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猴科

嬰猴科

嬰猴科(學名Galagidae),也叫叢猴科,哺乳綱靈長目的一科,產於非洲大陸,有時也被包括在懶猴科內作為一個亞科。最新的分類法把嬰猴科分為三個屬,以前的倭叢猴屬(Galagoides)被重新歸入嬰猴屬(Galago):尖爪叢猴屬(Euoticus):北方尖爪叢猴(Euoticus pallidus);嬰猴屬(Galago):嬰猴(Galago senegalensis);大嬰猴屬(Otolemur):粗尾嬰猴(Otolemur crassicaudatus)。

基本信息

嬰猴

嬰猴(Galago)簡介

靈長目原猴亞目嬰猴科唯一的屬。因大多數體型很小而得名。模式種體長僅11.5~17米。其他種類體長不超過38厘米,尾長15~47.5厘米,體重80~1240克;外貌似松鼠;眼大;耳大,為膜質、活動時直立,休息時能像扇子一樣摺疊倒伏;被毛細軟而密,無光澤,灰棕至褐色,腹面略淺淡;腿比臂大,足很長,指、趾的末端有大軟墊,適於在表面光滑的物體上爬行,具扁的指、趾甲;頸部非常靈活,能向後迴轉180°;胸腹部各有1對乳頭。
共6種分布於非洲南部。生活於熱帶雨林、 稀樹草原和灌叢草地中。樹棲、夜間活動。行動敏捷,善於跳躍,一躍可達3~5米。白天在樹枝或樹洞中休息,有時亦住在廢棄的鳥巢中。集小群取食植物及其花果、種子、昆蟲(特別喜食蝗蟲)、蝸牛樹蛙等,較大型種類也吃蜥蜴和鳥蛋,甚至能捕捉飛鳥和鼠類。沒有固定繁殖季節,但多在4~10月間產仔,每胎產1~2仔,孕期約110~120天。
粗尾嬰猴為本屬中體型最大者,分布於安哥拉;倭嬰猴為體型最小者,分布於中非;嬰猴分布於烏干達、 肯亞、坦尚尼亞針爪嬰猴分布於剛果與克羅斯河之間的森林;東非針爪嬰猴分布於中非、薩伊;黑尾嬰猴分布於喀麥隆。
嬰猴在形態上與懶猴有某些共同之處,曾被列入懶猴科

嬰猴科嬰猴科
嬰猴科嬰猴科

按亞綱分類的靈長目動物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哺乳綱(Mammalia) | 亞綱獸亞綱(Theria) | 下綱真獸下綱 (Eutheria) | 總目靈長總目 (Euarchontoglires) 靈長動物 (Euarchonta) | 靈長目 (Primates)

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個目,下面分兩個亞目:原猴亞目(Strepsirrhini)和簡鼻亞目(Haplorrhini)

原猴亞目(Strepsirrhini)鼠狐猴科(Cheirogaleidae) | 狐猴科(Lemuridae) | 嬉猴科(Lepilemuridae) | 大狐猴科(Indriidae) | 指猴科(Daubentoniidae) | 懶猴科(Lorisidae) | 嬰猴科(Galagidae)
簡鼻亞目(Haplorrhini)眼鏡猴科(Tarsiidae) | 捲尾猴科(Cebidae) | 青猴科(Aotidae) | 僧面猴科(Pitheciidae) | 蜘蛛猴科(Atelidae) | 猴科(Cercopithecidae) | 長臂猿科(Hylobatidae) | 人科(Hominida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