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記憶的人

失去記憶的人

中國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78年,著名戲劇家黃佐臨先生與顏碧麗執導;其主要劇情為:1976年,某市幫派分子林帆、胡一闖等策劃了“大型化工設備事件”,把廠黨委書記葉川隔離嚴刑拷打,後送到醫院做秘密手術,企圖使他終生失去記憶。腦科醫生梁冰識破陰謀,以高超的技術治好了葉川創傷。葉川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逃出醫院,把林帆一夥的陰謀轉告了黨中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片名
中國電影《失去記憶的人》精彩劇照
:失去記憶的人
上映:1978年
色彩:彩色
片長:2585米
語言:漢語國語
類型:劇情片

主創人員

導演
中國電影《失去記憶的人》精彩劇照
黃佐臨 顏碧麗
編劇:楊時文 斯民三 周泱
攝影:馬林發 應福康
美工:韓尚義 東進生
作曲:向異
錄音:王惠民
剪輯:陳祥興
化妝:達旭
服裝:段海金
道具:孫永欣
照明:金漢江
布景:張義華
繪景:孫為德
製片:陳忠豪 史懷友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姚笛

主要演員

吳喜千....
中國電影《失去記憶的人》精彩劇照
葉川
趙家彥.... 阿根
馬冠英.... 施軍生
魏啟明.... 晉洲
林嵐 .... 梁冰
楊海蓮 .... 唐明秀
王丹鳳.... 丁園
張小玲 .... 小劉
史鳳和 .... 周小明
夏克勤 .... 林帆
馮淳超 .... 胡一闖
劉春申 .... 孫秘書
虞桂春 .... 季頭頭

故事概述

中國電影《失去記憶的人》精彩劇照
1976年,某城東風化工設備總廠的黨委書記葉川,為了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填補石油化工方面的空白,堅決貫徹國務院、石油化工部下達的試製大型化工設備的任務。
"四人幫"在該城的親信,市委某辦公室主任林帆和化工設備總廠黨委副書記胡一闖,出於篡黨奪權的需要,策劃了一個所謂"大型化工設備事件",誣衊葉川是"走資派",把他隔離起來,嚴刑拷打。
這時,國務院、石油部讓葉川到北京開會。林帆等人捏造了葉川畏罪自殺未遂的罪名,將葉川送到醫院,企圖通過秘密手術使他終生失去記憶。
被威逼給葉川做手術的腦外科醫生梁冰識破了林帆等人的陰謀,沒有按照他們的旨意執行,相反,他暗暗治好了葉川的嚴重創傷,瞞過了林、胡的監視,保護了葉川。為了大力宣揚老幹部就是"民主派"、"走資派"的反革命政治綱領,林帆指令劇作家晉洲與青年女作者一起合寫一個把葉川描寫成為"正在走的走資派"的劇本。
晉洲與葉川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戰友,他深入工廠調查研究,發現林帆一夥是有意陷害葉川。於是,晉洲以編寫劇本需要為由,獲準和葉川見面,並在護士長小劉的幫助下,替葉川找來廠里的可根師傅和青年幹部施軍生。從此,幾個人開始秘密地戰鬥在一起了。
不久,從北京傳來了華國鋒同志擔任了黨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代總理的訊息。葉川帶著寫給國務院的報告,在同志們的幫助下,逃出了醫院,驅車趕赴機場。
林帆和胡一闖聞訊緊緊追趕。危急中,葉川把報告交給施軍生,讓他迅速下車避開林、胡一夥的追趕。當林帆、胡一闖截住葉川的時候,施軍生乘坐的飛機已飛上了藍天,飛往北京。葉川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堅信:烏雲遮天難持久,紅日永遠放光芒

主演簡介

吳喜千,1931年6月15日生,黑龍江省寧安縣人,中國電影演員。
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到鐵道兵文工團當演員。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任某部文工團隊長,曾演出“萬水千山”、“曙光”、“紅岩”等話劇。
1972年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先後在《渡江偵察記》、《阿夏河的秘密》、《難忘的戰鬥》、《失去記憶的人》等影片中扮演主要或重要角色。
1979年在影片《從奴隸到將軍(上、下)》中飾演滇軍副營長鄭義一角,很好地刻畫了鄭義豁達大度,豪爽仗義的性格,獲得好評,該片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1980年在刑偵片《405謀殺案》中飾演機敏幹練的公安局顧問魯浩,表演沉穩含蓄,收放自如,顯示了深厚的藝術功力。
1982年在影片《禍起蕭牆》中飾演電業局局長傅連山。傅連山正直無私,堅持原則立場,敢於向邪惡勢力挑戰,經吳喜千演繹更賦予了人物新的亮點,在社會上引起轟動。
1983年在影片《張衡》中飾演老工匠車羽,吳喜千走進人物心靈深處,把車羽身處逆境但仍自強不息的性格表現得栩栩如生,表演獲得成功。同年吳喜千在影片《蛇案》中再飾一個機智勇敢的老刑警海洋地的形象,表演雖然輕車熟路,但吳喜千仍賦予了人物新的精神內涵。
吳喜千從事表演藝術幾十年,飾演的多是正面人物,他總是認真研究和分析人物,因此他塑造的角色可視性極強,沒有臉譜化的跡象。他參加演出的片子還有《情天恨海》、《血戰台兒莊》、《溫柔的眼鏡》、《銅頭鐵羅漢》等。
他有很強的敬業精神,1994年在參加電視連續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的拍攝時,已身患重病,但他仍然堅持完成創作,不久即因病去世。

導演簡介

宋崇,著名導演,1941年10月3日生於江蘇東台,原籍安徽潁上。
1959年考入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學習電影導演專業。1963年畢業後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先後在故事片《第二個春天》、紀錄片《東海戰歌》等中擔任場記、副導演。
1965年在福建拍攝《東海戰歌》,參加了崇武以東海戰,拍攝了海戰的真實場面,榮立三等功,得到文化部的獎狀。十年動亂中,受到迫害,被關押了兩年多。
1976年,他參加了藝術性紀錄片《石油盛開大慶花》的拍攝,任四川組導演,在此期間,他現場工作能力,創作能力和後期製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隨後,他分別在黃佐臨導演的影片《失去記憶的人》和老導演沈浮的影片《曙光(上下)》中擔任副導演,勤奮好學的他在老一輩導演的關心指導下,藝術才能不斷提高。 
1980年,宋崇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故事片《好事多磨》的導演,這是他第一次正式擔任故事片導演,這是一部輕喜劇,在拍攝中,宋崇不僅加強了原劇本中的喜劇情節和結構,還注意從人物性格中去發現、挖掘喜劇因素,同時,在鏡頭處理和演員表演上,注意自然,真實和生活化。
隨後,他又先後導演了影片《閃光的彩球》《快樂的單身漢》《最後的選擇》《滴水觀音》《霹靂貝貝》等,都收到較好的效果,其中《霹靂貝貝》於1987年獲得第三屆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 
1988年—1989年,宋崇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兼黨委書記,為北影廠的改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1992年,他執導了娛樂片《魔窟生死戀》等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