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創辦於1900年,每5年舉辦一屆,是當今影響最大的歷史學國際盛會之一,向有史學界“奧林匹克”的美譽。除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各舉辦過一屆外,其他18屆都在歐洲舉行。2010年8月26日在國際歷史學會舉行的第二次會員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們以8票反對、5票棄權、36票贊成的投票結果,選定中國濟南為2015年舉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本次大會是100多年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首次在亞洲。本次大會設四個主要議題,分別是“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歷史化的情緒”、“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較與關聯”、“數位技術在史學中的運用”。

基本信息

會議背景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創辦於1900年,每5年舉辦一屆,除“一戰”、“二戰”期間停辦外,迄今已舉辦21屆,是當今影響最大的歷史學國際盛會,素有“史學奧林匹克”之美譽。2015年8月23—29日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在山東濟南舉行,是大會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大會由國際歷史學會主辦。除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各舉辦過一屆外,其他18屆都在歐洲舉行。2015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是這一被譽為史學界的“奧林匹克”的科學盛會百餘年來首次在亞洲地區舉行。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有著濃厚的國際氣息,在大會召開期間,將使用英語和法語作為官方語言。

申辦歷程

中國與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淵源,大致說來經歷了以個人身份參加、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以國家會員身份參加,到以主辦國身份主辦四個階段。20世紀30年代,胡適等人曾以個人身份出席過大會。20世紀80年代,在胡喬木同志的提議下,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國史學會以國家會員的身份加入國際歷史學會的報告。中國歷史學會於1980年申請參加該組織,並應邀參加同年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15屆大會。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並取得北京市政府的正式支持,中國史學會代表團曾在加拿大召開的第18屆大會上,正式提出2000年在北京舉辦第19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申請,但因種種原因,這一申辦議案沒有被通過。2010年8月26日下午,在國際歷史學會舉行的第二次會員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們以8票反對、5票棄權、36票贊成的投票結果,選定中國濟南為2015年舉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舉辦地。申辦條件申辦條件

申辦條件

2015年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由國際歷史學會主辦,中國史學會和山東大學共同承辦。

硬體設施

接待條件本次大會的舉辦地有山東大廈、濟南南郊賓館、舜耕山莊、舜元大廈。交通條件8月22日8:00-24:00和8月23日8:00-22:00,會議承辦方會安排車輛定時從濟南機場,濟南西客站及濟南火車站接站。

環境保障

根據濟南市政府關於研究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保障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濟南市環保局作為大氣環境質量保障組牽頭單位,對會議期間空氣品質保障工作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部署,通過採取工業企業停產限產治理、燃煤鍋爐關停、機動車減排、城市揚塵控制、重污染天氣應急、加強環境執法監管等措施,為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提供良好空氣品質保障。

志願服務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志願服務工作由共青團山東省委牽頭組織,山東大學團委負責主會場志願服務工作的統籌組織。此次大會需要總計300名志願者,分別負責會議服務、宣傳報導、綜合協調、嘉賓接待、文化活動組織、禮儀服務、會務保障、安全保障等與大會相關的工作。志願者需要熟練掌握英語或法語。崗位安排
工作崗位 志願者數量
會議服務 80人
宣傳報導 80人
綜合協調 20人
嘉賓接待 30人
文化活動組織 15人
禮儀服務 10人
會務保障 35人
安全保障 30人

會議內容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有20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嘉賓、記者出席,中國國家領導人將出席開幕式。

主要議題

官方海報
第22屆大會的開幕式將在山東大廈舉行,主題是“自然與人類歷史”,以“歷史:我們共同的過去和未來”為主旨。大會將從亞、非、拉、大洋洲、歐洲等各邀請一位著名學者講演。第22屆大會總計80多場次,包括主題討論、專題討論、聯合討論、圓桌會議、特別會議、晚間討論、平行會議等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在山東大學組委會的建議下,這次大會還專門增設了青年學者牆報及評獎活動。本次大會設四個主要議題,分別是“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歷史化的情緒”、“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較與關聯”、“數位技術在史學中的運用”。在這眾多討論議題中,由中國史學會推薦並經國際歷史學會通過的議題共有10個,其中,“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為列為大會四個主題討論之首。中國學者參與這屆大會的廣度和深度均將超過歷屆。

