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科學大會

奧林匹克科學大會

奧林匹克科學大會(Olympic Scientific Congress),是每屆奧運會前在舉辦國正式舉行的世界性體育科學研討大會。英語是其官方語言。1964年起,改名為“國際體育科學大會”,會議內容開始具有綜合學科的性質。自第16屆夏季奧運會起,這種做法逐漸成為慣例。從第20屆夏季奧運會起,啟用“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的名稱。

簡介

自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起,較為正式的世界性體育科學大會均於每屆奧運會前在奧運會舉辦國舉行,這種做法逐漸成為慣例。1964年的會議名為"國際體育科學大會"(Olympic Scientific Congress),會議內容開始具有綜合學科的性質。1972年在慕尼黑第一次使用了"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的名稱。

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組委會一般由奧運會舉辦國的國家奧委會確定。組委會通常在會前4-5年就著手籌備,如確定會議主題,論文徵選,發出會議邀請,編制經費預算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奧林匹克運動的不斷發展,奧林匹克科學大會討論的主題逐漸集中到與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的學科,如奧林匹克運動史體育美學奧林匹克理想教育婦女參加奧林匹克運動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生物力學生物化學運動訓練學體育管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各個方面。歷屆大會都編有《奧林匹克科學大會論文集》。

2008年

一、大會名稱
大會中文名稱為“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英文名稱為“2008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edicine in Sport”,英文簡稱為“2008 ICSEMIS”。
二、大會舉辦時間與地點
四方國際組織聯合辦會備忘錄規定,大會在夏季奧運會和夏季殘奧會舉辦國召開。經各方協商,在主辦協定中規定,本次大會於2008年8月1日-5日在中國廣州舉行,即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一周舉行。開幕式與大會主題報告設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大會主會場設在東方賓館會議中心。
會議日程安排如下:
2008年8月1-5日 大會召開
2008年8月1日 抵達和註冊、開幕式
2008年8月2-4日 學術會議
2008年8月4日晚 閉幕式和頒獎酒會
2008年8月5日 完成大會所有活動
三、大會的主辦與承辦方
根據辦會協定規定:大會由國際體育科學與教育理事會(ICSSPE)、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FIMS)、國際奧委會(IOC)、國際殘奧會(IPC)等四方國際組織聯合主辦;由國家體育總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承辦。
四、大會主題
大會的主題為“21世紀的體育科學與和諧社會”,以突顯體育、體育科學造福於全人類,成為當今多元化社會間相互溝通橋樑的作用。大會主題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家體育總局審定,報四家國際組織一致通過。
五、大會目標與會議規模
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是籌備本次大會的目標。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在中國被視作北京奧運的前奏。這既是四家國際體育組織的希望,也是中國政府承辦此次大會的目的。為此,在國際協調委員會的指導下,努力創造一流的組織、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水平,努力實現目標。
會議規模為2500人。這樣的設計規模,參考了以往辦會的經驗數據、在中國舉辦的特殊情況和辦會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力爭做到國際代表超過40%,即國際代表達到一千人以上,國內代表不超過一千五百人。
六、大會的主要內容與會議形式
大會是國際體育科學、教育和醫學領域中最大的一個多學科、專業性的大會。大會每4年一次將世界科學界聚集在一起,交流各領域裡體育科學、運動醫學、體育活動、體育教育和運動實踐中最新的發現、經驗和進展,辦成跨學科的論壇。本次大會的會議形式包括開幕式、閉幕式,當今最高科學水平的主題報告,專題演講,熱點問題論壇,創新研究論壇,學術牆報展與其他活動安排,體育科技展等。
七、大會歷史簡介
自1960年起,每屆夏季奧運會前,國際體育科學與教育理事會組織召開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國際奧委會於夏季奧運會前一年組織召開體育科學國際大會,國際殘奧會於夏季殘奧會前組織召開殘疾人奧林匹克科學大會。
2004年8月,在希臘舉行的2004年奧科會上,國際體育科學與教育理事會、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會等四家國際組織決定於奧運會開幕式前在奧運會舉辦國聯合召開國際體育科學、教育和醫學大會。
八、中國成功申辦的情況
2006年9月1日,中國體育代表團由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人事司、總局體科所,廣東省體育局等主要負責人組成,代表國家體育總局和廣東省政府參加在德國柏林成功申辦了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的承辦權。
九、大會籌備組織工作
中國廣東成功申辦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後,中方代表同國際代表簽訂了主辦城市協定,規定了法律效力、責任和義務。四主辦方成立了國際協調委員會(ICC)作為國際組織的工作機構,指導大會籌備工作。國家體育總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牽頭組成大會組委會,具體負責大會的籌備、組織和管理工作。組委會和國際協調委員會牽頭組成科學委員會,負責大會學術工作的安排。
組委會將嚴格按照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主辦方協定的條款,按照“國際慣例、體現中國特色”的辦會宗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力爭把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辦成歷屆最好的一屆體育科學盛會。
十、籌備工作大事記
2006年9月,中國廣東成功申辦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
2006年9月,奧科會代表團考察希臘塞薩羅尼基,學習2004年奧科會辦會經驗;
2006年9月,成立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籌備小組;
2006年11月,奧科會代表團考察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學習借鑑2000年奧科會辦會經驗;
2006年12月,完成籌備工作總體計畫;
2007年4月,組委會、ICC聯席工作會議在廣東東莞召開,會上商定了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學術安排和相關工作;
2007年5月11日,國家體育總局劉鵬局長、廣東省黃華華省長聽取專項工作匯報,做出辦會重要決定;
2007年5月30日,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組委會、科學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正式啟動大會網站;
2007年7月,發布大會第一次公告;
2007年7月,全國徵集大會標識;
2007年9月,ICC總協調人到廣州與組委會、科學委員會人員研究下階段重點工作;
2007年10月,奧科會代表團赴波蘭參加國際會議,會上匯報了籌備工作以及籌備工作亮點,組委會籌備工作贏得了國際組織的認可;
2007年10月,發布徵文通知。

