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洞群風景區

天鵝洞群風景區

天鵝洞群風景區為1991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列為第二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1991—2004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56萬人次,旅遊門票收入1344萬元。從1995年始,景區遊客量和旅遊門票收入年遞增率分別為20%和22%。特別是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活動開展後慕名前來的海內外遊客日益增多,是極富吸引力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天鵝洞群風景區天鵝洞

天鵝洞群風景區位於寧化縣東部28公里處的湖村鎮內,集自然和人文景觀於一體,並以自然景觀為主,尤以喀斯特地貌岩溶奇觀為最。洞群由天鵝洞、神風洞地下河、大慈 岩、客家風情園、水晶洞、山澗一線天等近百個風貌各異的溶洞組成,洞內景觀幽奧、千奇百怪、流光溢彩、水天一色、變幻莫測。經國家地質礦產部岩溶地質研究所專家考察論證“其洞群規模之大、溶洞數量之多、洞穴分布之密、岩溶景觀發育之完善為福建之冠”,並譽為“中國東南地區罕見的洞群世界”。洞群中尤以溶洞地下河水中石林在國內獨樹一幟,經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地質專家考察論證"溶洞地下河水中石林是區別於國內其它任何地方所沒有、獨特的地質奇埂。

天鵝洞群風景區是福建省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密的溶洞群。現已開發可供遊覽的是以洞內垂直景觀發育之風采、鐘乳石造型之美、分布之密為福建溶洞之冠的天鵝洞。天鵝洞總深5華里,系水平廊道式與豎井分層式相結合的奇異溶洞。洞分上中下3層,前後7個大廳及49個大景,小廳小景不可勝數。層層相接,各廳相連。洞內鍾乳累累,石筍林立,峰巒重疊,湖潭倒影。

天鵝洞有從四十米高處一瀉而下氣勢磅礴的石瀑,亦有精巧玲瓏如精雕細塑而成的石珊瑚,有石松參天的陡峭山峰,有玉樹倒影平靜的天鵝湖……。令人置身其中,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宛如登上九天仙境。現天鵝洞有公路直達洞前。

名字來源

“天鵝洞”因座落於湖村天鵝山和洞內鐘乳石如同天鵝般美麗而得名。

景區景點

天鵝洞天鵝洞

天鵝洞

洞群中最具代表性溶洞之一,她以洞內鐘乳石豐富密集,岩溶造型奇特精巧、種類繁多被福建省旅遊資源科學考察組專家稱為“福建省首屈一指的天然溶洞博物館”。該洞縱深1.5公里,分為上、中下3層,前後7個洞廳和49個主要景點。洞內既有從40米高處一瀉而下氣勢磅礴的石瀑,亦有玲瓏別致如精雕細塑而成的石珊瑚,有金砌玉縷般的“海市蜃樓”、又有惟妙惟肖的“七仙女造型”…… 令人置身其中,宛如登上九天仙境。

神風龍宮

洞長2.5公里,由1條地下暗河和3個旱廳組成。該洞以長1公里、水域面積約2萬平方米的地下河為特色,地下河又以“水中石林”地質奇觀為亮點 。地質學家斷言:“如此浩瀚的地下河目前在福建省內絕無僅有”,而“地下河水中石林地質奇觀更為世界罕見、中國僅有”。神風龍宮各洞廳壯闊雄渾,如同一幅幅潑墨淡彩的大寫意,這與那精巧玲瓏,有如秀麗的工筆重彩畫般的天鵝洞迥然不同,讓人耳目一新,遊興倍增。洞中的地下河幽深迷離,泛舟盪槳觀賞洞景,但見河頂布滿珍奇的岩溶“鵝管”,“鵝管”上的晶瑩水珠如漫天繁星。更有岸邊奇景,“雪瀑冰峰呈異彩,瓊花玉蕊竟芳菲” 。疑是水晶宮卻勝似水晶宮。這裡,可謂兼桂林灕江與武夷九曲之勝,但又別有洞天。泛舟河內,寬處如浩瀚西湖,窄處又如蜿蜒曲折、奇險的長江三峽。那佇立於河面上的水中石林,成群成片,規模宏大,造型各異,如鳥似獸,如人似物,千姿百態。船行其間,手可觸摸光滑如玉的石林石芽。抬頭仰望,河穹掛滿鐘乳石,有如漫天繁星。俯首觀水,七彩石林倒映其中,如龍宮仙境,更似“海上桂林”--越南下龍灣。她幽,可謂幽深莫測。她風平浪靜、水天一色,時而怪石險阻疑無路,時而峰迴水轉豁然通;她奇,奇在這峭岸懸壁那粗曠的陽剛之美,奇在這浩瀚的水面氣壯不凡,奇在那古老神話與現實景觀如此的珠聯璧合、水乳交融;她險,險在峭壁似屏、氣勢磅礴、突兀平削、縱橫交錯、神秘莫測;她秀,秀在這聖水長流、綠韻盎然,如幻如夢,一往多情,純得透底、艷得心碎,秀在這十里畫廊看不夠,如世外美景,美不勝收、令人心醉。

