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記憶的人》

《失去記憶的人》

一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國產劇情電影。講述的是1976年某市幫派分子林帆、胡一闖等策劃了“大型化工設備事件”,把廠黨委書記葉川隔離嚴刑拷打,後送到醫院做秘密手術,企圖使他終生失去記憶。腦科醫生梁冰識破陰謀,以高超的技術治好了葉川創傷。葉川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逃出醫院,把林帆一夥的陰謀轉告了黨中央。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失去記憶的人》《失去記憶的人》
導 演:黃佐臨 顏碧麗
編 劇:楊時文 斯民三 周泱
主 演:吳喜千 趙家彥 馬冠英 魏啟明 林嵐 (更多)
上 映:1978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製作團隊

《失去記憶的人》黃佐臨
失去記憶的人 (1978)製作團隊 職員表
黃佐臨 .... 導演
顏碧麗 .... 導演
楊時文 .... 編劇
斯民三 .... 編劇
周泱 .... 編劇
馬林發 .... 攝影
應福康 .... 攝影
韓尚義 .... 美術(製作設計)
東進生 .... 美術(製作設計)
向異 .... 作曲
王惠民 .... 錄音師(收音)
陳祥興 .... 剪輯
達旭 .... 化妝
段海金 .... 服裝指導
孫永欣 .... 道具
金漢江 .... 燈光(照明)
張義華 .... 置景
孫為德 .... 繪景
上海電影樂團 .... 伴奏
姚笛 .... 指揮
陳忠豪 .... 製片人
史懷友 .... 製片人
失去記憶的人 (1978)演員表
吳喜千 .... 葉川
趙家彥 .... 阿根
馬冠英 .... 施軍生
魏啟明 .... 晉洲
林嵐 .... 梁冰
夏克勤 .... 林帆
楊海蓮 .... 唐明秀
馮淳超 .... 胡一闖
王央風 .... 丁園
張小玲 .... 小劉
史鳳和 .... 周小明
劉春申 .... 孫秘書
虞桂春 .... 和頭頭

故事梗概

失去記憶的人 (1978)故事梗概
1976年,某城東風化工設備總廠的黨委書記葉川,為了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填補石油化工方面的空白,堅決貫徹國務院、石油化工部下達的試製大型化工設備的任務。"四人幫"在該城的親信,市委某辦公室主任林帆和化工設備總廠黨委副書記胡一闖,出於篡黨奪權的需要,策劃了一個所謂"大型化工設備事件",誣衊葉川是"走資派",把他隔離起來,嚴刑拷打。這時,國務院、石油部讓葉川到北京開會。林帆等人捏造了葉川畏罪自殺未遂的罪名,將葉川送到醫院,企圖通過秘密手術使他終生失去記憶。被威逼給葉川做手術的腦外科醫生梁冰識破了林帆等人的陰謀,沒有按照他們的旨意執行,相反,他暗暗治好了葉川的嚴重創傷,瞞過了林、胡的監視,保護了葉川。為了大力宣揚老幹部就是"民主派"、"走資派"的反革命政治綱領,林帆指令劇作家晉洲與青年女作者一起合寫一個把葉川描寫成為"正在走的走資派"的劇本。晉洲與葉川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戰友,他深入工廠調查研究,發現林帆一夥是有意陷害葉川。於是,晉洲以編寫劇本需要為由,獲準和葉川見面,並在護士長小劉的幫助下,替葉川找來廠里的可根師傅和青年幹部施軍生。從此,幾個人開始秘密地戰鬥在一起了。不久,從北京傳來了華國鋒同志擔任了黨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代總理的訊息。葉川帶著寫給國務院的報告,在同志們的幫助下,逃出了醫院,驅車趕赴機場。林帆和胡一闖聞訊緊緊追趕。危急中,葉川把報告交給施軍生,讓他迅速下車避開林、胡一夥的追趕。當林帆、胡一闖截住葉川的時候,施軍生乘坐的飛機已飛上了藍天,飛往北京。葉川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堅信:烏雲遮天難持久,紅日永遠放光芒!

導演介紹

宋崇,著名導演,1941年10月3日生於江蘇東台,原籍安徽潁上。讀國小、中學時,宋崇就是學校里的文藝活動積極分子,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活動。1959年考入上海電影專科學校,學習電影導演專業。1963年畢業後進入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先後在故事片《第二個春天》 、紀錄片《東海戰歌》等中擔任場記、副導演。1965年在福建拍攝《東海戰歌》,參加了崇武以東海戰,拍攝了海戰的真實場面,榮立三等功,得到文化部的獎狀。十年動亂中,受到迫害,被關押了兩年多。1976年,他參加了藝術性紀錄片《石油盛開大慶花》的拍攝,任四川組導演,在此期間,他現場工作能力,創作能力和後期製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隨後,他分別在黃佐臨導演的影片《失去記憶的人》和老導演沈浮的影片《曙光(上下)》中擔任副導演,勤奮好學的他在老一輩導演的關心指導下,藝術才能不斷提高。 
1980年,宋崇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故事片《好事多磨》的導演,這是他第一次正式擔任故事片導演,他與全體攝製組成員團結一致,群策群力,力求將影片拍攝得節奏明快,內容真實,細膩新穎。這是一部輕喜劇,在拍攝中,宋崇不僅加強了原劇本中的喜劇情節和結構,還注意從人物性格中去發現、挖掘喜劇因素,同時,在鏡頭處理和演員表演上,注意自然,真實和生活化。第一次獨立執導的宋崇,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得到了觀眾的好評。隨後,他又先後導演了影片《閃光的彩球》《快樂的單身漢》《最後的選擇》《滴水觀音》《霹靂貝貝》等,都收到較好的效果,其中《霹靂貝貝》於1987年獲得第三屆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
1988年—1989年,宋崇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兼黨委書記,為北影廠的改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1992年,他執導了娛樂片《魔窟生死戀》 ,採取自籌資金,攝製組成員入股抵押承包,自己砸了鐵飯碗,在電影市場開了“準製片人”的風氣之先,《魔》片的發行是成功的,宋崇他們淨嫌了30萬之多,達到了低投入,高效益,宋崇又一次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華。1993年,宋崇再一次突破自己,將拍攝、製片、發行和放映溶為一體,執導了影片《陷井裡的婚姻》,影片具有曲折的故事,漂亮的明星,豪華的場面,美麗動聽的歌曲,雖說影片的商業味很濃,但宋崇對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充分挖掘可視因素,力求拍出高水平,高質量。目前,作為獨立製片人的宋崇,也感到市場經濟的壓力,有一種緊迫感,迫使他又開始了下一部影片的選題,運作。

參考文獻

http://www.cnmdb.com/posters/p4768_1
http://www.cnmdb.com/cast/476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