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吻領航鯨

大吻領航鯨

大吻領航鯨,體長5-7米,體重3600千克。上頜額部膨隆,向前突出,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等為食。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熱帶、溫帶海域,在我國見於東海和台灣沿海。

基本信息

簡介

體長5-7米,體重3600千克。主要特徵是前額圓,上頜額部膨隆,向前突出,吻部特別短,沒有明顯的吻突。從側面看,頭與軀幹

大吻領航鯨大吻領航鯨
部的界限極不明顯,頭顯得很大,因而得名巨頭鯨。嘴巴極大,口裂由頭部前下方斜往後下方切入。由於頸椎極短,鰭肢就好像長在頸部一樣。身體短粗,但肛門以後很細。背鰭小,寬大於高,位於身體的前1/3處,向後屈,後緣凹進。鰭肢的位置較靠後,狹而長,末端尖,尾鰭不大。背側和腹側的棱狀皮膚嵴不明顯。身體大部分為黑色,腹面顏色略淡,兩個鰭肢的基部之間有十字形或錨形的白斑。噴氣孔短而寬。牙齒較少,上下頜每側有7-9枚。

短肢領航鯨是溫水外洋型物種,其身體頓實,前額圓,額隆起並向前凸出,沒有明顯的吻突。口大,口裂向後上斜。兩頜近等長,上下頜每側有齒7-8枚。眼小,近圓形,位於口角後上方。尾柄上下方有棱脊。胸鰭(鰭肢)長而尖,位於身體的較前位置,背鰭高而寬大,位於體前部約體長1/3處脊背上,高小於幅寬,基底長近與其幅寬相等,前緣上部平緩向後斜伸,頂角鈍,後緣急深彎曲凹入,是與他種區別的主要特徵。
鰭肢狹窄而長,約為體長的1/6,基部最寬,前緣深弧形,近中部凸出,外角尖並向後彎,後緣深凹入。尾鰭寬大,平展成左右翼,後緣中央有1缺刻。全身呈黑色和深灰色,體背部黑色或黑褐色,腹部色稍淡,眼睛後有灰色或白色的斜斑紋。背鰭基底後背上有十字形灰白斑。鰭肢間和喉部有似錨形灰白斑。背鰭、鰭肢及尾鰭均與體同色。有些個體全身呈黑色,背鰭後十字形斑不明顯。成體體長一般為3.5-6.5米,重1-4噸,雄大於雌;初生仔鯨長約1.4-1.9米,重60公斤。[1]
短肢領航鯨與其近親長肢領航鯨很相似,但也有許多不同之處。短肢領航鯨如其名,其鰭肢較短,邊也較圓。它們牙齒的數量也較小,每個顎部只有14-18枚。
最易與其它小型黑魚(blackfish),如偽虎鯨,其次是瓜頭鯨、小虎鯨等混淆,背鰭是最好的區分特徵。[2]
成年雄鯨的身上可能有一些傷痕。雄鯨及雌鯨的背鰭形狀有所不同,而隨著年紀增長,背鰭的形狀亦有所改變。幼鯨的身體較細長,年長時身體會變得頓實。

分布

大吻領航鯨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熱帶、溫帶海域,不到過於寒冷的海域,在我國見於東海台灣沿海。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海域):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島、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群島、孟加拉、巴貝多、高棉、喀麥隆、維德角、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吉布地、赤道幾內亞、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日本、肯亞、韓國、馬達加斯加、馬約特島、墨西哥、納米比亞、荷屬安的列斯群島、阿曼、俄羅斯、巴拿馬、新加坡、南非、索羅門群島、中國台灣、特立尼達拉島、吐瓦魯、美國、委內瑞拉、維京群島、英國、西撒哈拉、葉門等。

繁殖

大吻領航鯨喜歡集群生活,通常結成10餘只以上的群體,有時多達數百隻,群體中成年雄獸較少,大多為成年雌獸和幼仔。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等為食。大吻領航鯨每3-5年產一胎,雌獸的懷孕期為15個月,每胎產1。幼仔出生時的體長為140厘米,哺乳期為12個月,甚至數年。

科目

大吻領航鯨在分類學上隸屬於領航鯨科、領航鯨屬。該屬僅有領航鯨和大吻領航鯨2種,與其他領航鯨科動物不同的是鰭肢狹長,牙齒僅限於頜的前部,頭部在前方都有明顯的隆起。

鯨的種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