頒獎儀式

2015年,法國歷史學家Serge Gruzinski獲得首屆“國際歷史學會-積家歷史獎”(CISH-Jaeger-LeCoultre History Prize)。該獎由國際歷史學會創立,用於獎勵因歷史研究或教學而成績卓著的歷史學家。該獎只能由國際歷史學會的團體會員可以推薦候選人,個人不能申請。國際歷史學會執行局12位委員負責評選。2015年8月26日,國際歷史學會主席西塔拉教授將在濟南召開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為其頒獎,獎品為瑞士積家贊助的一塊腕錶。

會議類型

1.主要議題(包括主持人、點評人與12位發言人),持續全天,討論時間為上午和下午各三個小時。2.特別議題(包括主持人、點評人與6至8位發言人),由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下屬成員組織,討論持續半日(3時)。3.聯合議題(包括主持人、點評人與6至8位發言人),由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下屬兩個及以上成員組織提出,討論持續半日(3時)。4.圓桌會議中,主持人提交論文,4位點評人討論,討論持續半日(3時)。5.每位發言人根據會議類型發言10至15分鐘,點評人用15至20分鐘點評。全體討論時間為60至90分鐘。

組委會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組委會組長
組委會組長、副組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王偉光山東省省長 郭樹清副組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武寅山東省副省長 孫偉中國史學會會長 張海鵬山東大學校長 張榮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兼科研局局長 晉保平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主任 施鶴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 王鐳中國史學會秘書長 王建朗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張德寬山東省省長助理、省公安廳廳長徐珠寶山東省外事辦公室主任 劉淵

