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湖

大金湖

大金湖,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岩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岩、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大金湖是同時擁有五塊國家級牌子的旅遊景區,包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

基本信息

介紹

大金湖泰寧大金湖,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岩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岩、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



中文名稱: 大金湖
別名: 洞穴博物館
所屬地區: 中國南方

簡介

大金湖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距鷹廈鐵路線邵武大金湖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站76km,距福州330km,在京福高速公路於公園北側通過.正在建設向蒲鐵路泰寧站。公園總面積461km2,分為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崖,金饒山(海拔1700m)風景區及泰寧古鎮史跡遊覽區。

大金湖旅遊區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狀元岩、羅漢山、泰寧古城五大景區,於2005年2月1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成為繼武夷山“雙世遺”之後又一個入主世界級別的福建旅遊景區。而且,大金湖是同時擁有五塊國家級牌子的旅遊景區,包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森林公園。

大金湖大金湖

1980年,國家在金溪上游的蘆庵灘修建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由於電站大壩的建設,在泰寧縣境內形成了一個南北長、東西窄的人工湖,並因金溪而命名為金湖。金湖湖面呈圓弧形,宛如一輪新月,景區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8平方公里,蓄水7億多立方米。從泰寧縣城到電站大壩,全長62公里,所以有“百里金湖”之稱。

地質構造

大金湖大金湖

位於華夏古陸武夷隆起的中心部位。白堊紀時,閩西發育二條NE向斷裂帶。泰寧縣紅層盆地是發育在西部崇安一石城大斷帶上多個盆地之一。泰寧縣是中國東南沿海諸省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一個縣,紅層盆地面積215.2km2,由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崖四個小盆地組成。

泰寧縣紅層盆地基地層是前震旦系變質岩、晚三疊-早侏羅紀碎屑岩及晚侏羅-早白堊紀陸相火山岩。組成紅層盆地的地層為白堊紀的紅色碎屑岩地層,包括沙縣組和崇安組。沙縣組厚度87m,岩性以粉砂礫為主,厚度可達1901m。較堅硬的崇安組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成景岩層。盆地西南有燕山期花崗岩,東南有酸性火山岩出露。

控制盆地形成的構造以北東、南北向為主,屬拉張盆地,盆地形成後的構造以南北、北西向構造最為明顯。

地質特色

大金湖風光大金湖風光

大金湖丹霞地貌在同類地貌中具有分布面積大、類型全、奇峰異石多的特點,按成因可分為斷裂崩塌型、流水侵蝕型、崩落堆積型、風化溶蝕崩落型、風化溶蝕型等六大類型,其中最具典型性、稀有性的地質遺蹟有:

箕狀盆地

大金湖大金湖

丹霞地貌發育在華夏古陸武夷隆起上。它的形成受崇安-石城大斷裂和泰寧-龍王岩南北向斷裂控制。盆地東側紅層不整合於晚白堊世火山岩之上,西側嚴格受崇安-石城大斷裂控制,斷裂面形成斷崖,高可達百米。角礫岩頻寬200m,其中還充填有大型螢石礦床、這代表了東南沿海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紅盆一側坳陷、一側斷陷之箕狀盆地形成過程及其獨特面貌。

深切峽谷與深切曲流

大金湖大金湖

大金湖丹霞地貌出露海拔240-907m間,由於斷裂縱橫,發育奇特的網狀峽谷及巷谷、深切曲流、及河流襲奪現象。以上清溪風景區最為典型。上清溪從崇際至長興段長6km,峽谷寬一般4-8m,最狹窄處2.5m。兩岸一般高120-160m,最高處200m。天為山欺,水求石放,漂流其間,兩岸奇石異洞,目不暇接。上清溪東北7km處的錦溪,由碗廠至下碼頭段流程7.5km,直線距離僅2km,共有9道彎,曲折率3。其中有8道彎為180°急轉彎。峽谷平均深170m,最深處250m,峽谷最寬處10m,最窄處1.53m。峽谷之深、之曲,實屬罕見。

石輞大峽谷,長6km,筆直自北而南,古河流也曾是自北向南流,由於近東西向斷裂交匯後,差異性升降運動產生河流襲奪,使河流至龍丹口轉向東流,折復向南、西,又流到縱谷南段,使中間成為乾谷。其典型性可以作為教科書的教材。

