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鎮

大同古鎮

大同古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赤水河畔,貴州省遵義市明末、清初的川黔邊境內由旱路而來的各種土特產、生熟藥材均在此交貨轉,木材竹筏浮江東北重鎮。 距丙安古鎮18公里,古街、古碼頭、古井裡,是一個經歷昔日的繁榮而衰敗了的碼頭。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同古鎮大同古鎮

大同古鎮位於赤水市城區西部水陸交通便利,經赤水河入長江可到重慶、武漢、上海。自古商市繁華,軍爭兵燹,濃郁的耕讀文化,淳厚的鄉民性情, 各地商人捐資修建的會館, 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以及沿襲的一套祭祀類建築,確與山、水、林構成和諧、美麗的自然人文生態環境,反映出自給自足小農經濟時代的歷史風貌。

地理位置

位於105.687909,28.510127。

地址在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x382縣道附近。

自然氣候

大同古鎮大同古鎮

大同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溫潤,年平均溫度17—12℃,年均降雨量1280毫米,海拔

228—1280米,具亞熱帶生物生存繁衍和活動的優越條件,全鎮森林復蓋率達69%。擁有森林面積50000畝,其中楠竹4500畝,雜竹35000畝;有野生動植物2300多種,其中有桫欏、雲彬、銀杏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8種,長尾雉、大雉、大鯢、山羊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10餘種。大同土地肥活,物產豐富。年可供商品楠竹50000餘根,雜竹40000餘噸;盛產柑桔、柚子、荔枝、香蕉等30多種亞熱帶水果;中草藥多達700餘種,尤以黃柏、杜仲、石斛等產量最大,水產品有鯉角、鰱魚、草魚等50餘種;農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薯、大豆、馬鈴薯為主。大力發展養殖業,以雞、鴨、肉兔、肉鴿為主,蔬菜種類繁多,極大豐富城鎮居民的菜籃子。

旅遊景區

現存建築

大同古鎮大同古鎮

大同古鎮現存建築建於明末、清初 ,由古街、古碼頭、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廟宇、古會館、古碑、古牌坊等組成,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後殿、吊腳樓、岩穴等建築錯落有致,雕樑畫棟;古墓、古碑、古牌坊則結構嚴謹,繪畫雕刻、書法文字一應俱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被西方人稱為“石頭寫成的歷史”。古鎮房屋以街道為建築的縱軸線和橫軸線串架接廬緊連延續,相向一字排開。建築材料採用木材、杉皮、小青瓦、丹霞石,楠竹等多種自然和人力加工的材料,由形體、質地、色彩、不規則對稱等項構成古鎮建築藝術的形式美,在黃金分割、體的尺度、透視的誇張、色彩的協調與互補的序列組合中的敞閉、韻律、穿插等,都存在著傳統建築的一定的客觀法則,充分發揮出古代建築藝術的表現力和藝術綜合能力。

四洞溝景區

生態畫廊四洞溝景區距市區15公里,峽谷幽翠、飛泉成瀑。山間翠竹繁茂,紅色石徑曲折延展,丹霞奇石屹立山巔,棕紅色蟲茶瓊漿四溢飄香,濃縮成一幅重彩山水畫卷。海內外專家盛讚四洞溝景區是“沒有敗筆的景區”、“小家碧玉”、“萬竹之園”等。進入四洞溝梯級瀑布群景區,您可以觀賞到珠簾懸掛,聲若雷鳴,氣勢四洞溝景區萬鈞的水簾洞瀑布、秀美如彎型銀梳的月亮潭瀑布、巨石中穿波涌湖青的飛蛙崖瀑布、飛流直下60米雨霧瀰漫氣勢恢弘的白龍潭。景區內翠竹掩映,密布著8屬40餘種竹類,生長各種鮮美的竹筍,以及珍貴的竹蓀和野生珍禽竹雞。這裡還可以參加苗族篝火晚會、赴大同河漂流搏擊浪濤……

遊人沿景區溝口閔溪嘴而進,過古道橋,穿翠竹幽深曲徑,過長壽龜五口,喝長命龜泉;行1公里,至首洞瀑布碧波潭前。眼前展現一幅壯觀的飛瀑景觀,一澗瀑布幅寬37.5 米,高31米,如銀簾展掛,天然石穴藏於瀑後,一條石徑從瀑後穿穴而過。形成奇妙的“水簾洞”景觀。而“洞中盆景”更使瀑後景觀更加奇妙。

碧波潭前有兩座巨石,一為仰天座,一為觀星石。

沿洞上行,可觀溪邊之“鷹珠圖”.溪邊一石如鷹,靜靜守候在岸水中石,珍珠正從水中慢慢升起,往上行穿蔽空蕭蕭翠竹,望水中盆景,過小溪,路邊榕樹下有一座“觀音廟”.