客家風情園

才

客家風情園掩映在青山綠林間,路旁的奇石怪樹,形如天然的盆景。那粗壯的根系扎入巨石縫隙中,顯示了客家人頑強而旺盛的客家精神。風情園內的石屏洞洞廳內有一支客家妹子樂隊在演奏客家古曲,進得洞來,只見一排鐘乳石像屏風一樣把洞廳隔成前廳和後廳。遊客坐定,客家古樂、舞蹈驟起,蘆笙悠揚,舞姿優美,歡快的鏇律在洞廳中迴蕩,所產生的溶洞共鳴效果是其它任何地方欣賞不到的。這裡客家風情古樸濃郁,客家擂茶茶藝展示、客家民俗飾物展覽和苗、壯、彝、瑤、侗、黎少數民族風情表演等豐富多彩、異景紛呈的客家節目令遊人留連忘返。

石屏洞

在天鵝洞景區南部,洞在半山坡,洞口寬敞,高約5米,寬約8米,有一巨石當道,把洞口隔為兩個。入洞處有門廳,面積約為300平方米。洞頂有帶狀金黃色石乳,斷續起伏,長約7米,恍如金龍騰空,遨遊雲間,奇幻瑰麗。洞內有石幔一列,像一座石雕屏風,高約5米,寬約10米,晶瑩潔白,似珠簾垂掛,如飛瀑奔瀉,蔚為壯觀;右有一石,似觀音站蓮,又似壽星倚仗,神態自若;左有一石,酷似駱駝臥地,栩栩如生。過石幔進內洞,有彎曲小隙長約10米,僅容一人通過,內有大小數室,室中石乳、石筍、石花、石柱等千姿百態,謂“曲徑通幽”。

大慈岩

設在溶洞中的觀音殿堂。洞中巨型觀音佛像身高8米,“為省內之最”。洞內佛光神影,煙霧繚繞,經聲朗朗,如佛國仙境。這融岩溶景觀與佛教信仰於一體的洞天福地,以其鍾靈毓秀的靈驗,吸引眾多善男信女朝聖觀光。

歷史價值

天鵝洞群風景區地下長河
文化方面,園區擁有1.2億世界客家人祖籍地的寧化石壁,也曾是“揚州八怪”之一黃慎、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伊秉綬的故鄉,寧化還是全國21箇中央蘇區縣之一。整個地質公園以天鵝洞群岩溶地貌為主體,兼具丹霞地貌、典型地質剖面、古生物化石等特色,不僅類型豐富,而且具備典型稀有、系統完整等極高的科學價值、形態優美的美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寧化天鵝洞群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脈東麓的寧化縣。公園由三個園區、八個景區和十八個景群組成,總面積248平方公里。園內擁有上百個喀斯特地貌溶洞組成的天鵝洞群,洞中尤以千米地下長河以及獨特的水中石林為稀有地質奇觀,還有國內罕見的岩溶湖-蛟湖、國內典型的丹霞地貌-朝天寨和岩石寨以及福建省保存最好、種類最豐富的晚更新世動物化石堆積層洞穴等諸多富有觀賞價值的地質遺產。寧化天鵝洞群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後,奇特的勝景和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對其形貌獨特的地質遺蹟和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的研究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旅遊指南

天鵝洞群風景區景區紀念品
交通:公路直達天鵝洞洞前。遊客可自駕或乘坐長途旅遊巴士前往。

氣候:雨量充沛,氣溫適宜,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又屬亞熱帶海洋性潮濕或濕潤型氣候。按降水量劃分,3-4月為春雨季,5-6月為夏雨季(又稱霉雨季),7-9月為颱風雷雨季,10-次年2月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為1688毫米,屬福建省豐水區。最大年降水量2255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13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9-94%,最大相對濕度82-87%,最小相對濕度3-12%。從北至南,年平均氣溫西北部在18℃以下,東部在18℃以上,年平均氣溫為17℃-19.4℃,屬中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一年四季均宜旅遊。

福建三明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