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自然保護區

草海自然保護區

貴州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貴州省西部威寧縣縣城西南面,保護區面積120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積46.5平方公里。是一個完整、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是黑頸鶴等228種鳥類的重要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是中國著名三大高原湖泊(草海、滇池,青海湖)之一、貴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中國Ⅰ級重要濕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十大觀鳥基地,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被譽為“貴州旅遊皇冠上的一塊藍寶石”;有“高原明珠”、“鳥類王國”等美譽。 1985年2月8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成立了草海省級自然保護區; 1992年10月27日草海保護區被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簡介

草海自然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草海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蓋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區內有高等水生植物37種,其中海菜花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魚類10餘種,鳥類178種或亞種,其中27種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8種屬中日候鳥協定保護鳥類,並為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湖中盛產魚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 100多種珍奇水鳥,中國特有的高原候鳥黑頸鶴,每年都要在這裡越冬。主要保護以黑頸鶴為主的濕地鳥類。草海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共有鳥類100餘種、珍稀鳥類70餘種,特別珍稀的鳥類有黑頸鶴、灰鶴、丹頂鶴、黃斑葦雉、黑翅長腳鷸和草鷺,還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鴨,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地之一,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

草海冬季溫暖,氣候宜人。暮春時節,草海周圍開放著大面積千姿百態、絢麗動人的杜鵑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開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黃花、紅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隨水波浮動,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則是觀賞黑頸鶴等300餘種鳥類的最好季節。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鵠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島叫“陽關山”島上竹籬茅舍,雞犬相聞,湖中白帆點點,波光粼粼,一片寧靜淡泊的世外桃園景向。草海東南水面有六洞橋及望海樓,沿橋煙柳長堤,垂柳依依,長堤東端有寺廟,相傳呂洞賓曾到此一游。草海盛產魚蝦,水禽,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珍奇水鳥。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頸鶴和野鴨等。

自然概況

草海自然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26°48′N,104°10′E;貴州省,貴陽以西24公里,威寧以西威寧縣境內。 面積 4,600公頃。 海拔 2,172~2,2 34米。

自然環境
草海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外圍的高原地帶,湖區四周環山。草海是一個由岩溶堰塞形成的淡水湖,常年積水,清澈見底,湖中水草繁茂,故得名草海。登山俯望草海,周圍青松蔥鬱,湖山輝映,景色如畫,因而草海又稱“松波湖”。保護區氣候特徵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濕潤、冬春乾燥,乾濕季節明顯,乾季11月~第二年4月,濕季5月~10月,低濕乾燥,晝夜溫差大。年均溫為10.6℃,年均降水量約為1000毫米,相對濕度80%。

氣候狀況
溫帶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950毫米,年平均氣溫10.5℃,平均相對濕度79%。

自然資源

草海自然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草海自然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濕地資源
1981年在草海西北面修建了一條海拔2171.7米高的滾水壩,把草海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面積不到3平方公里的零星水面,壩南為面積31.64平方公里的長方形湖面,現最大水面為19.17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湖周被緩丘環抱成盆形,湖盆明水周圍為沼澤濕地。草海水體偏鹼性(PH值為8.0),富容氧水體,湖水透光性良好,利於浮游和水生植物的生長,為底棲動物形成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為鳥類提供豐富的動、植物食源。總之,草海水體目前尚未受到污染,適於各種鳥類棲 息繁衍。湖泊濕地條件優越,其地形、氣候、水體、食源等黑頸鶴定棲的青海諾木洪蘆葦沼澤、玉樹隆寶灘、高原草甸沼澤和雲南中甸納泊海高山湖泊沼澤等條件近似,是適於黑頸鶴棲息越冬的僅存不多的場所。

植物資源
濕草地和沼澤地的植物有荊三梭、水蔥、水毛花、菖蒲、水芹、兩棲蓼、四角菱金魚藻輪藻、水車前、狐尾藻和萍。周圍地區有一些由華山松與雲南松組成的人工松林和灌叢杜鵑

濕地鳥類
草海是黑頸鶴在中國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隨著濕地的恢復和鶴類的保護。數量從70年代中期的35隻到1983/1984年的305隻1985/1986年307隻。鶴在10月中、下旬到達,3月中、下旬離去。約1,500隻灰鶴也在此沼澤地越冬(1983最多達2,178隻)。還出現黑鸛和白頭鶴等珍禽。該濕地也是雁鴨類、 鷸類和骨頂類的重要越冬地。1988年1月中旬出現20,000多隻水禽,包括24隻鳳頭 ,55隻蒼鷺,19隻白琵鷺,440隻灰雁,1,660隻斑頭雁,1,680隻赤麻鴨,5,400隻其它鴨類(主要有赤頸鴨、綠頭鴨、白眉鴨和紅頭潛鴨),580隻灰鶴,235隻黑頂鶴和10,000隻白骨頂。據“貴州鳥類志”記載,1975年以來在該地區採集到非雀形目越冬鳥標本有47種,包括 (2種),鸕鶿,鷺(5種),雁(2種),河鴨(9種),潛鴨(4種),秋沙鴨(1種),猛禽(7種),鶴(2種),骨頂類(2種), 鷸(11種)和紅嘴鷗。

鳥類中,最珍貴的要數黑頸鶴,當今世界上有15種鶴類,發現最晚的是黑頸鶴,其為世界性的珍稀水禽之一。它的分布範圍狹窄,數量稀少,是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一種鶴類,身高1米多,身著灰白毛的羽毛,修長的頸脖上圍著一條黑緞帶似的羽絨,頭鑲鮮紅珠頂,光亮奪目。尾部和羽翼之端呈黑色,易於同其它鶴類相別。