水上丹霞

金湖位於公園中段,湖區原為金溪一段,1980年建造水電站後形成面積36km2水面,從此,浩瀚幽深的碧水與千姿百態的丹山,構成動態與靜態的完美結合,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而聞名海內外。山水交融形成的水上一線天、水上二線天、水上大赤壁、情侶峰、貓兒山、玉柱峰等景點都是國內稀少的,有些是獨有的。

丹霞地貌

大金湖大金湖

公園內峰林、峰柱、方山、尖峰眾多,不下200餘座,且形態多樣。最具代表性的是龍王岩、八仙崖。八仙崖高907.6m,與湖面高差達637m。黃進教授根據上清溪河流階地沉積物的熱釋光測年數及相對標高得知金湖平均地殼上升速度為0.586m/萬年,並依此大體推算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崖丹霞地貌形成已430萬年、760萬年、1100萬年、1190萬年,八仙崖在中國東南沿海諸省丹霞地貌中海拔最高,年齡最老。

洞穴博物館

大金湖大金湖

區內洞、穴、岩槽以其多、大、類型齊全、形態奇異而堪稱"丹霞地貌洞穴博物館"。大、中、小型蜂窩狀洞穴到處可見。槽狀、豎立狀、扁平狀、方形、圓形、額狀、香蕉狀、包廂狀……且槽中有洞、洞中有穴。以上清溪兩岸及金湖沿岸最為發育。特大型的甘露岩洞,高80餘米,寬、深各30多米,由風化-溶蝕-崩塌而成,洞頂見石鐘乳。宋紹興16年,於洞中建甘露寺,寺前僅由一根木柱撐起四幢重樓疊閣,"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傑作。發育於天台岩丹崖上的大型岩槽,長360m,最深6.7m,內建有天台寺,為國內罕見之大型岩槽。

花崗岩石蛋地貌

大金湖大金湖

公園西南側有海拔1857m的白石頂和寶峰山,構成金饒山景區,屬花崗岩石蛋地貌景觀。奇峰、異石、瀑布、深穴相映成趣,是有待開發的風景區。

2001年7月,在泰寧召開的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討會上,與會的53位專家、教授經過實地考察,認為"大金湖丹霞面積大、特色地貌發育典型、類型眾多、地質構造與地貌發育關係清楚,稀有景觀眾多,在全國丹霞地貌區中具有很強的獨特性,是一處集典型地質、地貌科普旅遊和觀光度假旅遊於一體的優質地質公園,已具備了國家地質公園的條件"。並聯名推薦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現已批覆)。國家地質公園必將有效地保護大金湖旅遊資源和地質遺蹟,豐富大金湖旅遊資源的科學文化內涵,提升大金湖旅遊的品位和檔次,促進我縣旅遊業及旅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02年元旦,中國地質科學院第五任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計畫專家組成員趙遜先生,實地考察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後,欣然賦詩:"龍蟠碧溪杉陽鎮,魚躍金湖薄霧蒸;仙峰壽壁呈祥瑞,鐘山鼓嶺施甘露;天跡飛瀑赤崖瀉,松竹疊翠在鳥鳴;水上丹霞猶遮面,自古英才出泰寧"。

2006年5月,廈門著名人士萬金鋒暢遊了大金湖,並讚譽大金湖為“海峽西岸第一湖”。

景區景點

水漈瀑布水漈瀑布

水漈瀑布

水漈瀑布,又稱白水漈瀑布。瀑布分為兩層,間距百餘米,上為斜漈瀑布,下為水漈瀑布,上下瀑布斷崖均寬約10米,深約20米,遠眺似白練懸空,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它發源於泰寧第二高峰——峨嵋峰的九棟嶺,在兩山對峙間,石峽中開,流水奔突而下,匯聚沿途的小溪、山泉注入金湖,人在百米之外便能聽到瀑布轟雷般的響聲。每當雨過天晴,瀑布周圍霧氣騰騰,在陽光的照耀下,還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懸掛其中,光芒四射,蔚為壯觀。瀑布之上 ,有一處新開發的景點——野趣源。那裡四周林木蔥鬱,環境幽雅清新,野趣無窮,其中還備有帳篷、吊床、小舟,可以開展野炊、探險、劃舟等遊樂活動。絕壁上的岩穴,是明末愛國志士邱嘉彩攜妻奉母隱居的地方。邱嘉彩當時選擇此地棲身,寓 “大明江山千瘡百孔,遺民無立錐之地”之意。清廷多次召邱為官,他都不去,並在吟詩時 ,每綴以“日、月”二字,以表示懷念明朝之意。當時人們深為邱嘉彩之舉感動,稱他為“ 國之肖臣,母之肖子”,後人也就把這塊岩石稱為肖岩。

