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附丹

姜附丹出自醫藥典籍《扁鵲心書·神方》。具有補虛助陽,消陰的功效。用於傷寒陰證,癰疽發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庳,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等症。

基本信息

處方來源

《扁鵲心書·神方》。

藥物組成

生薑(切片)5兩,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薑汁炒乾)5兩。

功效

補虛助陽,消陰。

主治

傷寒陰證,癰疽發背,心胸作痛,心腹痞悶,喉庳,頤項腫,湯水不下;及虛勞發熱,咳嗽吐血,男婦骨蒸勞熱,小兒急慢驚風,痘疹縮陷,黑泡水泡,斑;脾勞面黃肌瘦,腎勞面白骨弱;兩目昏翳,內障,脾瘧,久痢,水瀉,米谷不化;又能解利兩感傷寒,天行瘟疫,山嵐瘴氣,及不時感冒。

製備方法

上為末。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煎7分,和滓服。

中藥方劑之姜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