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村

天竺村

天竺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以村內一座歷經千年歷史的古寺“天竺禪寺”命名。是楓亭灣肖厝港最內澳的靠海岸村,東與施厝、西楓鄰;西與柳厝、嶺口相靠,南同仙境相依;北望波濤洶湧的南埔海。三面望丘一邊臨海,海岸線曲折綿延約1公里。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天竺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地處湄洲灣延伸入肖厝港內澳的海濱,本村的地上自然村與地頭自然村正落位於海岸邊。天竺村境內有一座歷經千年歷史的古寺“天竺禪寺”,本行政村以此寺命名。天竺村,明清時期屬十都竹溪鋪。民國時屬天馬鄉天竺保,建國後屬七區(塗嶺)、九區、十一區(南埔)的天竺鄉;1956年並屬南埔區南埔鄉,1958年起先後屬超先公社、南埔公社的天竺大隊(1961年劃出柳厝、嶺口、柳街、楓林坑另設柳厝大隊);1985年改稱南埔鄉天竺村委會,1992年改屬肖厝鎮,1998年又改稱泉港區南埔鎮天竺村委會。天竺位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地帶,秋冬兩季氣候不甚明顯,多東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年平均氣溫23攝氏度左右,春夏兩季降水量較集中。全村以農業為主,過溪自然村以蔬菜種植業為主。近幾年經濟大發展,境內有:福建機械設備安裝公司、仙境11萬伏變電站、土木公司、忠輝玻璃廠(已遷址)、裝璜、威豪加絲廠、石油公司、奇龍超市、德和大酒家等企業。社會總產值達到1.25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6000元,如今天竺正沿著改革開放的方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建設美麗和諧繁榮的新天竺。

地理位置

天竺村是楓亭灣肖厝港最內澳的靠海岸村,東與施厝、西楓鄰;西與柳厝、嶺口相靠,南同仙境相依;北望波濤洶湧的南埔海。三面望丘一邊臨海,海岸線曲折綿延約1公里,距離設在村東北柳厝街的南埔鎮駐地約0.5公里。解放前地上街是條經濟貿易繁榮的海濱街市。街的後面是內海,重要的是海上運輸港口地上港簡易碼頭就射在距地上街近百米的淺海道上,街上店面大部分進出貨物從此集散。解放後,公私合營,店鋪拆並,特別是南埔海圍墾以後,公路建設外移,街上反剩住家,不再經商。近來隨著煉化一體化的興建與沙格萬噸碼頭的建設,村內公路四通八達,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物流客流源源不絕。村區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35畝,轄九個自然村:有地上、地頭、過溪、五房、倒橋、油園、埔尾、企石、後鄭。分設12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5600餘人,1609戶。旅居海外僑親有100多人,外來人口有500多人。天竺村地理位置優越,在改革開放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推動下,通往村鄰近的煉化一體化基地,沙格萬噸碼頭的鐵路、公路均經過天竺村。貫穿南北的南楓公路與南山公路由楓亭起途經界山鎮,穿過本村的地上、後鄭、五房、企石、倒橋再轉越仙境往山腰;楓亭至峰尾的客車頻頻地從過溪村的交叉路口往返;通港路由龍頭嶺324國道的分叉口起;途經本村的企石、倒橋、五房、過溪,再穿入施厝開往碼頭和煉化基地;漳泉肖的鐵路終點站落在過溪村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倒橋停靠站客運車輛日夜不停,交通十分繁忙。

村莊榮譽

天竺村歷年以來各項工作都開展的十分突出,頻頻獲得鎮、區、市各級各方面表彰。單從1990年起就有:從1990――2000年先後分別被中共南埔鄉、南埔鎮、肖厝鎮、惠安縣委授予“天竺村先進黨支部”、“加強黨建工作先進”、“村級組織單位黨建工作先進”等獎項14項;1992年中共惠安縣委人民政府授予“天竺文明村”、1999年再度授予“文明村”;1991年6月惠安縣委縣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四次人口普查先進單位”;1990年、1992年、1998年三次被惠安縣人民政府授予“徵兵工作先進單位”;1991――2000年南埔鎮、肖厝鎮兩次授予“天竺婦女代表委員會先進集體”;1994年肖厝鎮授予天竺村為“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兩次;1994年肖厝鎮授予“天竺村新村建設先進單位”兩次;1995年肖厝鎮授予“天竺村教育費徵收工作先進單位”;1996年惠安縣人民政府授予“天竺村兩基先進單位”;1996――1999年惠安縣人民政府先後3次授予“天竺村為村委會先進單位”;1997年被肖厝黨工委授予“農村十佳黨支部”,又被泉州市委授予“農村工作優秀黨支部”;1997――1999年兩次被肖厝黨工委授予“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1998年被肖厝黨支委授予“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先進單位”;1998――1999年被南埔鎮授予“計生合格村”,又兩次授予“計生工作先進單位”;1998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96―98年度預防民間糾紛激化先進單位”;2000年泉州市人事局、司法局授予“調委會先進集體”;2000年泉州市公安局授予“治保會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還有很多獎項未能一一列出。總之天竺村歷年來工作是突出的,成績是優異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