醴泉岩

白水漈西北側是醴泉岩,岩中有一座禪寺。在醴泉岩左側的石壁上有一條裂縫,一股清泉從約70米高的空中直瀉而下,一年四季長流不絕,水質清甜,稱為醴泉,醴泉岩也因此得名。醴泉禪寺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毀於元代兵亂,明代重建,後來又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82年在原有的基礎上依岩重修。這裡有兩重山門,第一重橫書“醴泉禪寺”,第二重橫書“巢雲古剎”。門上還有兩幅對聯,一幅“天灑岩澗雨,洞波風壁水”,另一幅“石隱天開面,泉流月有聲”,都寫得非常真實生動。寺廟建在這高約30米、寬15米、深18米的大岩穴中,正殿為單檐歇山式兩層木構建築,不施片瓦,冬暖夏涼。岩前翠松茂盛,環境幽雅。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游盡江南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傳說他也到過泰寧。有一天,乾隆皇帝來到醴泉岩,見這裡清靜幽雅,便想歇一會兒。由於旅途勞累,他一躺下便睡著了。雖然乾隆皇帝打扮得與普通老百姓一樣,但他有龍虎之相,寺里高僧一看就斷定他是當今皇上,便召集眾和尚一齊跪到地上,高呼“吾皇萬歲”。乾隆醒來,還裝糊塗,問他們:“哪來的萬歲?”高僧說:“聖上內著龍衣,身有龍相,啟齒金口,一定是萬歲。”乾隆皇帝只好認了。當日,高僧設宴招待乾隆,席間有一道泰寧地方菜,乾隆覺得色香味俱佳,便問菜名。高僧回答說:“白玉金鑲角,紅嘴綠鸚哥。”乾隆聽了很高興,馬上封他為護國禪師,並賞賜一件猩紅袈裟。回京後,乾隆叫宮廷廚師做這道菜,沒有一個人做得出來,只好派人來討教。這道菜就是普通的菠菜炒油豆腐。

尚書墓

墓從西向東,總面積1040平方米。墓用花崗岩石板砌成,並用生鐵水澆鑄,南北長52米,東西寬20米。墓台六層,第一層立著一對華表,高8米多,上雕2座石獅,頭朝墓內,栩栩如生;第三層周圍有石欄桿、石花窗,雕刻花卉禽獸;第六層中央用圓形石刻太極封蓋,正中原有三塊墓碑,現存其二。這就是明朝末年兵部尚書李春燁(ye)和他的一品夫人江氏的合葬墓。有的遊客可能已經在縣城參觀過氣勢宏大的尚書第,那就是李春燁的故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設有福建省目前最大的蠟像館,以及泰寧縣博物館和民俗館,是遊客到泰寧的必游之處。李春燁生於1571年,死於1637年,他們的夫妻合葬墓建於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當地傳說,為了提防盜墓者,李春燁出葬時,泰寧八個城門大開,分別從各城門抬出了八口棺材,以混淆真假,迷惑視聽。但是,李春燁的墓在抗日戰爭期間還是被破壞了,封蓋裂為五塊,但墓體還基本保存完好。

甘露岩甘露岩

甘露岩

甘露岩寺的山門,碑刻上題的是宋朝進士鄒恕寫的一首詩:“蘭若半空中,雲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棵松。曉雨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峰。”表現了甘露岩寺的建築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其中的“蘭若”,就是寺廟。時光飛逝,山水依舊,廟中香火依然不斷,傲霜的楓樹依然挺立,只是那遒勁的古松少了兩棵。

