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

天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

天平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西面,是梧州市的西大門,是明末民族英雄、軍事家督師袁崇煥的故里。天平鎮水陸交通便利,南梧二級公路經過轄區的7個行政村,里程達27公里,潯江流經6個行政村,流程31公里。

梧州市天平鎮

(圖)天平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天平鎮

基本概況

天平鎮位於藤縣西部,是梧州市的西大門。東與藤州鎮接壤,南與新慶鎮交界,西與平南縣大安鎮交界,北與濛江鎮隔江相望,面積348.54平方公里。人口71877人,轄天平村龍勝村羅萬村、羅平村、冷水村、羅垌村、新陳村、新馬村、羅蓋村、民益村、保燕村、三益村、塘沖村滿村村、石爐村、思中村、新興村、 回龍村、新大村、富雙村20個行政村。耕地面積42159畝(其中水田35426畝)。山林面積375540畝。在南梧二級公路和潯江經過,水陸交通方便。天平鎮

(圖)天平鎮俯瞰藤縣天平鎮

是明督師袁崇煥故里。天平鎮鎮區面積0.3平方公里,先後開發一、二、三小區。鎮地區內有中學、國小、衛生院、郵政、電信、市場、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街道已硬化80%,天平鎮有18個村通電、通路,南梧二級公路經過7個村委會,達27公里。潯江流經6個村委會。

自然環境

天平鎮境內屬丘陵山區,地質為中生代紫紅色頁岩台地和花岩丘陵,是人多田少的雙季稻林糧區,屬高溫多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礦產資源有等10多種。 礦產資源有重晶石黃鐵礦花崗岩、大理石等。

地理位置

(圖)天平鎮在中國位置 天平鎮在中國位置
(圖)天平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位置 天平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位置
(圖)芒果芒果

農業發展

天平鎮是一個農業大鎮,以農林經濟為主,全天平鎮年出欄肉豬6.5萬頭,花豬4.5萬頭,家禽出欄145萬羽,水產品110噸。2006年農業生產總值22375萬元,財稅收入1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38元,年增長率為9.7%。主要農產品有松脂、玉桂、篙竹、甜竹、西瓜八角等,盛產荔枝葡萄、龍眼、芒果沙田柚等名優水果。有林面積1739.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2.4%,林木總蓄積量65萬立方米。年產松脂達1500噸,桂皮150噸,篙竹160萬支。1974年被中央林業部授予“青山常在、松脂常流”的殊榮。野生植物有大戟科、禾本科、桃金孃科、茜草科等300多科500多種。野生動物有鳥類、獸類、魚類、甲殼類、息棲類、昆蟲類等72多類100多科200多種。天平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抓好大面積的優質谷種植,種植黃優香桂小粘18000畝,發展巴戟等中藥材種植700多畝,優質西瓜種植1500多畝,發展生態農業,以發展沼氣池為龍頭,引導農民發展種養業,發展蔬菜種植,沿江各村大力發展篙竹種植,內陸各村種植玉桂等經濟林。

基礎設施

天平鎮以小城鎮建設為依託,構築南梧二級公路飲食一條街,飲食服務業已初具規模。鎮內金融、郵電、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服務網點齊全。村村通電話,通訊網覆蓋全天平鎮。村村通廣播電視覆蓋面廣。

(圖)天平鎮愛國名將袁崇煥之墓

名優特產

天平鎮主要特產:優質稻米、玉桂、松脂、篙竹、荔枝、龍眼、三黃雞、良種

旅遊資源

天平鎮是明朝兵部尚書、愛國名將袁崇煥的故鄉。天平鎮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有獨樹成林的新馬古榕,有風景秀麗的羅萬山風景區,有冬暖夏涼的滿村白石洞天,還有大水山石洞,大莫嶺百丈崖和大燕山石人等。天平鎮羅漫山旅遊風景區30平方公里,海撥450米,靠近南梧二級路邊,而且在城鎮區附近,已有水泥路通往羅漫山頂。

廣安市天平鎮

(圖)天平鎮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天平鎮

基本概況

天平鎮位於岳池東北部,距縣城約30公里,東接廣安縣興平鎮,北鄰蓬安縣三合鎮,南連苟角鎮,西挨魚峰鄉,轄蔣家廟村、唐家店村、埡口村、羅家壩村、高壩咀村、勝利村、石家溝村、土地坳村、回龍村、金龍廟村、五聖廟村、張家溝村、黎家溝村團壩子村 八塊田村、戴家梁村、楊家堂村、白紙山村、乾井村、長河扁村、莫家河村、印家壩村、王家岩村、先鋒觀村、何家坳村、土地溝村、英角村、橋亭子村、李家壩村、胡家庵村、金龜橋村、新安寺村、秦家埡村、水口村、蔣山鎮村35個村,251個社,農業戶數9453戶,農業人口32775人,其中包地人口31266人,勞動力18776個,有耕地面積27594.74畝,其中田22414.74畝、土5180畝,林地5146畝,水域3500畝。