會議日程

開幕式主題:開幕式報告及表演圍繞著“文明:傳承與對話”、“人與自然”擇一進行。

正式會議

(本日程僅供參考,請以實際為準)8 月 23 日國際歷史學會執行局會議...................................................................................................................3開幕式講演主題:自然與人類歷史 ...............................................................................................3歡迎晚宴....................................................................................................................................................38 月 24 日主要議題 1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第一場 .......................................................................................................................4第二場 ...........................................................................................................................4主要議題 2 書寫情感的歷史第一場 情感、資本主義與市場.................................................................................................5第二場 情感與“他者”的塑造.........................................................................................................................5第三場 身體和空間中的情感............................................................................................6第四場 書寫歷史上的情感:理論和方法論.................................................................................................6晚間會議:價值的改變與改變的價值:口述史中全球視野下的社會變遷................................................68 月 25 日主要議題 3 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較與關聯第一場 近代早期的革命....................................................................................................7第二場 20 世紀歐洲的革命........................................................................................7第三場 近代東亞的革命.......................................................................................................7第四場 近代非洲和中東的革命.............................................................................................7主要議題 4 歷史學的數據化轉向第一場 亞洲獲取文獻記錄的數字手段 ..........................................................................................................8第二場 數字資料庫:挑戰與可能性...............................................................................................................8第三場 新技術與新文獻..........................................................................................................8第四場 新數據與新敘事.....................................................................................................9晚間會議第 22 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日程草案II題目 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數位化的歷史 ..........................................................................................................98 月 26-27 日上午...................................................................................................9特別議題 1 書寫行為與書寫文化的歷史 .............................................................................9特別議題 2 財富與貧困............................................................................................................ 10特別議題 3 1989 年後的危機與歷史的社會表達.......................................................... 11特別議題 4 城鎮村民:日常生活、閒暇與社會主義城市......................................... 11特別議題 5 講述史前史............................................................................................................ 12特別議題 6 關於古代晚期的當代辯論............................................................................... 13特別議題 7 為國家寫傳記....................................................................................................... 13特別議題 8 人道主義干涉之理由:一部歷史................................................................. 14特別議題 9 議會體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 14特別議題 10 邊界,大屠殺,人口的安置........................................................................ 15特別議題 11 冷戰研究.............................................................................................................. 16特別議題 12 慣例、標準與死刑權利................................................................................. 17特別議題 13 奴隸制、奴隸解放與自由之窗................................................................... 17特別議題 14 從馬背到太空:技術進步與社會發展..................................................... 18特別議題 15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研究:對比較文化史的貢獻.................................. 19特別議題 16 宗教研究在理解古代史中的作用.............................................................. 20特別議題 17 足球:全球化進程的一面鏡子?第一場 移民、文化遷移與足球協會的國際化.........................................................................................20第二場 世界盃與足球的全球化.............................................................21第三場 全球化時代的足球..................................................................................21特別議題 18 國家,主權和技術........................................................................................... 21特別議題 19 行政監督:嫌疑犯的數據 ............................................................................ 22特別議題 20 嬰兒潮一代?一個連續的歷史................................................................... 22特別議題 21 作為干預和理念的發展史 ............................................................................ 23特別議題 22 歷史死亡率的性別與遺傳研究................................................................... 24特別議題 23 在放逐中書寫歷史:結構,議程,個性................................................ 24特別議題 24 歷史在旅遊中的套用...................................................................................... 25III特別議題 25 商品化的家庭勞動:逾時的家政服務第一場 ...........................................................................................................26第二場 ......................................................................................26特別議題 26 全球年輕女性的歷史...................................................................................... 27特別議題 27 音樂與民族......................................................................................................... 27聯合議題 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以全球的、帝國的和跨國的視角................ 28聯合議題 2 城市研究和製圖的新方法............................................................................... 29聯合議題 3 書寫印度洋的歷史 ............................................................................................. 29聯合議題 4 歷史學和比較學的角度談自然災害............................................................ 30聯合議題 5 記憶爭奪戰:政治、學術和媒體之間的歷史教育................................ 30聯合議題 6 史學意識和文化下的懷舊............................................................................... 31聯合議題 7 舊世界的新秩序?全球觀視野下的 1815 年維也納會議................... 32聯合議題 8 傳教士在東亞....................................................................................................... 32聯合議題 9 城市賣淫:世界各城市賣淫 .......................................................................... 33聯合議題 10 冷戰和福利國家................................................................................................ 34聯合議題 11 青少年到青年的運動和教育........................................................................ 35聯合議題 12 政治儀式、符號和慶典................................................................................. 36聯合議題 13 日益全球化世界中的傳統——歷史和歷史教育的多層次的挑戰 37聯合議題 14 早期國家社會中的巫術和預言................................................................... 37聯合議題 15 時空中兒童們社會和文化價值觀念的變化第一場................................................................................39第二場 .........................................................................39第三場 .............................................................................................39聯合議題 16 全球化,國家發展模式和企業戰略(19-20 世紀)......................... 39聯合議題 17 外交實踐史中的新方法................................................................................. 40聯合議題 18 歷史的使用與濫用........................................................................................... 41圓桌會議 1 防禦城牆研究....................................................................................................... 41圓桌會議 2 檔案領域的新進展 ............................................................................................. 42圓桌會議 3 世界歷史服務於什麼世界? .......................................................................... 