甘露岩寺建築奇特。甘露岩是一個天然的內窄外敞的洞穴,高約80米,深30米。洞的上下為礫岩,中層為砂岩,寺內岩層濾淨,滲出的泉水清甜甘冽如甘露,人稱龍泉,寺廟因此被稱為甘露岩寺。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岩壁建造了這個寺廟。這個洞穴上部寬30多米,下部寬卻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這地理上的劣勢變為建築上的優勢,以獨木擎天解決岩勢上寬下窄的難題。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樓閣,整個重檐歇山式的層樓疊閣包括上殿、 蜃閣、觀音閣、南安閣等建築,皆仗一柱支撐,頂部無需片瓦,造型別具一格。這個寺廟的全部建築都是木質的,用T形拱頭相連線,沒有用一根鐵釘。據考證,12世紀時日本重源法師到福建考察,回國後在舉世聞名的奈良東大寺大佛殿的建造中大量使用的一種“插拱”,就是取樣於甘露岩的T形拱頭。50年代,甘露岩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建築研究 所還專門派人來考察,在《人民畫報》上發表了該寺的照片。60年代初,廟裡僧尼用火不小心,把整座寺廟燒毀了。現在的建築,是1964年根據原有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 。

鴛鴦湖

這裡的生態環境保護得較好,每年都有許多鴛鴦成雙成對地從外地遷來過冬,所以這個小湖泊又稱“鴛鴦湖”。鴛鴦湖口的山峰,由於暴雨烈日的侵蝕,山峰表面灰褐粗糙,仿佛一位飽經滄桑、滿臉皺紋的老人,稱“月下老人”。

情侶峰

孤立的山岩,看上去像一對充滿柔情蜜意的情侶,他們緊靠在一起互訴衷腸,身旁還有一個小孩子。從整體上看,這個場景就像一張全家福的照片。這就是情侶峰。相傳玉皇大帝有個弟弟叫逍遙君,他與王母娘娘的一個侍女相愛,私奔到人間,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定居了下來,還生了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玉帝和王母發覺此事後,大為惱火,便派天兵天將抓他們回天庭。這些天兵天將知道玉帝與逍遙君手足情深,況且看到他夫妻男耕女織、恩愛幸福,便請玉帝開恩。玉帝要考考這女子的才智。他親自下凡,看到這個侍女果然 美貌非凡,便以自身出對,對侍女說:“你看我——一身蟠龍,龍纏身,身動龍飛;”侍女笑了笑,馬上答道:“您看我——一頭頂鳳,鳳騎頭,頭搖鳳舞。”也是以自身作對,而且在氣勢上不輸於玉帝。玉帝聽了很滿意,便破例恩準他們留在人間。

大赤壁

赤壁丹崖,通稱大赤壁。三國赤壁之戰,周瑜巧借東風,以火攻大敗曹操,歷史上很出名。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誤把湖北黃岡赤壁當作赤壁大戰的戰場,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一大片赤石峭壁寬約500多米,高約100米 ,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壘突兀,倒影紅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聲,直呼其為大赤壁。金湖景區主要是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在全國不少地方都有,但是丹霞地貌與這么大的水面結合,碧水丹山,斐綠疊丹,這就很少見了,大赤壁集中體現了這一特色。這裡雖沒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綠水浩蕩,丹崖壁立,斑斕絢麗,氣度不凡,別有一番意境。大赤壁附近還有鏡屏峰、蚌殼岩、公子峰、梅瀧灣等景點。左側那一塊方形岩壁,高約100 米,寬60多米,厚只有1米左右。側面看,就像一隻大象的鼻子;正面看,又像一面漂亮的大鏡子。

水上一線天水上一線天

水上一線天

水上一線天,是金湖景區很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這裡岩危壁峭,合掌雙峰相互擠軋,湖水上漲浸過山腰,形成深綠色的狹長水巷,只容一隻小船擦崖而過。石壁左側的五個大字“水上一線天”,是原國家旅遊局局長劉毅題寫的。現在小舟徐徐而入,這條水道寬僅2米,長300多米,峭壁高約百米,仰望只見殘天一線,俯視惟有水光一脈。水盡處豁然開朗,進入這一個圓形深潭,各位抬頭仰望,四周都是懸崖峭壁,中間只有一塊藍天,有沒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各位一下子都成了“井底之蛙”。峭壁竦立間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稱五馬落槽。這邊有塊岩石,像觀音菩薩的側身像。峭壁上長滿各類花草,其中有石蘭、吊蘭和還魂草等,還有兩股飛泉由上而下直瀉深潭,響聲錚錚然,更顯得潭色如碧。這裡空氣清新,如果是夏天,還可以盡情享用一下大自然慷慨賜於的“天然空調”。