黑頸鶴飛舞若仙,立姿亭亭,其舉止端莊,鳴聲高亢響亮,數里之內皆可相聞。它們飛行能力很強,每到春天結伴高飛,越過萬水千山,到青海的柴達木盆地或玉樹隆寶灘。“夫妻”雙雙選擇人跡罕至的地方築巢,開始生兒育女。幼鶴一出世,就得親鳥的細心照料。等雛鳥羽毛豐滿時,青海高原的嚴寒也要降臨,於是它們結伴為群,展翅飛到雲貴高原,在食物豐富的草海度過寒冷的氣候。在草海越冬的水禽除黑頸鶴外,還有灰鶴斑頭雁等。草海成為鶴類及其他鳥類越冬“休假”的勝地。斑頭雁,全身灰白或褐色,後頸部呈暗褐色,喉及頸側為白色,嘴腿赤黃。主要食草。其羽毛和絨毛是高級防寒衣被及登山運動服的理想填充材料。

其它動物
已記錄到9種魚,包括鯉魚青草草魚,9種爬行動物(包括竹葉青和水赤鏈游蛇),和14種兩棲類。

自然景觀

草海自然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地質學家研究證實:“草海是貴州成湖最早的天然湖泊,發展歷史已逾20萬年”。草海原是一個村寨星羅棋布、人煙稠密的山間盆地。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春夏間,霪雨綿綿。山洪暴發,抱木夾石泥沙堵塞大落水洞,至使南北兩海合二為一。積水無法排出,湖水漲至城南斗姥閣,形成茫茫高原海子,後人為紀念蔡鍔將軍,曾稱之為“松坡湖”。

草海湖平如鏡,煙波浩淼,天水一色,雲水相接。湖區有龍王廟、斗姥閣、六洞橋、觀海樓、觀鹿台等名勝、古蹟遺址。草海西邊,有一座孤島名叫陽關山,又稱星落島,矗立在湖光水色之中。海邊山·下,綠蔭掩映著竹籬茅舍,茂林幽深,各具風采。海的東南邊,便是大橋煙柳長堤,建於清同治年間,雄屹於古鴨田和南海之間,堤邊垂柳拂波。六洞橋上,有古雅玲瓏的望海樓,碧瓦朱檐,綠窗迴廊;以觀草海。長堤之東便是錯落有致的川主廟殿宇。

歷史上,草海曾於1893、1958、1972年三度遭到人為的影響,水面乾涸,1981年貴州省政府決定動工恢復草海,1982年蓄水2700萬立方米,恢復水面25平方公里,1985年建為威寧草海綜合自然保護區,以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候鳥保護、水生養殖、旅遊療養三結合之地。

管理狀況

草海自然保護區草海自然保護區
草海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85年,1992年由省級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形成了由貴州省環保局管理為主,與威寧縣人民政府共同領導的管理體制。保護區成立以來,在保護與管理上做了一些工作,與國際鶴類基金會、國際漸進組織開展了“村寨發展計畫”等合作項目,將自然保護與社區扶貧發展相結合,探索出了一條將村民置於中心位置的保護與發展思路。但保護區在管理上仍然存在著諸多保護區自身難以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是農民大量割草,濫設捕魚網具。

草海保護區內居住的農民約有27000人,他們的人均耕地少,貧困人口多,文化教育水平低,生活門路基本依賴於湖區資源。農民在湖中大量割草養畜,大範圍設定“迷魂陣”捕魚,使得黑頸鶴等鳥類的棲息環境和食物資源受到了嚴重損害。

二是農業稅問題給保護區的管理留下了隱患。

由於歷史原因,草海曾於1972年被人為放乾。1980年,當地政府將湖區的部分土地承包給了農民。1982年,草海恢復,農民的承包土地被淹沒,儘管已無法種植農作物,但直到現在,農民還須按過去的規定繳納農業稅。農民對此很有意見,但減免農業稅,地方又做不了主。農民常以此為由到湖區割草、捕魚,保護區也無法進行有效管理。

三是管理體制不順,執法措施不力。

草海自然保護區現由省環保局直接管理,但由於經費渠道不暢,保護區建設的投入一直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和人員隊伍建設相對滯後,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威寧縣公安局雖在區內設立了派出所,但按有關規定,該所只有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能,不具備森林公安局及其派出所打擊破壞鳥類等野生動植物資源等行為的法律依據和有效措施與手段。同時,對於草海湖流域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工作及大規模水土流失治理,保護區也沒有能力進行有效組織。根據國務院“三定”方案,濕地、森林及野生動植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由林業部門主管,環保部門只行使監督、協調職能。貴州省政府也曾做了大量工作,有意讓林業部門歸口管理草海自然保護區,但此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

四是水質污染加劇,水土流失嚴重。

威寧縣約有5萬人口,每天約有2700噸生活污水與工業污水直排草海。在排污口附近水域已出現嚴重的富營養化。有關人士估計,若不及時治理,5年之內,大量繁殖的赤藻將擴展至草海湖中心水域。由於草海流域植被覆蓋率低,目前,流域內水土流失面積已達21萬畝,占流域總面積的56%,每年因水土流失衝擊入草海的泥沙約45萬噸,致使草海的淤積日趨嚴重。草海自然環境的惡化,將對黑頸鶴等珍稀鳥類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