命名由來

天平鎮狀如游龍回頭,故名。

自然環境

天平鎮幅員面積74.09平方公里,海拔460米,常年平均氣溫16.5℃,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2℃,平均降水量1019.6mm,無霜期300天左右,年日照1042小時,森林覆蓋率40%。天平鎮公路沿線有埡口村小羅家壩1200畝,羅家壩村大羅家壩1100畝,唐家店村鄒家壩,蒲家壩1250畝,印家壩村印家壩970多畝,長河碥村曾家壩1200畝,水口村和秦家埡村的秦家壩1600畝,它們都是回龍水庫的天然灌區。

地理位置

(圖)天平鎮在中國位置 天平鎮在中國位置
(圖)天平鎮在四川省內位置 天平鎮在四川省內位置

水利情況

一條由西北向東南橫穿場鎮的西河,發源於金城山麓,回龍水庫蓄水1640萬立方米,灌溉苟角顧縣等七個鄉鎮。全鎮水利灌溉面25個村、137個社、11000畝,其中自流灌面7000畝,提灌4000畝。投資300萬元,對回龍、新中兩座水庫大堤加固和進行防白蟻、防滲處理,整修渠道52公里,修護坡47公里,整治山平塘150口,新修山平塘、石河堰、蓄水池82口、攔河堰7處,新建20千瓦的提灌站5處。縣委縣府曾授予天平鎮“農田水利建設二等獎。”

(圖)竹涼蓆竹涼蓆

經濟狀況

天平鎮有果園60餘個,名特優質果樹近100萬株,年均產水果80萬公斤。竹蓆為農民傳統工藝編織品,年產精緻竹蓆150萬張,銷往全中國各地,被譽為“川北席鄉”。現又開發出手藝精湛、工藝精美的,適合於觀光紀念、工藝收藏、經久耐用的觀音竹涼蓆。現有蔣山村等12個小康村,有養豬、養蠶、養禽、養魚等基地村8個,農業以糧食作物為主,主產水稻,其次玉米紅苕小麥。糧食總產量達 1931.6萬公斤,人平產糧535公斤。人均純收入逐年飈升,2002年達1693元,財政年收入達287.52萬元。

鄉鎮企業發展較快。有酒廠6個、水泥預製板廠4個、大型機磚長1個自來水站2個、股份制聯合養漁場2個,興辦採石場20餘個,投資50萬元以上的鄉鎮企業項目2個,投資51萬元,建有天平鎮第一農貿市場2680平方米、木料市場2000平方米,有村、組集體企業186個,鄉鎮企業579個;鄉鎮企業年均總產值實現8607萬元,實現利稅190萬元,發展個體、私營工商戶800餘戶,從業人員1100餘人,平均輸出剩餘勞動力9500人(次),年勞務總收入1900餘萬元。

(圖)回龍水庫回龍水庫

旅遊資源

回龍水庫位於金城山鳳凰山下,距縣城32公里,地形以深丘為主。山丘、溝谷、溪峽, 形成了大面積森林覆蓋,山水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庫區方園10000畝青山隱隱、碧水迢迢 、綠樹蔥鬱,有人稱之為人間仙境,實乃人們旅遊休閒的好去處。庫內及庫有三座山、二條河、一個島、二十二個山丘。

三山:獅子山、龜山、象山,海拔高約1200米,與山丘相連,沿庫密集的森林,象一條條 綠色的玉帶。

二河:一條叫象鼻河,一條叫姚家河。象鼻河發源於金城山,站在河西的金城山上遙望庫 區中的小島,似一頭揮鼻渴飲的大象,而連線金城山的小河,如大象的長鼻,故而叫象鼻河 。象鼻河長7.5公里,寬20—40米,姚家河長5公里,寬15—30米。

一島:就是白鶴島,面積8畝,島上有繁茂的棕樹林和水竹林。過去,無數的白鶴棲息此 島,故名白鶴島。現在,常年也有數百隻白鶴生活在島上。

沿庫區約10000畝森林綠化區,山丘上長滿了各種喬、灌木,以柏樹松樹水竹為主。 有數百年的桂花樹、羅漢松、黃桷樹。森林裡生長著山雞野豬和蛇類,水果活躍著野鴨、白鶴烏龜水獺。庫區人煙稀少,整個庫區沒有工業污染。這裡山青水秀,有參天的大樹,有珍稀的禽獸,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