幽谷迷津

幽谷迷津俗稱“二線天”,舊稱二十四溪,是指彎彎曲曲二十四彎的意思。這條水道長2公里左右,兩岸懸崖峭壁,花草攀崖,修竹成林,禽鳥時現。船隻在幽靜的峽谷中左彎右轉,給人以峰迴路轉、撲朔迷離的感覺,因此雅稱為幽谷迷津。前面盡頭有塊岩石擋住去路,看似船隻進不了,其實可以進去,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現在船隻沿石壁擦過,有一塊圓溜溜的巨石,在兩邊水中各映出一線;仰望,則形成一個弧形,這就是“水上二線天”。

左邊水道進去,裡面另有一番風光,周圍是奇岩怪石,古木參天。現在我們下船,步行200米,到翠谷雪花澗去。這條溪澗,清淺冷冽,澗底鋪滿細沙碎石。如有興趣,大家可以像童年時代那樣淌著水追逐魚兒,把整個身心沉浸在明淨的大自然中。

這是朝天井,水流飄下來像雪花一樣。那螺鏇口岩石,明顯是水流沖刷形成的,不難想像,其中沉澱了多少歲月的風霜雨雪。懸崖上的苔蘚,一年四季翠綠。

十里平湖

現金湖最開闊的水面——十里平湖。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3公里,水深60多米,周圍群山環抱,島嶼星羅棋布,水天一色,風吹草搖,水動山浮,令人心曠神怡。建寧濉(suī)溪和泰寧杉溪兩條溪流原來在這裡交匯形成金湖。十里平湖,不同的天氣有不同的變化,晴天,風和日麗,碧水丹山;雨天,波濤洶湧,山色 淒迷。日出、晚霞、月夜,湖面上時刻變幻出各種迷人的景色。無論你什麼時候來,呈現在你面前的都是充滿詩情畫意而格調各異的山水長卷。十里平湖右側,山頂有一巨石形似虎頭,人稱虎頭岩;山下有一鄉鎮名叫梅口,因此此山又名梅岩。 山上有一座始建於宋代的軍事要塞,名為虎頭寨。這裡地勢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那裡有一石砌寨門建於險要路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傳說太平天國石達開率軍南下,途經虎頭寨,久攻不下,不得不繞道轉移他處。自梅口至寨門 ,山徑曲折,流泉叮咚,環境優美,風光秀麗,是歷代文人墨客遊山玩水、呤詩作賦的好地方。清朝初年,這裡建有雙溪書屋、明鏡山房和遠眺堂、桂馨樓等,現還有房屋遺址和練兵場、水牢等。臨湖有棋盤石,可坐十餘人,俯瞰(kan)遠山近水。

雄柱峰雄柱峰

雄柱峰

十里平湖左側,有座孤立高聳的岩石,直插雲霄,充滿陽剛之氣。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生殖崇拜的習俗,金湖這一帶也流傳著這種古老文化。關於這塊岩石,民間起了很多令人難以啟齒的名字,我們現在姑且稱它為雄柱峰吧。傳說從前有個寡婦,為人十分善良,有一 天外出做客,在雄柱峰下看見一個已死去多時的乞丐,赤身裸體。這寡婦十分同情,就解下 圍巾給 他遮羞,回家後又叫同村的男人去把他埋了。過了很多年,寡婦的兒子長大了,練得一身好 武藝,進京應考。最後一關,比賽騎馬射紅心,他一箭射去,眼看射不中,卻突然看見一個赤身裸體、只有圍巾遮羞的漢子抓過他的箭就插到紅心上去,一連三箭,箭箭如此。奇怪的是,其他人都看不見這個情景。結果,他中了武狀元。回到家鄉,他 說起這件怪事,人們想到他母親為乞丐遮羞的事,都說那乞丐是雄柱峰變的,現在來報恩了 ,從此,男人們把雄柱峰當成神靈。特別是舊時的那些鄉勇、土匪,一到這一帶都要拜一拜雄柱峰。