離二洞行1公里,溪中有美妙的“水中盆景”、“海龜石”、“棺材石”、“天書石”.至三洞瀑布,是“巨蛙淋浴”天鵝池景點,只見一石蛤蟆蹲於灘前,兩側銀瀑高掛,瀑高26米,寬43米。上游有一巨石,妝如奔牛,“牛”前水中長狀小島,形若游蛇,“蛇”前又有一石崖,酷似青蛙,蛇正追吃青蛙,即為“蛇蛙戲水”之傳說。

遊人繼續前行,可沿九曲迴路看林中桫欏,珍奇樹木,引出無限幽情與假想;上行觀“靈官廟”賞“古寨門”之風,看老君橋,過金龍山帶金殿山莊。金龍山、金殿山、金鳳山、金殿山莊、金殿山寺、山水田園、小橋流水人家……

離三洞山行,看兩岸秀色,觀溪中千姿百態的泰然植物,水中盆景,有“三腳桫欏”、“雙頭桫欏”等景觀。

再行1公里,聽見雷鳴般的水吼,小龍潭前出現四洞瀑布--“飛龍瀑”,瀑高60米,寬23米,如白龍飛下,水霧瀰漫,吼聲如雷,氣勢雄偉,動人心魄!

古鎮滄桑

大同是一個經歷昔日的繁榮而衰敗了的碼頭。這個頗具特色的古鎮是70年前此地繁榮的頂點。半山腰的鎮子下,沿河用紅石砌成的碼頭很有規模,當時碼頭上常常停泊著載滿貨物的商船。這些船多從下游運來布匹、花紗以及川黔兩地所需洋廣雜貨,以及川黔邊境內由旱路而來的各種土特產、生熟藥材均在此交貨轉運。木材竹筏浮江而下時,半個河面都是楠竹。從碼頭的規模就可以想見當時大同鎮的繁榮,小鎮漸漸成了鹽商、貨船補充供給、修理船帆的停靠點。正因如此,大同最出名的就是鐵匠鋪,舊船上用的鐵釘、鐵梢之類的小鐵具成了大同主要的工業品。最繁榮時,不到300戶人家的小鎮上,竟開了六七十家打鐵鋪子,家家生意紅火。老輩人說,那時大同很少有清靜的時候,一天到晚叮叮噹噹的打鐵聲與拉風箱的呼呼聲伴著船來船往賀喜吆喝,熱鬧就出來了。

大同古鎮大同古鎮

如今一切都成過去,旱路修通,貨物改道,遺留下來的碼頭石階零亂不堪,現在早已不見停泊的商船,只有母親帶著幼兒在夕陽罩著的河邊戲水,才不致使這個寬敞的碼頭寂寞。

鐵匠鋪也隨著商船的遠去衰敗下來。今天緊貼公路邊仍有一家,風箱已不用人拉了,打鐵的漢子赤著胳膊揮汗如雨,打的不再只是船上用的小鐵具,只在叮叮噹噹的聲音中,還依稀留有老輩人講的那份熱鬧,仍能翻動古鎮已遠去的繁榮。

不管是老場市還是古鎮,都曾經經歷過繁華,今天雲捲雲舒、花開花落似乎距古鎮人很遠。坐在門檻邊看書的老者和在街邊戲耍的頑童一樣從容,那些原汁原味的歷史風貌,吸引了人們去追尋、體驗,感受早已逝去的生活風情。青磚、拱門、石板街,不同朝代在此演繹不同的故事。如今城裡人的時裝店、家用電器店也在古鎮上開著,不多,卻也傳遞著現實社會的氣息,古鎮少女的高跟鞋也裊裊婷婷地踏過青石台階。在赤水看過瀑布、丹霞、桫欏、竹海,再走走古鎮古街,無論如何你都能讀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歷史的厚重悠遠。

旅遊指南

交通

大同古鎮位於赤水市區往四洞溝景區的大同河畔,公路從古鎮上方百米處通過,市區客運站有面的可達。

住宿

在古鎮,上、下碼頭及古鎮中均有乾淨別致的客棧。

風俗習慣

貴州少數民族的節日有1000多個,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蘆笙、擊銅鼓、鬥牛、賽馬、斗雀、摔跤、賽龍舟、玩龍燈、演戲等等,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節;彝族火把節;水族端節;瑤族盤古王節等。

政治經濟

2006年,實現了路面硬化,村村通公路。中共赤合特支舊址在古鎮街中。國家風景名勝區四洞溝、楊家岩等座落境內。林業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0.62萬畝,其中竹林面積54500畝,森林復蓋率85%.年產楠竹20成根,雜竹10萬噸,竹筍2000噸。古稱“金大同”.2008年地方生產總值5634萬元,糧食產量6377噸,地方財政收入102萬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874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5元。

丹霞山捆綁申遺成功相關知識

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中國丹霞”於8月1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地數量已增加到40個。據悉,“中國丹霞”項目是中國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過程的貴州赤水等6個丹霞地貌風景區“捆綁”申報自然遺產,6個申報點分別是福建泰寧、湖南莨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浙江江郎山、貴州赤水。
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 貴州赤水| 丹山赤水風景名勝區|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 崀山丹霞地貌| 廣東丹霞山| 江西龍虎山| 浙江江郎山| 龜峰| 貴州赤水風景名勝區| 三爿石| 十八曲| 塔山| 牛鼻峰| 須女湖| 仙居寺| 丹霞長廊| 赤水大瀑布| 四洞溝| 五柱峰| 紅石野谷| 中國侏羅紀公園| 燕子岩國家森林公園|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大同古鎮| 丙安古鎮| 紅軍長征遺址| 天台山| 仙水岩景區| 亞洲第一橋| 將軍石| 天下第一巷| 水上丹霞| 江郎山景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