,最後他嚴肅地對我說「想學畫馬要有恆心,更要有內在的修養,希望你認真學習」,我深記在心。想學畫馬是很早的心愿,可惜環境不允許,直到有機會跟國際馳名的葉醉白大師學畫才實現我的心愿,我下定決心,要認真學習。

天馬畫班設在葉大師住處「天馬之家畫廊」,開課的第一天葉大師就指定我當班長,之後孫班長名號不脛而走。當時班上有廿多位學生,大多為軍公教人員,其中卻有一位法國女學生,中文名字叫幽蘭,當時她在台灣蒐集資料撰寫中國藝術方面的博士論文,她不僅中文流利,更對人和氣,深得大家喜愛。後來葉大師正式收她為徒,正好當時由記者李艷秋報導,為一佳話。葉老師在上課期間講到有關他在大陸作戰經過,說到他如何出奇制勝時,神情慷慨激昂、欲罷不能。

葉老師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勇謀兼具。葉老師常提到兩件令他感動的是:第一件是一九五五年他撰寫「推行致良知運動獻議」,在四十四年度國軍軍事會議專題報告,當時獲得先總統蔣公賞識,並指示國防部編入教材〈這本小冊子我已收藏紀念〉。第二件是:當時葉老師已升為副軍長,但他覺得軍人應表現在戰場,現已無用武之地,於是他懇請提前退伍。他於先總統蔣公召見時表示希望在文化交流和宣揚中國道統方面有所貢獻。蔣公特勉: 「好自為之,有困難時寫信來」。讓葉老師感動不已。之後葉大師在國際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貢獻,確實未失蔣公期望。

葉老師一生中第一次教畫,也是他最後一次。他教畫的方式是注重啟發,學生必須要有高度的領悟力和智慧,他不僅是在教畫馬,還包括倫理、哲學及修養,做人做事的道理。葉老師上課時的作稿影印後,讓學生帶回臨摹,不改學生的作業,只要求多看多畫。在其一年中不少學生知難而退,後因葉老師出國而停課。

自與葉老師認識,到他九十高齡病逝,經歷十年之久,師生情誼深厚,在同學之中我是老師最寄予厚望的。葉老師身體一向很健康,精神旺盛,他常說: 「不知老至」。就是因小病不以為然,而造成大病不治。葉老師在台大住院時我去看他,當時他精神還不錯,他握著我的手說: 「你有書法基礎,定力也夠,個性溫和,多加努力一定有成」。這最後的遺言成為我今後努力不懈的動力。

葉老師個性耿直,不善交際應酬,到了晚年和他接近的朋友,就我所知是宋長志上將,他是葉老師革命實踐研究院同學,在葉老師逝世後兩年也病逝。另一位則是劉法成教授及其夫人,平常來往密切無話不談,每逢佳節必是劉先生家中貴賓。劉先生曾撰寫「葉醉白傳」,可惜在葉老師病逝後出版,老師未能看到實一大遺憾!還有一位是中央日報記者馬西屏先生,他們常在一起下圍棋。葉老師過世時他擔任治喪委員會總幹事,而且訃文上追悼文出自他手,至為感人。前面曾提到引見葉老師的王敬起先生,他是葉老師在擔任代軍長時的侍從參謀,多年來一直在葉老師身邊照顧,處理日常事務,以被葉老師視為家人,深得信任。

有一件事是讓葉老師最感痛心的,就是在一九八九年七月他心愛的天馬畫被竊,其中「雄圖萬里」和「廣極之變」兩幅是在一九六四年畫的,于右任大師極為欣賞,並在「雄圖萬里」圖上題字。而「神采飛揚」是一九六五年由張群大師題字,「昂揚獨立」是一九六九年和趙少昂合作,由趙畫草、葉大師畫馬。另外「神馬」和「天龍」兩幅作品是於一九八四和一九八五年在美國完成的。這些畫都是神來之筆,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這些畫葉大師視為珍藏品,並不打算出賣的這些失去的畫,不知何時才有「完璧歸趙」的一天?

榮譽記錄

2000年第三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 孫晉卿榮獲榮譽證書.

1.

2000年第三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 孫晉卿榮獲榮譽證書.

2000年第三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 2000年第三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

2002年東京第三十四屆新院展 孫晉卿榮獲最優秀國際文化獎.

1.

2002年東京第三十四屆新院展 孫晉卿榮獲最優秀國際文化獎.

2002年東京第三十四屆新院展國際文化獎 2002年東京第三十四屆新院展國際文化獎

主要出版作品

作品名稱出版日期出版單位圖片
孫晉卿詩書畫選集2012年 10月初版立德出版社
孫晉卿詩書畫選集 孫晉卿詩書畫選集
畫馬話馬 孫晉卿編著2008年 12月30日出版一刷天山出版社
畫馬話馬 畫馬話馬
淺談詩詞曲的演變與發展2013年 11月25日出版天山出版社
淺談詩詞曲的演變與發展 淺談詩詞曲的演變與發展
花神駿馬卷2009年 6月1日出版創一國際有限公司
花神駿馬卷 花神駿馬卷
百駿圖2007年 12月初版一刷天山出版社
百駿圖 百駿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