大會徵文

首次由國際體育科學與教育理事會(ICSSPE)、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FIMS)、國際奧委會IOC)、國際殘奧會(IPC)等四方國際組織聯合主辦、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將於2008年8月1日至5日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隆重舉行。這是國際體育科學、教育和醫學領域中規模最大的多學科大會。這次大會的主題是“21世紀的體育科學與和諧社會”,以反映在中國舉行的大會對推動21世紀體育科學發展、促進體育文化進步和世界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參加會議的代表來自世界各國和不同地區,均是與體育相關科學研究領域裡的專家與學者。與會者將超過2500人,其規模之大、規格和水平之高,在大會歷史上尚屬首創。
為了讓世界各地更多的科學家、專家、學者前來廣州,參加這次意義重大的學術會議,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組委會、科學委員會特發出《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徵文通知》。
一、徵文學術範圍:
大會論文範圍涵蓋了民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教育、運動醫學以及與體育相關的學科,主要包括以下範圍:

(一)體育文化、歷史哲學

·體育管理學

·體育傳媒

·體育經濟

·體育法學

·奧林匹克研究

·生態問題/綠色體育

·基因倫理道德

·倫理與道德發展

(二)體育社會學及社會科學

·全球化

·重大體育賽事及運動員國籍與資格

·體育運動中的社會問題

(三)體育教育學

·體育教師和體育教練員的職業培訓

·中、西方體育教育思想比較

·體育對健康教育的促進作用

(四)體質研究與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及計畫

·運動損傷的流行病學

·體質檢測及疾病的預防、治療

·太極拳及中國傳統武術
(五)運動訓練學

·教練員執教中的理論與實踐

·運動員選材及早期培養

·運動訓練適應與控制

·新科技在體育訓練中的套用

(六)運動生理、生物化學與營養

·體能監測與評價

·心肺功能與運動能力

·骨、關節、韌帶、肌肉等組織的生理機能研究

·運動與營養

·體重控制與肥胖

·生物標記物檢測、運動適應及運動處方

(七)運動醫學與康復

·體育運動中的基因與遺傳

·運動損傷的預防、急救與康復

·中醫推拿按摩及針灸的治療作用

·興奮劑檢測技術及研究

·中草藥

·職業化與運動醫學的聯繫

(八)運動生物力學

·運動生物力學的方法學研究

·運動技術分析

·力量訓練的生物力學機理

·運動創傷的生物力學機理研究及康複方法研究

(九)運動心理學

·運動與心理健康

·競賽心理

·心理訓練與心理療法

·神經科學

(十)適應體育運動

·新技術與殘疾人奧林匹克體育

·殘疾人體育

·特殊奧林匹克運動

大會會徽

奧林匹克科學大會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組委會會徽
2008年5月14日,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組委會在廣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2008年奧林匹克科學大會會徽。廣東輕工設計技術學院劉境奇教授設計的圖案《永動的力量》最終被定為奧科會會徽。

奧運關鍵字

奧林匹克科學大會

奧林匹克長跑日

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奧林匹克休戰

興奮劑檢測實驗室

興奮劑檢測

奧林匹克勳章

運動員參賽資格
奧運會獎章和獎狀
奧運會頒獎儀式
奧運會火炬點燃及傳遞
奧運會會歌
奧運會紀念章

奧運會紀念牌
裁判員
奧運會主體育場

奧運會閉幕式

奧運會開幕式

奧運會組委會
奧林匹克標誌
奧林匹克格言

《奧林匹克憲章》

奧林匹克展覽
國際奧委會

國際奧委會歷任主席
中國與奧運會
歷屆奧運會獎牌榜
歷屆奧運會精彩鏡頭回顧

奧運聖火的誕生與傳遞

奧運會的舉辦
奧林匹克村

奧運會吉祥物
奧運會會徽的設計

奧運獎牌的變遷

奧林匹克宗旨

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奧運會的組織與舉辦
奧林匹克精神

奧林匹克主義
未來奧林匹克運動
奧林匹克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