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貞觀

天貞觀

天貞觀位於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濱河街道前瓦窯坡村。又稱鳳山道院。創建於宋,是為祭祀宋代道祖陳希夷和其門徒明代道士孫雲際而建。元代遭兵火焚毀,明洪武、宣德、景泰[明朝代宗朱祁鈺的年號]年間進行過較大維修、擴建。道院分上下兩院,建築依山就勢,現存主要建築有三清殿、孫真人殿、讀書樓、陳摶殿、黃寶壇玉皇樓、雷公殿、三官樓,附屬建築有老爺廟、土地廟、五道廟、石碑坊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天貞觀天貞觀
天貞觀位於離石城濱河北東路三陽雲鳳山山腰,始建於宋代,到元代遭兵火焚毀,直到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又重修希夷廟。後來,在孫雲際先生主持下,先後進行過4次大擴建,使其成為道院規模。歷代撥款重修,現已成為離石區重要的旅遊勝地。

山頂建有"鳳山公園",每年正月二十六是上鳳山的日子,遊人多達十幾萬。

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建築

天貞觀分上下兩院,依山就勢,布局各異,主要建築有黃籙寶壇玉皇樓、白雲洞、孫真人殿、三清殿、三官樓、雷公殿、靈官殿、讀書樓、土地廟、關帝廟、五道廟等古建築。

陳摶殿又稱白雲洞,是道院主要建築之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現存29通(塊)歷代碑、碣、墓誌、經幢以及白雲洞殿內西牆壁上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彩繪的壁畫《修建武當山宮感應之圖》30餘平方米。

主要景點

三清殿

天貞觀天貞觀
三清殿位於天貞觀上院,為懸山頂磚木結構,布瓦,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是天貞觀的主要建築之一,內塑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以及金鹿仙童、金雀仙女等塑像9尊。

元始天尊(中)為“三清”首席,道經所載他居天界最高的玉清仙境,“元始”即指宇宙起源的本源、開始,說他生於宇宙形成之前,天地初開時以秘道傳授諸仙開卻度人。

靈寶天尊(左)是道教第二大神,象徵混沌初判陰陽分明的第二大世紀,他住在天界的第二層上清仙境。

道德天尊(右)即太上老君,也就是廣為人知的“老子”,為道門祖師爺,並以老子《道德經》為主要經典。道德天尊住在最高天界的第三層太清仙境。

玉皇樓

玉皇樓即“黃籙寶壇玉皇樓”又名“凌虛樓”。位於天貞觀下院,是天貞觀主要建築之一。為重檐歇山頂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琉璃剪邊,共二層,上為玉皇樓,塑玉帝。下為靈官殿。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神明之一,地位僅在三清尊神之下。但在世俗的心目中,玉皇大帝都是中國最大的神袛,是眾神之王,他住在天上的宮闕里,辦公衙門是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

真人殿

真人殿即“孫真人殿”,位於天貞觀上院,有前檐布瓦,面闊小三間,窯洞式建築,初建於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內祀明代仙道孫雲際先生。孫真人,名浩遠,精通天文地理,從業儒學,幼年在玄都萬壽宮出家,十七歲入天貞觀拜陳希夷老祖道場門下苦行修道。相傳孫真人符藥濟人,得五雷天心正法。每逢歲旱,太守率僚屬里老請禱立應,或遇疫癘祈禳即解。他曾多次主持了天貞觀的擴建工程,修建殿堂,添設香火,侍奉萬靈。乃至為民祈禳,都能親謀親修。數百年來,在道徒和本方民眾中有崇高威望,在平素祭祀祈禳者亦日盛不衰。

陳摶殿

天貞觀三清殿
陳摶殿(又名白雲洞),位於天貞觀下院,建於元末明初,為懸山頂磚木結構,琉璃剪邊,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內塑陳希夷神像,左右仙童、仙女塑像3尊。殿內西牆壁現存明永樂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1425年)彩繪壁畫《修建武當山宮感應之圖》,描繪武當山總體建築分布圖及神靈顯靈之圖。

陳摶,豪州人,名摶,字圖南,號扶搖子,生於五季末宋,性好睡,垢面蓬頭,從事儒家事業,精通天文地理,超突常人。宋在武當山修煉長達20餘年方“丹成寶就”投師華山之養道,宋端拱初年,陳希夷命弟子張超鑿石為室,化形蓮花峰下。據史記載,宋季世神化經步此山(天貞觀)遂隱居焉。久則時人識之,復幻蟬蛻而葬之。

鳳山道觀

鳳山道觀始建於宋代;元代遭兵火焚毀;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重修希痍廟,後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正統六年(1441年)、景泰七年(1456年)和成化六年(1470年)進行過四次大擴建,使其成為道院規模。明成化十九年又進行了擴建。

鳳山道觀坐落在鳳山山腰上,遠遠望去,"名山仙境"四個石刻大字十分醒目,這是一處風景秀麗,古建別致的千古勝跡。踏近400階石階登山眺望,市區新貌盡收眼底,一覽無餘。

祭祀祈福

真人殿真人殿
數百年來在民眾中享有盛望,當地民眾一直把他的誕生日,作為鳳山廟會之日進行祭祀。廟會前後,四方香客朝山者絡繹不絕,整個山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燈火輝煌,煙火繚繞,爆竹轟響,聲震州城,俗稱"遇仙"。

祈福是信男善女來鳳山參加廟會的本願。香客們在真人殿前燒香時每人默默許願,祈求幸福安康、平平安安、財源滾滾,還有些年輕人去觀音殿求子。總之,人們懷著各種不同的心情許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