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子鎮

大堡子鎮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轄鎮。1950年設大堡子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併入九龍公社,1961年復社,1982年改苗族公社,1984年改苗族鄉,1987年復鄉,1994年建鎮。

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大堡子鎮

大堡子鎮位於西寧市城北區區境西南部,湟水河北岸,距區府駐地15千米。人口0.9萬人,以漢族為主,還有滿、回、藏等民族。面積4平方千米。大堡子鎮駐柴達木路84號,轄2個社區(大堡子一、大堡子二)、14個村委會(宋家寨、大堡子、晉家灣、三其、陶北、朱南、朱北、陶南、嚴小、汪家寨、一其寨、關仲、巴浪、鮑家寨)。
1949年屬湟中縣管轄,1956年劃歸西寧市,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成立大堡子公社,1984年設大堡子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後改為大堡子鎮。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大堡子鎮

基礎情況:

大堡子鎮位於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6.5公里,東與本縣坳上鎮相連,西與貴州省錦屏縣三江鎮相鄰,南與本縣三鍬鄉相接,北與貴州省天柱縣竹林鄉、地湖鄉和本省會同縣地靈鄉相壤。全鎮轄17個村,1個居委會,143個村民小組,4291戶,2.1萬人,全鎮總面積176.44平方公里。其中苗族占63.2%,侗族占17.8%。鎮政府駐大堡子。1866省道貫穿鎮境。轄堡子1個居委會和防江、前進、木塘、大木、岩灣、同樂、三江、梅子、塘坎、岩寨、堡子、上河、黃潭、牛場、苗沖、陽家、紅沖17個村委會。
全鎮緊緊圍繞“一帶三中心,打造六大品牌”的總體思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鎮域經濟的發展。以1866省道為主線,大力推廣以“岩寨西瓜”品牌為主的西瓜種植,實行種植基地規模化、區域布局科學化、產品銷售市場化的“三化”經營模式,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岩寨、堡子、防江、三江等村為中心的西瓜種植示範帶,每年推廣種植西瓜近2000畝,每畝純收入達1500元以上,人均增收150元,岩寨西瓜品牌逐步響亮,效應逐步顯現。以堡子、塘款村為示範點,建起山核桃嫁接基地6個,嫁接山核桃苗150萬株,實現了嫁接山核桃“三年掛果、七年豐產”的目標,引進麻陽西晃山優質刺葡萄在同樂、牛場種植200畝,促進了兩村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擴大岩灣生態種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規模,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豬—沼—果”的生產模式,拓寬了當地及周邊地區民眾的增收渠道,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就業平台,推進了種養殖業的發展。多方籌資70多萬元,水泥500餘噸,修復完善農田水利設施80餘處,穩定了糧食生產。修建了防江至上河、岩灣至同樂、堡子至江沖三條通暢公路(24.2公里),牛場、前進、苗沖、三江、木塘、塘款等村(29.5公里)的通暢公路也已完工。完成了堡子、大木、陽家等村近4萬多米的團寨道路硬化和堡子、三江的橋樑建設等,完成了岩灣月形組通組公路的修建和塘款小河段降坡工程。先後修建了堡子、黃潭、防江、上河、梅子、三江、塘款、牛場等8座移動基站和1個電信基站,手機和電信通訊率達90%,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通手機。引進外資修建同樂電站、前進電站,完成了14個村的農網改造,解決三江村茶坪組多年來通電的問題。2007年完成了岩寨民族鼓樓的建設,岩寨苗侗風情一條街的建設也已初形規模。
鄉鎮企業有拼花地板、飼料、涼蓆、鞭炮等廠,盛產沙金、木材。農曆七月十四日岩灣歌場最為出名,靖州和貴州省的錦屏、天柱等地少數民族同胞簇圍成上百個“歌堂”在此賽歌。

教育方面:

2005年9月實施了一中、二中合併,2006年、2007年投資150萬元修建了中學教學大樓和中學食堂,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了教育質量,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中考和國中升學考試均排在全縣農村中學前列,同時,積極開展生態創建活動,鎮中心國小被市政府授予“綠色學校”稱號。加強基礎教育和九年制義務教育,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升國中率均達100%。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豐富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2007年,鎮黨委、政府爭取到了台塑集團投資我鎮中心國小教學大樓的建設項目,該項目由台商王永慶投資45萬元修建(配套資金45萬,總計90萬元),建築面積為1442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醫療方面:

積極推進新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根據上級要求和我鎮實際,鄉里迅速召開了專門的會議,進行大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並將責任分解到鄉、村幹部,實行嚴格的獎罰措施。通過廣大幹部職工和民眾積極有效地工作,我鎮新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參合率達84.2%,參合總人數15559人。

民政方面:

民政工作扶助到位。按照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鎮黨委、政府認真履行民政工作職責,切實抓好受災民眾和冬、春兩季困難補助的發放工作,積極籌措和落實優撫、優待、五保、救災救濟資金,有效解決了貧困人口溫飽問題,計畫生育扶助資金按月足額發放, 2007年共發放救災款180萬元、大米161噸、棉被821床,民政修房180棟,殘聯修房5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