把雄柱峰和背後那塊俗稱扁擔寨的丹岩疊合起來,就巧妙地構成了一隻昂首邁步、似要入海遨遊的“金龜”,人稱這個景觀為“金龜入海”。相傳這隻金龜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成了精怪,一到深更半夜就變成一個英俊的小伙子去迷惑人家的閨女,到天快亮時又變得無影 無蹤,連姑娘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懷孕了。有個老婦出了個主意,吩咐女兒如果 碰上了,就偷偷在他的衣角上掛上一根線,讓他不知不覺地拖著線團走。女兒照這樣做了,第二天一早,順著線找去,才發現是金龜作怪。真相大白後,附近幾個村子裡的人商議 了一下,請道士上山做法,把這精怪鎮住了。從此,這隻金龜再也不會出來作怪了。

貓兒山

貓兒山,又名貓兒獸石。只見它孤峰突起,高聳入雲,酷似蹲坐山巔的巨貓,於十里開外都能清楚地看到那逼真的形象。貓兒山不僅是金湖景區的標誌,也是整個泰寧旅遊的標誌。當地有貓兒窺魚、鎮守妖鼠等傳說。最普遍的說法是:盤古開天地時,人間本無鼠害,後 來王母娘娘收伏了一公一母兩隻老鼠精,罰在蟠桃園看管果樹。過了好多年,王母娘娘看它們很老實,就獎賞它們一壇仙酒。誰知這兩隻老鼠喝醉了,到處亂跑,竄到太上老君煉丹處,把金丹給偷吃了。烈酒加雄丹,使這對老鼠膽大妄為,它們又跑到天燈閣偷 喝了天油。待酒醒以後,它們發覺觸犯了天條,闖下了大禍,自知性命難保,乾脆下凡逃到人間。在人間它們開始生兒育女,沒幾年就生下成千上萬的鼠子鼠孫。這些老鼠吃莊稼、啃家具,鬧得天翻地復,民不聊生。此事傳到天庭,諸神紛紛請戰,要求下凡捉拿妖鼠。可王母娘娘怕追究責任,就說這是天數,注定了人間要有這種災難,眾仙沒必要去管。伏在玉皇大帝腳下的那隻金貓,見此情景不禁義憤填膺,而且也過膩了天庭的生活,便私自下凡,來到人間。金貓在天庭原是吃素的,一咬老鼠,覺得味道鮮美,不禁“喵,喵,喵”地叫了起來 ;而老鼠感到死期來臨,不禁“死,死,死”地哀嚎。玉皇大帝發覺金貓私自下凡,大動肝火,便派托塔天王來收伏金貓。金貓逃到山頂上,正要往下跳的時候,托塔李天王追趕到,從塔底飛出三把利劍,把金貓定在山頂上。貓兒山由這三座山峰組成的。這三座山峰,像被天斧劈開,形成直刺蒼天的三把利劍,因此名為三劍峰。這三座山峰,又好像三個仙女,對著湖面梳妝打扮,所以又稱為“仙女梳妝” 。 山下的貓兒寨,是明末溫恭的讀書處。對岸的黃石寨,是明代監察御史江日采的讀書處。

