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峰山自然保護區

均峰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明溪縣東部夏陽鄉紫雲台。保護區總面積1710公頃,其中核心區688公頃。主峰海拔1061.7米。區內主要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鍾萼木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均峰山自然保護區均峰山自然保護區

均峰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海拔變化大,由北峰、中峰和南峰三峰組成,中峰為主峰,海拔1061.7m,奇峰突起,嵯峨雄偉。保護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有較為完整的森林植被,樹木遍布,風景優美。同時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多種國家保護植物動物

古文明

均峰山兩峰之間平坦處有一座均峰寺。該寺建於唐末,祭祀張、饒、肖三仙。寺中有南宋文天祥的墨跡——匾額“顯蓋紫雲”。2003年初,明溪均峰山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位置

均峰山自然保護區地處明溪縣的東南部,位於北緯26º18ˊ-26о22ˊ東經117о 27ˊ–117º 32ˊ,行政區劃屬於夏陽鄉紫雲村,與三明市梅列區、三元區毗鄰。

組成

均峰山自然保護區由震旦系寒武系地層組成。保護區內以燕山早期黑雲母花崗岩和燕山晚期細粒花崗岩為主。均峰山奇峰突起,嵯峨雄偉,尖峰峭壁。由均峰山三峰組成,北峰和南峰較低,海拔900-1000m,中峰為主峰,海拔1061.7m。由花崗岩發育的紅壤是均峰山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土壤類型。

動植物資源

均峰山自然保護區均峰山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形複雜,溝壑縱橫,在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條件下,生態系統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繁衍的自然壞境條件十分優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保護區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竹林、灌叢等5個主要類型。據初步調查統計,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162科534屬956中(含變種、亞種)。野生澱粉植物、色素植物、蜜源植物、藥用植物、纖維植物、鞣料植物、芳香植物、樹脂和膠用植物、油脂植物、觀賞植物、生果樹等計有108科520種。動物地理區劃為東洋界與古北界過渡地帶,東洋界種類為主。魚類5目13科34屬36種。兩棲類23種,隸屬於27科9屬,爬行類41種,隸屬於2目11科34屬。鳥類26科76種。獸為14科18種。昆蟲391種以上,大型真菌計93種。浮游植物79種,分隸於5門22科41屬,浮遊動物56種,隸屬於5門24科40屬。保護區內有較為完整的森林植被、區系成分為複雜,具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物種多樣性。

保護物種

保護區內主要保護對象為黃腹角雉、白鷳、獼猴、穿山甲、南方紅豆杉、江南油杉、花櫚木、閩楠及其棲息地森林生態系統。黃腹角雉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鷳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南方紅豆杉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這裡棲息的黃腹雉是福建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種群。黃腹角雉是我國特產的鳥類,1857年首次在我省西北部發現,之後擴展到浙江、江西、廣東、其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已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和我國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鳥類,在本省為留鳥。此外,保護區內南方紅豆杉分布廣泛,資源豐富,大樹和古樹遍布。

福建三明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