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

太史

太史,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詞語

太史太史

tài shǐ 太史

(1)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2)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參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3)太史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2.複姓。 漢末有太史慈 。見《三國志》本傳。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多方面展現其才能,智勇雙全,可謂一代名將,領軍之才。然而早死,所以有“所志未從,奈何而死”的遺憾

官名

太史,古代官名。

太史太史

時為記錄歷史和曆法的官員,是太史寮的長官,掌文書起草、諸侯卿大夫策命、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後漢書·光武紀》注:“史官之長也。”是政府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員。後來職位漸低,秦朝稱太史令,漢朝屬太常,掌天文曆法,秩六百石。司馬遷做過太史令。《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魏晉以後,修史之職歸著作郎,太史專掌曆法。隋改稱太史監,唐改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監、天文院等名稱。元改稱太史院。至明清稱欽天監;修史之職歸之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太史。《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文起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稱太史。

人物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蹟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歷史傳說和故事。)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於公元前87年,48歲終。現司馬遷墓祠,在韓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鎮南門外,位於黃河西岸的梁山東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史史記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 。後因替投降匈奴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

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 ,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據《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遷有賦八篇,但大都不傳,只有《悲士不遇賦》保存在唐歐陽詢等編纂的《藝文類聚》卷三十之中。

司馬遷的官職即為太史,在《史記》中的作者評述多以“太史公曰”的句子起始,所以太史一詞有時也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如:唐朝的柳宗元《柳河東集》太史也是姓氏,複姓:漢末有太史慈。見《三國志》本傳。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有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多方面展現其才能,智勇雙全,可謂一代名將,領軍之才。然而早死,所以有“所志未從,奈何而死”的遺憾。

古代官職是把家臣或小官的職位加一個“太”字表示國家的大臣,比如“太僕”,仆是車夫的意思,“太僕”就是國家的車夫,皇帝的司機。“因管車馬,所以國家一切武裝,好像“坦克車、飛機”之類,他也連帶管了。”類似的還有:太尉、太守、太常、太僕、太醫、太師、太史、太祝、太宰、太卜;國家的糧倉就叫“太倉”,國家的學校就叫“太學”。

歷代類似官職

太史太史

也稱太史,官職名,傳夏代末已有此職。西周春秋時太史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為朝廷大臣。秦漢設太史令,職位漸低。魏晉以後修史的任務劃歸著作郎,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隋改稱太史監,唐改稱太史局,肅宗時又改為司天台,五代同。宋代有太史局、司天監天文院等名稱。遼稱司天監,金稱司天台。元代改稱為太史院,與司天監並立,但推步測算之事都歸太史院,司天監僅餘空名。明、清兩代,均稱欽天監;至於修史之事則歸於翰林院,所以對翰林亦有“太史”之稱。

姓氏淵源

姓源出有二

1、以官名為氏。西周春秋時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掌天時、星曆職。其後代以祖上官職“太史”銜為姓,稱太史氏。

2、出自姬姓,胡於蔡之後所改。西周時,周文王的孫子胡於蔡,又稱蔡仲,其後人有的以太史為氏。

太史姓歷史名人

太史敫戰國時齊人。燕軍進攻齊國,奪城70餘座,齊國只剩兩城在堅守。齊愍王被殺,太子法章改名換姓逃到莒國太史敫家當家奴,太史敫的女兒感覺這個人很奇怪,因此常常救濟他。後來齊軍擊破燕軍順利復國,派人到莒國請太子回國即位。法章回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兒到齊國成婚,冊封為王后。結果太史敫得知女兒居然在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況下嫁人,氣的半死,說:“女無謀(通‘媒’)而嫁者,非吾種也,污吾世矣!”當即宣布脫離父女關係,終身不見君王后。

太史慈:字子義,三國時東吳名將。猿臂善射。少年時受郡命劫州章,表現果斷,因而知名於世。曾於遼東避難,後助北海相孔融對抗黃巾管亥,善用勇略,為孔融聯結平原相劉備,擊潰賊眾,聲名更噪。其後歸同郡揚州刺史劉繇,與孫策鏖戰,共相抗衡。後劉繇敗死,孫策擒獲太史慈,策慕其高義,求為其將,慈慨然許諾。太史慈更替孫策招諭劉繇殘軍歸順,守言應諾,恪遵信義,始終如一,弭息誹論。劉表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度作寇於艾、西安諸縣;孫策分海昏、建昌作六縣,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督諸將兼治海昏,共拒劉磐。後孫權以太史慈能克制劉磐,委以南方大事。慈於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歲。

太史亨:字元復,東萊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東吳名將太史慈之子。建安十一年,太史慈搶城中伏,傷重身亡。孫權哀悼不已,葬慈於南徐北固山下,便養其子太史亨於府中。太史亨歷尚書、吳郡太守,官至越騎校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