懸索橋

懸索橋,橋面寬6米,跨徑284米,可通過10噸級汽車,橋頭的碑刻上有“金湖懸索 橋”五個大字。這座橋的建成,既方便了湖區民眾,又為金湖增添了一景。

美食特色

大金湖大金湖

泰寧縣因氣候原因,地方菜餚口味金溪上游偏重、偏辣、金溪下游偏淡,淳香濃厚,地方特色菜有“金湖魚頭”、“鯉魚冬粉”、“酸菜小筍”、“農家豆腐”、“鱤魚”、“醃肉香菇”、“紅燒狗肉”、“清蒸桂魚”、“清燉鯰魚”等。各賓館、酒家均可提供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餚,同時,各賓館根據各店特色推出食用菌系列、魚系列、藥膳滋補系列、豆腐系列、素菜系列、野菜系列等五個系列的菜餚。泰寧民間風味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豐富多彩,至今仍在我縣廣闊城鄉久傳不衰,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風味小吃有五十餘種。其中較具有地方特色的有“碧玉卷”(俗名叫“韭菜糍”,原料為純真大米和碧綠的韭菜,烙成薄餅,捲入香菇、鮮筍絲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狀元糍”(又叫糯米糍,用質地純正的糯米作原料,搓成桌球大小的糍團,用黃豆粉、花生粉、芝麻等作佐料,吃法多種多樣)、“暖菇包”(用鼠麴草和米漿為原料,包入鮮筍絲、臘肉、豆腐乾等餡料,蒸熟即可食,每年春社<農曆二月初四>家家戶戶做來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仙草糕”(用鮮仙草和食米為原料,煮成碧綠色的濃糊,待冷卻凝固後切成方塊,趁熱食之,軟滑芳香,吃後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其餘的還有“白條魚”、“尚書酒”、“餡心饅頭”“烏株粳米糍”等等,我縣各小吃店均可提供泰寧特色小吃。

暖菇包子

大金湖大金湖

又稱包糍 暖菇,學名叫鼠麴草,又叫佛耳草,初春生長於田野,性溫味甘,早春採摘後洗淨曬乾,芳香撲鼻,有化痰止咳及強腎益筋之功效。泰寧民間每年在“春社”這一天,農村家家戶戶做暖菇包子,以敬土地神,祈求五穀豐登。遠近的親朋好友都相互往來品嘗,這種習俗流傳至今。暖菇包的製作因方法不同,有包子和包糍之分。泰寧的龍湖、黃厝、與三地等農村,盛行做包糍,包糍是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六成糯米、四成食米)舂打成糍,切塊、捏成筒狀,放餡(以臘肉、香菇、鮮筍、蝦米、薤子,再配上辣椒等佐料炒熟)兩邊合攏捏緊,蒸熟即成。其餘的鄉村則盛行做暖菇包子,先將食米、糯米浸泡後,加上剛採摘的暖菇,磨成米漿,裝入布袋裡砸去多餘水份後,入熱鍋煮成糊團,再將糊團搓成一小塊,做成鍋狀,填入餡料,封口後裝入蒸籠蒸熟即為暖菇包子。

鼠麴草

大金湖大金湖

鼠麴草生長在河畔,山坡,地角,清明前後特別繁盛。你也可以叫它清明菜的,它可是好脾氣,不會記較的。名字只是代號,皇帝和叫花子,不都只是一個稱謂嗎?功用僅在於區分某甲非某乙。清明菜鋪滿河畔,與白茅,鐵纖草,筆筒草友好相處。它先是一星半點拱出地面,象汪洋中的一個個孤島。葉片一點點伸展,莖一節節挺進,終於蔓延成燎原之勢。清明菜全身被茸毛,絲綢般柔滑。黃色的小花攢成團,象一群鬧喳喳的小姑娘,擠在門後,好奇地向外張望。清明菜很難發育順暢,嫩葉還未舒展開,便被掐下,成為果腹的菜餚。掐去嫩尖的地方又發出更多的枝椏。所以清明菜幾乎都是匍匐在地,一株草就是一大蔸。長滿清明菜的河畔,綠水環繞,芭茅復蓋著沙洲,淡薄的青霧罩著河堤,城市,橋。清明菜上總是沾滿了露水,那晶瑩的水珠,誰說不是具有魔法的水晶球呢?

風味小吃

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為原料,磨成漿,用油烙成薄餅,捲入香菇、燻肉、筍絲、豆腐乾等餡料,煎成筒狀,油軟潤滑,色香味俱佳。有“報春淑女收畫卷”之說。

仙草糕:泰寧俗稱涼粉。用米粉配仙草加井水在鍋里煮沸,冷凍結塊而成。夏季吃涼粉可降溫防暑,清熱解毒,祛病消災。有“翡翠西施伴仙草”之說。

尚書酒:泰寧俗稱酒釀。相傳是南宋狀元鄒應龍在朝廷擔任戶部、工部和禮部尚書時,從宮廷帶回秘方,結合地方釀酒工藝製做而成。尚書酒色澤淡黃,純清透明,醇和可口,營養價值高,有益身體健康。有“營養金湯秘方釀”之說。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白條魚:金湖特產,數量眾多。沾上椒鹽、薯粉,用燙油炸,味香酥脆,配 以醬油、香醋、蒜泥為佐料,味道好極了!有“金包銀魚柳成串”之說。

