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阿鼠

婁阿鼠

婁阿鼠,《十五貫》劇中的罪犯,是個市井無賴,終日在賭場裡混,腰裡掖著灌了鉛的骰子,拿它作弊騙錢;平時順手牽羊,幹些小偷小摸的事。一次,偷了十五貫錢,被人發現了,又怕落個小偷的壞名聲,索性殺人滅口,成為殺人犯。 阿鼠鬼點子多,殺了人,不馬上躲開,反而混在民眾中看苗頭,一出現機會,便在旁敲邊鼓嫁禍於人,等找到替死鬼,他就混入證人中伸出大拇指歌功頌德,大誇青天大老爺斷案英明。他聰明機靈,又會拍馬屁,在那年頭,這是看家本領,就是窮光蛋,也會混得不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對這個阿鼠,卻沒有人喊打,還要敬他三分哩!最後,來了個清官況鍾,在監斬時發現了問題,拼著丟烏紗帽,要調查個明白,才把阿鼠捉住。

基本信息

簡介

婁阿鼠是崑曲代表性作品《十五貫》中的人物。是丑角。此劇原為(清)朱素臣所著,目前所說的《十五貫》一般是指陳靜據此以及小說《醒世恆言》中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進一步改編(執筆)、浙江崑蘇劇團在1956年首演的版本。

劇情

明朝,淮安山陽縣有熊友蘭、熊友蕙兄弟。熊友蕙在家讀書,近鄰馮家丟失媳婦侯氏金環和寶鈔十五貫,同時兒子又中毒身亡,偏偏金環又在熊友惠手裡被人發現,友惠和侯氏因“通姦”而入獄。做艄公的熊友蘭帶著客商陶復朱送給他的十五貫回家,路遇因繼父謊說把她賣了十五貫錢而逃出的蘇戌娟,而就在她逃走的當夜,她的繼父被人殺死,十五貫不見,友蘭和蘇戌娟遂也成“通姦”而被問死罪……身為監斬官的蘇州知府況鍾夢見兩熊乞哀,查冤,複審,平反冤獄。

改編本保留了婁阿鼠因盜十五貫而殺死肉店主人尤葫蘆,知縣主觀臆斷熊友蘭、蘇戍娟為兇手的情節,刪去況鍾宿廟、神明託夢,集中描寫了況鍾、過於執、周忱處理案件的不同態度,通過這幾個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揭露了封建吏治的黑暗腐朽,發人深省。

《十五貫》的改編和演出,使崑曲獲得新生。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稱讚它是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戲曲改革方針的良好榜樣。同年,崑曲《十五貫》攝製成彩色戲曲藝術影片。

此劇曾被諸多劇種廣泛移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