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丹霞地貌空間分布:北起龍湖鎮的天成岩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岩、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東長34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215.2平方米。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屬三明市泰寧縣。大金湖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

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北起龍湖鎮天成岩往西南經上清溪泰寧城關至讀書山記子頂,後南轉至貓兒山龍王岩八仙崖(大牙頂)至龍安鄉,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龍王岩、八仙岩四個紅色盆地。平面上構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東長34公里,南北長29公里,總面積215.2km2,地勢總體由東北往西南逐漸升高,以記子頂、龍王岩、大牙頂一線為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帶,其中以八仙崖(大牙頂)為最高峰,海拔高度為907.6m,該地帶也是峰、柱地貌發育最好最典型的地區,也是景點最集中地帶。在丹霞地貌的西南側還有花崗岩地貌景觀,中部有人文景觀。

地質公園總體上可劃分為5個風景區(即上清溪風景區泰寧古城遊覽區金湖風景區龍王岩——八仙崖風景區金鐃山風景區)、11個景區、13個景群、160個景點。

地質特點

地質公園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緩,中部低,由北西向南東傾斜。主要地質遺蹟是斷裂流水侵蝕、斷裂崩塌、風化溶蝕崩落等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奇特的地質、地貌,包括深切峽谷曲流、峰谷(水上一線天、二線天、斜線天)、巷谷、岩堡、石牆、石柱、岩峰、峰叢、丹崖赤壁、天生橋、穿洞,岩槽、扁平洞、額狀洞、峰窩狀洞穴、壺穴、崩落堰塞湖、石鐘乳、瀑布等26種地貌景現類型。

特點

地質公園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緩,中部低,由北西向南東傾斜。主要地質遺蹟是斷裂流水侵蝕、斷裂崩塌、風化溶蝕崩落等地質作用形成的各種奇特的地質、地貌,包括深切峽谷曲流、峰谷(水上一線天、二線天、斜線天)、巷谷、岩堡、石牆、石柱、岩峰、峰叢、丹崖赤壁、天生橋、穿洞,岩槽、扁平洞、額狀洞、峰窩狀洞穴、壺穴、崩落堰塞湖、石鐘乳、瀑布等26種地貌景現類型。大自然塑造了大金湖景區千岩萬壑、形態萬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的丹霞地貌,特別是鍾靈統秀、煙波浩淼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靜態與動態的合理協調,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環水、水繞山,把分散於崇山峻岭之中的奇峰異石通過湖水聯結在一起,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成為獨具活力和魅力的水上丹霞人間佳境。另有花崗岩地貌,如花崗岩石柱、石柱林、風動石及石蛋造型地貌景觀、岩洞、瀑布及其周圍的生態環境。

另外在丹霞地貌分布區內還有珍稀動植物,如扁樹、方竹等以及寺廟、古墓、岩棺、懸棺、歷史文化遺蹟等。

概貌

大自然塑造了大金湖景區千岩萬壑、形態萬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的丹霞地貌,特別是鍾靈統秀、煙波浩淼的金湖碧水,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靜態與動態的合理協調,造就了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環水、水繞山,把分散於崇山峻岭之中的奇峰異石通過湖水聯結在一起,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成為獨具特色的水上丹霞。另有花崗岩地貌,如花崗岩石柱、石柱林、風動石及石蛋造型地貌景觀、岩洞、瀑布及其周圍的生態環境。在丹霞地貌分布區內還有珍稀動植物,如扁樹、方竹等以及寺廟、古墓、岩棺、懸棺、歷史文化遺蹟等。

湖光山色

“湖光山色”是人們嚮往的景色。

但在中國的風景名勝區中,鮮有以湖山聞名的。南方大湖多是有湖無山,或遙遙相望手不能牽,或山勢不顯、僅以水名。北方多是山勢挺拔而湖名不揚,甚至多以池命名。大金湖則是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分散於崇山峻岭之中的奇峰異石通過湖水聯結在一起,“湖為山增光,山為湖添色”,湖與山互相交錯,動靜結合,構成特殊的地質景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