舂糍粑: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泱泱中華大國以“食文化”而飲譽天下。泰寧人每逢婚喪酒宴,少不了要舂糍粑,為酒宴“墊底”,俗稱“飽料”。泰寧自古少麵粉,食品就在“米”上做文章。糍粑製作方法是:先將淘洗浸透的糯米(或粳米)用大蒸籠蒸熟,然後倒入石臼中舂爛成糍,取出捏製成各種形狀的糍粑並點上小紅點。如用糯米可做成糯米糍、狀元糍等。用粳米可做成白果、丸子、清明糍、上元糍、烏楮粳米糍等。做糍的過程中,一家老少樂融融,全族上下喜滋滋。人們品嘗美食,觥籌交錯,一派喜慶景象。有“白面書生狀元紅”之說。

魚類特產

大金湖盛產各類天然淡水魚,如鱤魚、金湖白魚、銀魚、魚條、魚片、翹嘴魚、桂魚、鯉魚、黃安等十幾個品牌。

旅遊指南

大金湖大金湖

門票價格

80元/人(含野趣園門票價格8元/人.次,價調基金1元/人)

金湖景區遊船參考價格:豪華遊船75元∕人,快艇95元∕人,導遊費5元。每日8:30,9:30,10:30一班,下午視遊客數決定開與否。全程5小時左右,中途可在水上餐廳用餐。

註:各旅遊景點購票時本地居民可憑“居民有效身份證”享有打折優惠。

自助游旅遊可購買一份旅遊保險,找保險公司或者優保網購買,一份約20元左右。

交通

大金湖景區距離三明市約為1.5小時左右車程。金湖距離泰寧縣城8公里,在泰寧南橋南的公交總站有專線車直達,凡到大金湖,梅田方向的班車都在此上車,車程20分鐘,票價3.5元。

三明乘汽車至泰寧路程為130公里(高速公路行駛約1.5小時),乘車地點三明汽車站。

自駕車從福州走京福高速公路,只需要約3個小時即可到達。

自駕路線:

上海-泰寧自駕車:A:上海—鷹潭—泰寧B:上海—玉山—武夷山—泰寧(大約880KM,時間為8.5小時)南京/蘇州-泰寧火車游:南京-武夷山大巴-泰寧、南京-鷹潭大巴-泰寧、南京-邵武大巴-泰寧南京/蘇州-泰寧自駕游:南京/蘇州-上饒-邵武-泰寧(全程850KM,約8小時)金華-上饒-邵武(自駕車6.5小時左右)-泰寧(旅遊大巴1小時)溫州-福州(動車組1.5小時左右)-泰寧(旅遊大巴3.5小時)台州-福州(動車組2.5小時左右)-泰寧(旅遊大巴3.5小時)寧波-福州(動車組2.5-3小時左右)-泰寧(旅遊大巴3.5小時)

住宿

泰寧大金湖:在大金湖景區碼頭有不少農家旅舍,價格在50元左右。當然淡季更便宜,缺點是晚上太清淨了,一片漆黑。不過可以免費觀賞滿天星斗,外加濕潤的湖風。

泰寧縣城:強烈推薦泰寧縣城南谷巷的私營小旅舍,相當三星標房,40-60元,又乾淨又便宜。在汽車站坐三輪車每人一元即可到達。

在大金湖畔的金陽明星山莊,在2005年3月份剛成為三明市首家四星級飯店賓館。

山莊距京福高速公路泰寧出入口處17公里,距武夷山機場175公里,邵武火車站75公里,三明火車站156公里。

最佳旅遊季節

這裡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所以去大金湖旅遊最好選在夏季,因為那時候湖內水量充足,適合遊艇遊玩,而且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大金湖最佳旅遊線路

碧水丹山--泰寧大金湖--金饒山--上清溪漂流假日雙臥

福建三明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