42IV圓桌會議 4 Closing the Blue Whole..................................................................................... 42圓桌會議 5 想像力在構建集體認同中的作用................................................................. 43圓桌會議 6 記憶中的海洋....................................................................................................... 43圓桌會議 7 共話公共史學....................................................................................................... 44圓桌會議 8 國家認同與世界遺產第一場 歷史編纂及其道德蘊意的比較研究..............................................................................................44第二場 遺產的管理: (宗教)政治困境中的保護,公眾訪問與研究.........................................44圓桌會議 9 歷史和歷史學——作為主體與客體的拉丁美洲:內部視角和外部視角..................... 44圓桌會議 10 中國的義和團運動........................................................................................... 45圓桌會議 11 十字路口的國家:東西方之間................................................................... 45圓桌會議 12 作為今日世界革命與危機範例的歐洲宗教改革.................................. 46圓桌會議 13 作為人類歷史研究資料來源的大型檔案館與圖書館........................ 46圓桌會議 14 當代藝術與歷史學的未來 ............................................................................ 46圓桌會議 15 婦女史研究前沿................................................................................................ 47圓桌會議 16 東亞的現代西醫................................................................................................ 47圓桌會議 17 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與世界歷史.............................................................. 47圓桌會議 18 東歐的法律與法規........................................................................................... 48圓桌會議 19 歷史視野下的事件與時間 ............................................................................ 48頒獎典禮................................................................................................................................................. 49特別會議 國際組織發展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個案研究......................................... 498 月 27 日下午—8 月 28 日............................................................................... 49國際歷史學會附屬機構會議及全體會議第一組 國際基督教史研究委員會第一場 本土化..............................................................................49第二場 科學與宗教................................................................................50第三場 宗教思想的傳播......................................................................................51第二組 國際代議和議會制度史委員會題目:議會制度:理論和實踐(13-20 世紀)第 22 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日程草案V第一場 代議制的模式 .................................................................................51第二場 議會生活中的人物(傳記和集體傳記),議會史上的名人(和聯絡網)...................52第三場 議會和公眾意見.........................................................................52第四場 事務會談.........................................................................................................53第三組 國際猶太史研究委員會研討會:猶太人的大離散第一場 ..................................................................................................53第二場 .................................................................................................................54第四組 國際歷史教育常設會議研討會:東亞的教育史:本土發展與跨國關聯第一場 .........................................................................................................................54第二場 ..........................................................................................54第五組 國際法國大革命史委員會研討會:法國革命史研究的新方向——二百周年紀念以來的 25 年第一場 跨國影響和跨國關聯.....................................................................55第二場 關於革命法國的新研究...........................................................................55第三場 法國和義大利的革命政治及革命思想.........................................................................................56第四場 全體大會:選舉執行局.................................................................................56第五場 國別史中的法國大革命......................................................................56第六場 比較視角中的法國革命...............................................................................57第六組 國際旅行和旅遊業史委員會題目:旅遊業中歷史的套用第一場 歷史在以往旅遊業中的套用............................................................................................................57第二場 當今旅遊業中歷史的套用.................................................................................................................58第七組 國際歷史教學學會第一場 新媒體和講授歷史......................................................................................59第二場 歷史教育中誠信觀念的重要性 .......................................................................................................59第三場 銘記和敘述冷戰——一段共同的歷史.........................................................................................60第八組 國際人口史委員會第 22 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日程草案VI第一場 全體會議...............................................................................................................61第二場 比較視野下的 18 至 19 世紀的預期壽命和性別....................................................................61第三場 比較史視野下的墮胎和殺嬰:犯罪和/或人口統計方法?................................................61第四場 災害易發區的人口變化和家庭 .......................................................................................................62第五場 所有的多代同堂家庭社會都是相同的嗎?對古今歐洲和亞洲複雜的定居模式的比較................62第六場 比較史視野下的墮胎和殺嬰:犯罪和/或人口統計方法?(第 2 部分)..................63第七場 事務會議:選舉委員會.....................................................................64第八場 跨洲流動人口的婚姻策略.................................................................................................................64第九場 比較史視野下的墮胎和殺嬰:犯罪和/或人口統計方法?(第 3 部分)..................64第十場 ............................................................................................65第十一場 婦女和移民,16-21 世紀(第 1 部分)................................................................................65第十二場 歷史與現實中非法的和非婚姻的夥伴關係:全球性的比較........................................65第十三場 展板.......................................................................................66第十四場 婦女和移民,16-21 世紀(第 2 部分)................................................................................66第十五場 中國和世界的人口史發展............................................................................................................66第十六場 晚婚...................................................................67第十七場 全體會議..............................................................................68第九組 公共史學國際聯合會第一場 公共歷史教學 ....................................................................................68第二場 博物館和公共史學..........................................................................................68第三場 數字公共史學 .......................................................................................................69第十組 國際斯拉夫歷史研究委員會第一場 斯拉夫世界全球化的港口.................................................................................................................69第二場 大都會...................................................................................................................69第三場 全體大會...........................................................................................................70第四場 港口.................................................................................................................70第五場 翻譯...............................................................................................................70第十一組 晚間會議第 22 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日程草案VII第一場 全球性的聯繫:下一代(展板)...................................................................................................71第二場 倫理和歷史........................................................................................................718 月 29 日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第 2 次全體大會 ....................................................................................... 71閉幕會議......................................................................................................... 72

平行會議

“歷史學與當代中國社會”全國歷史學博士後學術研討會由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中國博士後基金會、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主辦,山東大學承辦,擬於2015年8月在濟南召開。其時,也正是舉世矚目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以下簡稱“國際史學大會”)在濟南開幕之際,為擴大本次研討會的影響,為與會青年學者提供更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機會,經與山東大學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組委會協商,本研討會納入其平行會議系列。一、會議主題:歷史學與當代中國社會二、會議地點:山東大學中心校區;三、會議日程:1.8月22日,全天報到;2.8月23日上午,參加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開幕式及大會主題報告;3.8月23日下午-8月24日下午,召開“歷史學與當代中國社會”博士後學術研討會;4.8月25日離會。

衛星會議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擬在濟南、青島、淄博、泰安、濟寧、聊城等六地舉辦衛星會議,並以舉辦地的歷史文化特色作為衛星會議主題,成為大會的一大創新。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 舉辦地點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濟南會議——比較視野下的龍山文化與早期文明
2015年8月23-25日
濟南市章丘市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青島會議——青島的城市化與國際化
2015年8月24日-25日
青島市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淄博會議——蹴鞠與齊文化
2015年8月27日-29日
淄博市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濟寧會議——儒家文明與孔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
2015年8月26-28日(暫定)
濟寧市曲阜市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泰安會議——全球視野下的泰山文化
2015年8月24-27日
泰安市
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聊城會議——運河文化與世界遺產保護利用
2015年8月22日-25日
聊城市

會議標誌

自2013年5月以來,組委會開始向全球徵集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形象標誌,經過兩輪徵集,組委會共收到有效作品219件。經秘書處組織校內專家委員會、校外評審專家和國際歷史學會、中國史學會的評審,最終選擇了兩位設計師的設計方案作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組委會進行了提升、凝練,形成了目前所使用的形象標誌。本屆大會形象標識由祥雲、漢畫像車馬、ICHS以及2015 JINAN CHINA構成。祥雲體現中國文化元素;漢畫像車馬寓意歷史的車輪;ICHS為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英文首個字母縮寫;2015 JINAN CHINA表明了舉辦地點與時間。在這個標誌中,硃砂紅是故宮城牆的顏色,紅色也是山東大學的主色調,體現出內斂與穩重,象徵著中國人對吉祥、美好的禮讚,也代表著中國人民對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祝福與盛情。整個形象標識簡潔而深刻,展示著歷史與文明的演進;它凝重而浪漫,體現了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我們將通過它相約濟南、相聚中國,體驗中國的古典與現代文明。國家領導人賀信

國家領導人賀信

習近平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值此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開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國際歷史學會主席瑪麗亞塔·希耶塔拉女士等與會的歷史學家,表示誠摯的歡迎!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展而來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所以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中國人自古重視歷史研究,歷來強調以史為鑑,我們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歷史典籍。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歷程,應該尊重彼此的選擇,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於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歷史學家在這方面可以並且應該發揮積極作用。這次大會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學問、加深理解的機會。希望這次大會能夠推動各國的歷史研究,幫助人們從歷史的啟迪中更好探尋前進方向。這次大會的主題之一是“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這是一個很好的題目。中國有著5000多年連續發展的文明史,觀察歷史的中國是觀察當代的中國的一個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和文化,就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社會狀況,很難全面把握當代中國人民的抱負和夢想,很難全面把握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需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採各國文明之長。歡迎各位專家從對歷史的感悟中為我們提供真知灼見。祝大會取得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2015年8月23日

歷史影響

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是山東省的一大文化盛事,不僅將極大提升山東省和山東大學的國際影響力,還將又一次把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嶄新的發展面貌呈現給世界。

各界評價

國際史學會主席瑪麗亞塔·西塔拉和秘書長羅貝爾·弗蘭克在來山東大學考察時曾說:“2015年在濟南舉辦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將會超越以往任何一屆。”國際歷史學會主席瑪麗亞塔·西塔拉:“我們從未看到過有像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LOGO這么漂亮的標誌,它非常清晰的向我展示了史學的變化與轉折,不光是歷史、政治、一些像戰爭的歷史,以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文化當中的歷史。作為一位女性史學家以及第一位國際歷史學會的女性主席,我也能夠看到這個馬車上坐著一男一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